城投产业化转型六大案例解析: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一)
——杭州拱墅产业转型案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发行人合并上市公司的背景和转型之路
2019年开始,润达医疗纳入合并范围,杭州拱墅新增医疗收入。
三、杭州拱墅新增科创债券持续助力转型
参照《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专项品种公司债券》,杭州拱墅完全符合发行科创债的要求。也给其他城投企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科创领域的表率。
四、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启示
第一、改组或新建国有资本投资或运营公司,吸纳合并优质国有产业公司(如上市公司);
第三、合并或开展经营性产业,转型为产业类国有企业,如建筑工程、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文旅开发等业务。
杭州拱墅属于上述第一类转型路径,与此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新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000949.SZ)、山东鲁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山东药玻(600529.SH)等。
杭州拱墅通过依托政策、空间等资源优势,促进优质项目落地,发挥产业基金引导功能;同时依托产业投资,转型拓展各类创新投资策略和多元化投资工具。例如,通过旗下产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动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两大全资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凤皇谷医疗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利城辰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大混合制基金管理公司),深度并轨市场化投资,强化自主投资能力。
同时,在盘活做强原有城投业务方面,杭州拱墅亦有独到之处。其利用原城投平台的独有优势,通过整合零星分散的楼宇空间资源,围绕重点产业系统布局;通过整合实业资源,打通了从空间开发到空间建设再到招商运营的全流程,完成了从“空间建设运营商”到“产业培育运营商”的身份转型,实现了传统城投业务与产业培育的有机融合。目前杭州拱墅已成功打造了“凤栖谷”生命健康产业系列园区和“元洲”数字经济系列园区等主题空间,并成功引进了阿斯利康、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厚无生物等行业龙头企业。
五、总结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二)
——河源国资产业转型案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河源国资“多点开花”的市场化转型之路
自2022年开始,河源国资不再实现土地转让和河砂销售这一类传统城投类业务收入,2022年租赁业务收入大幅提升至2,495.1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34.39%,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也是第一大毛利润来源。同时房产销售、保安服务、医疗废物处置等板块齐头并进,营收占比分别为22.97%、22.91%和17.10%。
(二)业务板块分析
1、租赁业务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投入运营的物业租赁项目可出租面积为707,915.10平方米,已出租面积为532,043.95平方米。其中重点项目农批中心已实现整体出租,未来将产生稳定的租金收入。
根据政府统一安排,河源国资先后并入河源华嘉实业有限公司、河源金叶发展有限公司等主体,整合了市属优质租赁资源,在原有租赁业务上进一步做大规模,同时提早布局建设重要民生类租赁项目农批中心,在逐年压降土地转让收入的过程中对租赁业务加以培育,为市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2、房产销售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主要在售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如下:
3、保安服务
保安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服务对象涉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银行、学校、工厂、工地、大型文艺汇演等各部门、各行业;同时在为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作为唯一市级保安服务公司,竞争优势较强,服务持续性具有保障。截至2023年6月末,保安公司下设4个保安大队,有保安队员429人,主要为河源市多家国企、银行等公司提供保安服务。保安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较为稳定,通常与服务客户签订年度服务合同,每月进行结算,绝大多数客户服务费用季末结清,账期不超过三月。
自保安公司2021年纳入河源国资的合并范围后,安保服务收入即作为河源国资的一个稳定收入来源。河源市安保资源及客户群体的归集,使得安保服务的收入成为河源国资未来持续、稳定的,纯市场化运营的收入来源。
4、医疗废物处置
三、“23河源01”债券成功发行
本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拟偿还的有息债务明细如下:
四、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启示
城投公司进行产业化转型是后续继续存在的重要前提,剥离城投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将业务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运营、土地一级开发转变为市场化自主经营、自主融资、自负盈亏的经营性业务,如本案例中的房产租赁、房屋销售、安保服务、医疗废物处置等等。通过分析城投公司成功产业转型的若干案例,总结出转型的三大路径:
第一、改组或新建国有资本投资或运营公司,吸纳合并优质国有产业公司(如上市公司);
第二、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城市服务、城市开发、城市运营等业务;
