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价三连跌!四大航线跌幅收敛

企业   2025-01-27 08:31   辽宁  
24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公布的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出现连续下跌。最新一期的SCFI运价指数下跌4.01%,至2045.45点,连续三周下跌。此次下跌主要受到农历新年假期前夕出口货量减少的影响,全球主要四大航线运价均呈现走低趋势。
具体来看,从本月21日起,美西线的实收价(长约价与现货价的配比价)已经下修为每大箱3400-3500美元,美东线为4600-4800美元,欧洲线则为2500美元左右,分别下修了200、300与500美元。此后,运价基本保持稳定,预计要到农历春节假期结束后才会有新的变动,而年后继续下修的机会较高。

国内知名大型物流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农历年后,亚洲地区各大工厂才开始复工,初期货量不多,因此全球货柜轮市场运量会持续处于低档水位。预计从2月开始,运价会逐周下修,回档时间可能会拉长到3月中下旬。

▼2025"国际货博会"

80个国家、2000家展商

展位抢先报名享钜惠!

航运业界认为,年后2月到3月的运价下跌主要是受到农历年前赶出货潮后,年后厂商陆续复工、出货量减少的影响。此外,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墨西哥加征关税的政策也对中南美、南美线的运价产生了较大影响,跌幅扩大为10.25%和9.05%。

为了应对农历年节航班备货需求,航商们喊出的囤货价变动不大。有货代报价至2月14日,美西线囤货价约为3300~3500美元、美东线囤货价约为4600~4800美元、欧洲线囤货价约为2500美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囤货价并不保证舱位,需要排队等待装船。
揽货公司指出,在农历春节假期期间,两岸都休假,运价会保持稳定不动。但年后预计会持续下修,其中以欧洲线变数较大。由于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停火协议已在执行,红海危机可能很快解除,绕航好望角的船只将陆续回到红海,市场过剩运力供给将持续升高,运价跌幅可能会明显加大。
多家货代估计,年后现货价仍有下修空间,跌势可能延续至3月底。尤其是欧洲线,由于红海危机缓解甚至解除的预期心理,过剩运力将使运价易跌难涨。
至于特朗普对墨西哥、加拿大、中国大陆加征关税的政策,货代普遍认为影响不大。因为美国人仍然需要消费,而大部分货品只能购买亚洲国家制造的产品。墨西哥的货物也主要来自亚洲各国,因此主要影响层面可能会在企业客户端的供应链重组上。
近月来,货量和运价均处于淡季。节后复工复产的货量表现和新联盟启动可能带来的降价博弈尚未到来,运价尚未见到拐点。因此,在节前需要注意盘面风险。
展望未来,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运价走势。除了特朗普因素外,以色列与哈马斯签订停火协议是否落实、俄乌交战双方是否会走上谈判桌等事件都可能对运价产生影响。
SCFI运价:
  • 海到欧洲运价2147美元/TEU,下跌132美元,周跌5.79%
  • 上海到地中海运价3207美元/TEU下跌120美元,周跌3.61%

  • 上海到美西运价4116美元/FEU,下跌116美元,周跌3.78%

  • 上海到美东运价5776美元/FEU,下跌184美元,周跌3.09%

  • 波斯湾航线每箱运价1210美元,下跌101美元跌7.70%

  • 南美航线(桑托斯)每箱运价3863美元,下跌441美元,周跌10.2%

  • 东南亚航线(新加坡)每箱运价508美元,下跌16美元,跌3.05%

近洋航线部分,远东到日本关西、远东到日本关东、远东到韩国每TEU与前一期持平。



▼2025"国际货博会"

展位、广告赞助抢先报名
享钜惠!

了解、参加2025国际货博会,请点击文章左下角蓝字“阅读原文"

海运网
中国国际海运网2004年成立,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分会和会长单位。旗下集团化运作行业总部平台WIFFA,有信用会员3000家,年交易额达千亿元;其主办“中国国际货博会”已成功举办18届。已形成平台、资源和媒体“三驾马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