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别人拒绝、爱说脏话、不会与人合作、考试焦虑,家长该如何做呢?(强烈建议家长收藏)

文摘   2024-12-08 07:02   湖北  

来源 | 智慧父母心视野 · 文 | 肖杨

  育人先育己  做智慧父母  育优秀孩子


1.孩子早上醒来精神状态不好怎么办?
让孩子快乐地开始每一天。
孩子刚醒来的那一刻,对其整天的心情至关重要。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醒来有“起床气”,家长没有耐心,采取打骂等不当方式,导致问题愈发严重。
其实,更恰当的做法是:在孩子应当起床或刚有苏醒迹象时,父母可以温柔地走到孩子身边,轻柔地唤醒或抚摸孩子。
待孩子睁开朦胧的双眼,不妨用指尖轻轻挠挠孩子,或是与孩子开启一段有趣的对话,比如,“妈妈猜你昨晚一定做了个美梦,或者妈妈昨晚在梦里和你一起玩了呢!"
总之,要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孩子的愉悦情绪,为他们的一天注入满满的正能量。

2.孩子被别人拒绝了,怎么办?

这是教会孩子勇敢的关键时刻

当孩子表达被拒绝的感受时,家长应耐心倾听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家长可以通过共情的方式与孩子建立情感连接,例如说:“我知道这一定很难过。”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们情绪的理解和支持。
帮助孩子认识到拒绝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过引导孩子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认识到拒绝是正常现象
同时鼓励他们从拒绝中吸取教训,建立应对未来挑战的韧性和信心。
引导孩子分析被拒绝的可能原因,帮助他们认识到拒绝并不一定是他们的问题,而是对方可能有自己的原因或考虑。
与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应对被拒绝的情况,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主动沟通、寻求帮助或寻找新的朋友。

3.当孩子说脏话、狠话时,该怎么办?

教会孩子懂礼貌。
在学习语言的初期,孩子3到5岁左右,他们会经历一个阶段叫做“脏话敏感期”,他们会不分场合地说“脏话”“狠话”。
9岁以后的孩子常常说“脏话”“狠话”,一般不是自己凭空造出来的,往往是受同伴或环境的影响。
孩子间的大多数脏话,都是非指向型的,大多无关道德,父母有时并不需要有过激的反应。
家长的过度反应容易产生一种强化,相反,我们的第一反应如果是淡定一点,让孩子发现这些话没什么作用,他们就会逐渐对这样的语言失去兴趣。
当孩子说“脏话”“狠话”时,我们还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真实的感受:“你要不要换个方式好好说,你这么说话,我听着真的很难过。”
父母应教会孩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诉求,教孩子一些礼貌用语、合适的表达方式,并需要告诉孩子,“脏话”“狠话”不是一种好的沟通方式。
有需求我们可以心平气和地表达出来,极端的表达方式不能让人清晰了解你的真实想法,反而会伤害到别人,还显得自己没有礼貌。

4.孩子一到考试就焦虑,怎么办?

看见孩子的内在需求。

焦虑,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适度焦虑,可以成为孩子追求进步的内在力量;但过度焦虑,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
考试前,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首先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十分理解他们的感受。
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具体的情绪感觉。然后,鼓励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担忧,耐心地倾听,让他们将焦虑的感受具体化。
同时,我们还需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给孩子带来信心和温暖,让他们感到家人的支持和鼓励。
发现孩子的内在需求,并帮助他们从问题中获得启发和成长。
当孩子不愿意表露出自己的实际需求时,家长可以试着这样询问:“我明白你的紧张、焦虑,愿意和我多说一点,你的担心吗?”
紧接着,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你希望我们怎样帮助你呢?”或“现在做些什么能让你好点呢?”
最后,明确表达分担的意愿,如“我希望可以帮助你,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5.孩子作业多的时候,怎么办?

