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二十余载秉承“和美”办学理念,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以党建为引领,以美育为牵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入“五育”,让一颗颗“红心”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党建引领,做实思政课堂
育人先立德。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将思政教育赋予美育元素,融入五育课程,构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党建品牌,打造有活力、有内涵、有乐趣的思政课堂。
打造有活力的“真实课堂”,让思政课“活”起来。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渗透进思政教材,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让课堂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且富有趣味,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思政的真实体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打造有内涵的“校园课堂”,让思政课“富”起来。将校园建设成思政教育的第二个课堂,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利用国旗下展演,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树立其文化自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切实发挥经典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打造有乐趣的“社会课堂”,让思政课“动”起来。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融合,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传统文化社会小调查、文化景点研学旅行等实践项目,将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结合,把思政教育搬上更广阔的社会大课堂。
特色美育,浸润传统文化
小学思政课是塑造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而美育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抓手与关键载体。学校深入探索美育路径,以四川省教育学会2023年度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以美化人:新时代小学课堂教学审美化转型研究》为载体,推行学教变革,通过各具特色的美育实践,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学本身,应将教学置于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学校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将美育与地方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开发“舞龙”“锥刻”“武术”等特色美育课程,增强美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的形象及其文化作为一种的独特文化,已渗入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学校遵循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引“龙”入课堂,“舞龙”进教材,编写《舞龙》课本教材与音像教材,组建“和美小龙队”,让“龙小子”们在运动中享受美、体验美,以矫健的身影传达美、展示美。学生可以在浓厚的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中享受运动、享受健康、享受生活。
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锥刻纸板画”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开创美术特色课程《锥语刻画》。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任务,带领学生在“一笔一画”中感悟艺术魅力;通过创作皮影、汉画像等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和美学子们切身体验民族文化的滋养,成为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的新兴力量。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舞龙、锥刻……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段传承、一种精神、一份情怀。
红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是可触摸的、有温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立足“和美”办学初心,将红色教育融入课堂和课间活动,让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精神。
走进学校党史文化走廊,“红心润和 童蒙臻美”党建阵地以课间随读书籍、音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展示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将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
走进学校课堂,学生或在分享朗读红色故事,或在聆听齐唱红色音乐,或在锥刻制作红色人物……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红色初心,汲取奋进力量。
“通过校园文化景观打造、创新红色教育等方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红色’血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红色元素融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融入了音乐、语文、美术等各个学科课程,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传承红色精神。
党建与美育的融合,如同春风拂面,细雨润心,无声地滋养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将继续以红色精神铸就金色梦想,用美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教育篇章。
往
期
推
荐
水上芭蕾,花样绽放——成都高新区花样游泳代表队斩获1金4银4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