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翻看历史书的人,难免感叹拿起书满眼尽是王侯将相,放下书生活全是柴米油盐。甚至还有很多穿越剧,都是普通人穿越到古代,男的封王拜相,女的成了后宫之主,这种角色设定,当然满足了大多数人的想法。
但古代绝大多数都是穷苦百姓,若真有穿越这回事,大概率也只能成为穷人,而古代穷人每天吃的东西,你可能一天都撑不下去!
古代资源匮乏,种植技术也没有现在先进和发达,在宋元以前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没有大面积推广,所以产量极低,而土豆、玉米和红薯之类的高产作物,也是在几百年后才传入了中国。
古代的农民大多种植五谷,辛苦劳作了一年,所收获的粮食,还要上缴一部分给朝廷,若是遇见贪官污吏加重赋税,最后真正能落到穷人嘴里的粮食,根本就填不饱肚子,他们还得吃些筛下来的烂谷子、麦壳、稻米壳才能度日。
而在古代,稀缺的东西自然是要先满足那些达官显贵的需求,而在什么菜都稀缺的年代,穷人基本上也吃不到什么菜,只能去野外摘橡果、挖野菜吃。
若是赶上灾荒之年,穷人就更难生存了,为了不饿死,他们开始抢着去野外挖野菜,摘果子,吃没了,就开始吃草根、啃树皮。
有些还会拖家带口地出去乞讨为生,还有些人会到有钱人家的坟墓前寻找贡品吃,而这些贡品由于天长日久地暴露在外,会滋生很多细菌而变质,食用了这些变质的食物,还可能因为食物中毒而死亡。
而我们现在常自嘲穷得要“吃土”了,这其实也是古代穷人在灾荒之年的一种充饥选择,当时他们用“观音土”来充当食物,因为这种土有膨胀的特性,吃起来会肚子膨胀,但实际上饥饿并没有得到解决,还容易吃得太多胀裂而死。
古代的调味料品种也很单一,连油、盐这两种最普通的调味料,在古代都是稀缺品种,古人说三担米一斤盐,可见盐巴在当时的价格有多昂贵,所以那时的百姓对盐巴自然是能省就省,但不吃又不行,身体离不开盐分,有些地区的穷人还找来了辣椒,作为盐的平替,虽然可以下饭,但对健康却并不好。
这才是古代穷人的真实生活,而在古装剧中,我们常看到的白面白米蔬菜,那都是富贵人家的专属,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穷人的餐桌上。古代绝大数的穷人,都一直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真让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现代人,回到古代过穷人的日子,我们真是一天都撑不下去。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