家长要谨慎处理对待老师的态度。
碰到过不少家长,看到孩子家庭作业多点就心疼得不得了,干脆替孩子完成作业。
这种做法虽源于爱意,却可能误导孩子认为学习不应伴随努力与辛苦,从而日后试图以各种方式逃避学习责任,使做作业逐渐成为心理负担。
更为妥善的做法应当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持续为其加油打气,并陪伴左右,共同度过这一学习过程。
即便内心对孩子有所不忍,也应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减免作业的想法,更不可轻率地对老师提出无理指责。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责任感与自律性,让他们认识到,学习虽不乏挑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更加坚韧与优秀的自己。

6.孩子不会与人合作,怎么办?

培养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合作的机会,比如共同完成家务、一起准备晚餐或进行家庭游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体验到合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父母应以身作则,展示如何以合作的态度解决问题。
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社交聚会或兴趣小组,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同龄人互动,学会在团队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尊重并接纳他人的观点。
当孩子表现出合作行为时,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奖励,增强他们合作的动力和信心。同时,也要耐心指导他们在合作中可能遇到的冲突解决方法。

7.孩子成绩不佳,怎么办?

注重能力、习惯培养。

面对孩子成绩不佳的情况,家长的首要反应不应是责怪孩子,而应是从教育理念和自身教育方法上深入反思。
关键在于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主动学习、有效管理时间等,是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关键。
但这些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且持续的过程,家长需要耐心和恒心,避免急于求成,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成绩波动时,家长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改进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忽视。
建立正向的反馈机制,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是被看见和肯定的。

8.孩子太骄傲,怎么办?

不要过于夸奖孩子。

平日里,不要过度夸赞孩子的外表,应引导他们理解,真正的自豪与骄傲源自个人的内在、努力与付出。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我能行”的前提条件是“我努力”。
为了培养孩子既自信又谦虚的品格,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意识到:自豪或骄傲的真正基础,是那些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所获得的成就。
换言之,唯有自己亲力亲为汗水浇灌的果实,才值得骄傲。而对于那些未经个人奋斗便轻易获得的事物,无论其价值几何,都不应成为骄傲的资本。
这样孩子能够学会珍惜每一份努力,正确看待自己的成就与他人的帮助,既不失自信,又保持谦逊,成长为拥有健康心态和坚实人格基础的人。

9.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
让孩子将吃饭视为一种享受。

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吃饭成了难题,不是吃得极少就是挑三拣四,对任何食物都提不起兴趣。
要改善这一状况,关键在于营造一个愉悦的用餐环境,让孩子将吃饭视为一种享受。
家长在餐桌上应避免对孩子面前的饭菜发表评价,尤其是负面的评论,即便饭菜确实不合口味,也应尽量保持沉默。
家长的言论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和饮食习惯,让他们对食物产生偏见或抵触情绪。
相反,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对食物的热爱和享受,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用餐的乐趣和家庭的温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逐渐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让他们愿意尝试各种食物,享受用餐的时光。


END
以上图片方便家长收藏打印。
作者简介:肖杨,从事教育行业三十余载,心理二级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指导。
 往 期 文 章 推 荐
孩子明明会走路,为啥出门就要抱?别生气,知道原因后你不忍拒绝
不想孩子在社交时变成“舔狗”,家长记得常对孩子说这10句话
你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女孩找婆家有房有车已过时,有这三样才值得嫁,父母要跟女儿把好关!
越没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这些小事上消耗孩子,导致孩子自卑入骨
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必须教会孩子这一类词汇,方法很简单,谁用谁受益
兄弟姐妹“亲不亲”,主要取决于3个人,很准
上海老阿姨坦言:结婚就是害人,年轻人不婚不育也挺好,我发现:不仅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70后父母也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 ,

      点个“在看”哦!


智慧父母心视野
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提供实用的育儿技巧,分享温馨的亲子故事,帮助父母拓宽教育视野,增长教育智慧,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