第三、合并或开展经营性产业,转型为产业类国有企业,如建筑工程、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文旅开发等业务。
河源国资属于上述第二类与第三类相结合的转型路径。
从2019年开始,河源市政府土地收储规划放缓,河源国资逐渐减少土地整理规模,公司主业逐渐向城市运营服务类、资源类进行聚集,到2022年公司不再进行土地转让业务。
河源国资在逐步压缩土地转让收入的同时,同步培育增加市场化收入,保持整体营收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收入占比。直至2022年彻底退出城投类业务。
河源国资通过积极整合市属优质资源,先后并入多个优质资产以及优质公司股权划转,在股权层面以及业务经营开展层面做到了双重归集整合,通过合并增加保安业务、布局生态环保产业、重点投入优质民生类项目,同时做大做强原有优质资产的租赁业务,待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且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完成公司产业化转型。
五、总结
其次:对已有的产业化市场化项目,进行优质资源整合,自身重点投资农批项目,同步整合其他优质市管租赁资产,提升租赁收入。地方政府的农批市场、道内停车等相关资源可能并不在城投企业下运营,而是归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所掌握,通过合理定价和估值,将有收益的资产变更为经营性资产注入城投公司,最大限度整合区域内的同一类资源。
最后:通过企业合并增加新的业务板块,扩大市场化收入来源。以河源国资合并划入保安公司为例,城投类企业可向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将区域内保安业务或其他业务种类进行归集,扩大产业类收入。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三)
——青岛经控集团产业转型案例
一、地区及发行人基本情况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经控集团”或“发行人”)成立于2019年11月,由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新区资产管理局”)出资设立;2020年5月,新区资产管理局将其持有的发行人51%股权无偿划转至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控集团”)。融控集团以持有的青岛军民融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发集团”)97.62%股权出资注入发行人。截至2023年6月末,发行人注册资本50亿元,实收资本为37.26亿元,其中新区资产管理局已实缴11.76亿元,25.50亿为融控集团以所持有的融发集团股权注资,新区资产管理局为青岛经控集团实际控制人。
截至目前,青岛经控集团股权结构如下:
截至2022年末,青岛经控集团合并范围内一级子公司共6家,重要子公司为融发集团(一级子公司)和开投集团(二级子公司),青岛经控集团分别持股100%和60%。受益于贸易业务规模扩张,2022年融发集团和开投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7.81亿元和116.49亿元,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30.05%和35.37%。2022年重要子公司对青岛经控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贡献度分别高达71.30%和75.92%。
二、发行人整合区域内城投公司的背景和转型之路
近年来,青岛经控集团依托前湾港和政府政策支持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持续增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力发展贸易业务,2023年前10个月,青岛经控集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同比增长30%,贸易额已占发行人整体国际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近几年青岛经控集团结合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通过企业并购、股权投资、混改、出资基金等方式,投向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行业等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
截至2023年末,青岛经控集团已投出的股权投资项目76家,已投基金18只。2022年至2023年,青岛经控集团完成对2家A股上市企业股权和控制权的收购,分别为融发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002366.SZ)和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3026.SH),成功布局核电设备销售行业,增加有机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截至2023年6月末,青岛经控集团核心主营业务为贸易业务,主要销售产品为化工产品、铜及有色金属、肉类、钢材和煤炭等,2023年新增化工业务,城投类业务占比进一步降至1.46%。截至目前,除工程业务含有城投属性外,其他均为产业化收入。近两年一期,发行人收入构成、毛利及贸易品种收入情况如下:
表:发行人最近2年及1期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万元、%
表:发行人最近2年及1期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万元、%
对比以前,青岛经控集团2018年-2020年收入构成和毛利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三、青岛经控集团新增科创债券持续助力转型
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拟全部通过投资或设立基金等方式专项投资于科技创新公司的股权,具体如下:
单位:亿元
四、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启示
第一:改组或新建国有资本投资或运营公司,吸纳合并优质国有产业公司(如上市公司);
第二: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城市服务、城市开发、城市运营等业务;
第三:合并或开展经营性产业,转型为产业类国有企业,如建筑工程、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文旅开发等业务。
青岛经控集团属于上述第一类转型路径。
青岛经控集团在整合了融发集团和开投集团后组建成立,从成立之初起,青岛经控集团不断降低工程代建业务的比重,积极进行产业投资,“以投促引”,为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收购和控制上市公司来布局新的产业板块,自身也投资培育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除了开展产业投资外,青岛经控集团也积极打造高端绿色智能化产业园区。目前,青岛经控集团已储备各类产业园、工业厂房等载体120万平方米,储备园区建设用地近1,000亩,规划建设古镇口海洋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舰船保障等四大特色项目园。青岛经控集团通过积极建设高端绿色智能化等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等载体,扩大原有的产业化贸易收入,实现公司向产业化的进一步转型。
与其他几个城投转型成功案例不同的是,青岛经控集团贸易业务收入占比一直较高,此前城投类企业贸易业务占比增加一直不被主管机关及交易所等机构看好,主要原因是主管机构对贸易业务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控,具体可见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各地方国资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企业贸易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关于“严控低毛利贸易、金融衍生、PPP 等高风险业务,严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走单等虚假贸易业务”等相关要求。
本案例中,发行人开展贸易业务坚持服务主业、实现盈利、业务真实、合法规范、风险可控原则,主要利用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地理优势,并依托前湾港和政府政策支持优势,同时依靠自身良好的企业信誉和资金实力,拓宽企业经营渠道,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案例说明,在符合区域自身特点的前提下,真实贸易将会对转型起到较好的积极作用。由此推测,对于一些可布局优质产业资源较少的地区,短期内贸易业务比例扩大可能是城投实现转型比较快速的一条通道。
总结:青岛经控集团是非常典型的城投公司成功产业类转型的案例,其成功转型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整合区域重要平台,明确战略定位
第二:大力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贸易业务
第三:“以投促引”,赋能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四)
——新乡国资产业转型案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2022年度及2023年1-6月,新乡国资财政补贴及净利润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二、新乡国资重组整合及转型路径
(一)划入核心产业主体增加市场化营业收入
新乡化纤的股东新乡白鹭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民营企业,2006年收归国有,股东为新乡市国资委。2016年股东变更为新乡市财政局,名称变更为新乡市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股东结构变更为新乡市财政局持股90%、河南省财政厅持股10%。2022年8月,新乡市财政局将所持有的新乡白鹭90%股权无偿转让给新乡国资,新乡国资正式将新乡化纤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时距离新乡国资成立约9个月。
截至目前,新乡化纤的股东结构如下:
2021-2022年度及2023年1-6月,新乡化纤主要指标占新乡国资的比例如下:
单位:万元
(二)划入其他AA评级国资公司壮大资产规模
上述三家国资公司的重点财务指标占比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以2022年为例,新乡国资的重要资产科目构成及占比如下:
单位:万元
(三)划入其他国资公司股权进一步充实主营业务和资产规模
在新乡市的统筹规划下,新乡国资合并范围内共有36家一级子公司,各级子公司合计400余家,主营业务分布较为广泛,其中其他行业代表性的子公司如下所示:
三、新乡国资未来发展路径
新乡投资集团(AA+):承担新乡市域内城市综合服务商的角色,重点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土地储备、保障房建设、城市市政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板块。
新乡国资(AAA):主要围绕新乡市“542”产业布局,对注入各类资产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按照产业属性区分业务板块,从融资端向投资端、产业端转型发力,利用自身资本优势,引导新乡全域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可见,新乡市形成“基建+产业”两个核心联动的主体格局。新乡国资作为产业平台,未来将力争进入河南省地市级国有主体前列,培育上市公司2-3家,打造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形成资产充实、管控有序、业务布局清晰的全域国资经营发展格局。
四、新乡国资近期资本市场表现:募集资金50%补流
五、新乡国资整合重组及产业化转型的启示
第二、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城市服务、城市开发、城市运营等业务;
第三、合并或开展经营性产业,转型为产业类国有企业,如建筑工程、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文旅开发等业务。
新乡国资属于上述第一类转型路径,与此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并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108.SH)、山东鲁中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山东药玻(600529.SH)等。
严格意义上来说,新乡国资并非从城投“转型”为产业类平台,而是在短期内直接在新成立的公司中整合区内优质资产而来。在整合过程中,没有历史债务包袱,区域内协调力度强,整合家数多、行业范围广,是新乡国资可以在短期内重组成为产业类主体,突破借新还旧的关键因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城投公司在地方政府融通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背景下监管政策的逐步趋严,城投公司的产业化转型迫在眉睫,而新乡国资正是将散而小的地方平台公司短期内整合成为大型产业类国企的有益探索。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五)
——三门峡投资集团产业转型案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6月末,三门峡投资集团共有合并报表范围内一级子公司18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5家,其中主要子公司2家,如下表所示:
二、依托地方资源禀赋整合之路
(一)以资产及股权划拨方式整合资源
1、继续由三门峡投资集团控股三门峡市财经投资公司(以下简称财经投公司)、三门峡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建投公司)、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土投公司)、三门峡市农发投资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建设投资中心、三门峡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公司。上述6家公司的人财物统一移交三门峡投资集团集中管理。
2、在原有6家子公司的基础上,将三门峡市文博城管理处所属固定资产、三门峡市住房保障中心所属保障房资产、水资源管理处银山宾馆、三门峡市金渠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三门峡大鹏酒店有限公司100%股权、郑州天鹅城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三门峡市龙腾置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三门峡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等8家单位的股权或资产划入三门峡投资集团。
3、在上述资产及股权划拨整合的同时,同步进行项目谋划储备。由相关各政府部门牵头,围绕三门峡转型发展大局,提出重大基础建设、重大产业发展、重大社会民生方面的投资需求,按PPP等模式运作,通过发行债券、建立城市发展基金和产业转型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持续布局地方重点产业
三门峡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三大支柱产业分别为黄金、铝、煤,其中黄金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发展金属新材料产业方面,三门峡市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较强的产业技术优势。
根据《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门峡市培育壮大铜基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三门峡市准备重点培育铜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现代黄金、半导体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先进装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酒等12个产业链。
立足于金属新材料资源优势,结合地方政府关于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的战略规划,三门峡投资集团作为地方最主要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管理平台,重点布局了黄金及副产品产业链、铝业产业、芯片产业、新能源产业及化工新材料产业等项目,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
备注:以上信息来自天眼查企业信用报告。
(三)转型初见成效
2015年末至2022年末,发行人总资产由244.08亿元提升至886.67亿元,净资产由176.79亿元提升至396.69亿元,如下表所示:
三、“23豫峡03”的发行
四、发行人成功产业化转型的重要启示
第二、转型为城市综合运营商,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开展城市服务、城市开发、城市运营等业务;
第三、合并或开展经营性产业,转型为产业类国有企业,如建筑工程、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文旅开发等业务。
三门峡投资集团在保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资产运营职能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上述第三种路径实现产业化转型,三门峡投资集团目前WIND行业分类为工业,经营业务逐步形成产业类、社会事业类金融类、能源资源类、数智类和新基建类等六大投资运营业务板块。通过对三门峡投资集团产业化转型路径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如下转型关键步骤:
(一)明确经营思路和主要职能,做好中长期规划
(二)整合地方资源,实现收入、资产转型
(三)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发展地方产业
五、结语
城投转型成功案例分析(六)
——唐山控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业转型案例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二、发行人成立和发展
数据来源:WIND金融终端
三、发行人谋求市场化转型
(一)金融板块转型探索
(二)2018年快速收购上市公司康达新材
(三)持续整合地方产业资源
四、发行人新增发行企业债券
五、发行人成功产业化转型的启示
(一)上市公司并购实现快速转型
(二)合理规划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收入性质
(三)整合优质企业股权,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