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评价一个国家陆军的战斗力?

文摘   军事   2024-10-31 12:22   陕西  

现实丨假设丨自然丨为农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后勤组织能力。对于一个大国而言,陆军战斗力直接决定于后勤组织能力。


注意这里说的是后勤组织能力,而不是后勤供应实力。论后勤供应实力,因为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供应实力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先进国家一般也能对落后国家保持绝对优势。


然而后勤供应实力只要能够达到一定的基本能力,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就达到了天花板,剩下是组织能力的区别了。


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美国部分,是世界上最后一场大规模陆军对决,是真正发生在现实里而不是地图和沙盘上的陆军对决。


毫无疑问,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实力远远不如美军,志愿军战士在前线吃的穿的用的,那跟美国人都完全没法比。然而最终的战争结果证明,只要能够保证基本的后勤供应,能够把足够的粮食、被装和弹药送到前线,战局就是由其它因素决定的了。


1


这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后勤组织能力。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前线战斗力的强弱


与大家想象的不同,陆军是一个极其依赖后勤的军种。陆军部队的自持能力极差,大规模陆军作战行动如果没有有效的后勤支援,持续能力非常差。这一点上轻型摩步的自持力还要好一点,重型机械化部队的自持力能让你脑袋都大一圈,徒步步兵的自持力简直就是一种神迹。


后勤断绝的情况下,一支重型机械化旅的自持时间顶多一周,按照每天推进80KM算,不到600公里的持续战斗距离。一周时间内如果不能接续上后勤补给,一个重型机械化旅投降的理由将变得非常滑稽:吃不上饭,或者没有油。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战争总规模


战争规模本身也能决定战争胜负,双方决定把战争拉大到哪个规模,属于战略层面的较量,不敢把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一方会吃亏。然而战争规模不是你想拉大就拉大的,你需要有足够的后勤组织能力作为后盾。


一方面你要保证军用物资的生产,一方面还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物资能够送上前线去。这些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你能够在前线保持多少兵力。


后勤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战争持续时间


我们常说,你可以选择什么时候开始一场战争,你却不一定能够选择什么时候结束一场战争。一般来说,敢把战争持续下去的一方占便宜,急于结束战争的一方怎么都要吃点亏,战争就是这么一种残酷的东西,它是拼的血肉和金钱的消耗。


那么能够高效利用血肉和金钱的一方,就可以把战争拖下去,如果血肉和金钱的生产速度超过了战争的消耗,他甚至可以无限期的拖下去。高效利用血肉和金钱,既决定于前线指挥官的智慧,也决定于后勤组织能力,以多大的代价把物资送上去。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中国古代远征游牧民族,往往会大伤元气;而游牧民族一方袭扰中原,即使失败也无伤大雅,几年以后就可以卷土重来。原因就在于双方后勤补给方式的根本不同。中原农耕文明要远征大漠,后勤补给非常困难。往往运到前线一斤粮食,需要消耗7、8斤粮食,如果算上征集以及横征暴敛导致的生产力下降,这个数字迅速扩张到20斤以上。


按照人均口粮计算,在大漠发动一场10万军人规模的战争,需要消耗200万青壮年的国力,很容易导致入不敷出。天长日久,生产疲敝,国内矛盾日趋尖锐,很容易出现天下板荡的局面。开玩笑,以前中原王朝也就几千万的总人口,征税的人口也就那么多,突然200万青壮年为战争消耗,国内不出问题才怪。







解放战争期间,双方后勤补给的组织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国民党一方运往前线的物资需要穿越无数的敌对地区,完全靠国民党自己本来就不充裕的运输能力,基础设施一塌糊涂,还有自己人的层层克扣、级级腐败,转卖的,浪费的,锁在仓库里舍不得发下去的,有相当一部分等于是送给了对方。

南京出发时还是滚滚洪流,到了前线士兵手里连滴水穿石都做不到了。






2


评价后勤组织能力的标准非常简单:效费比


真要科学的统计效费比却又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会计学专业知识,统计口径的不同也会导致结果有很大偏差。总体来说,如果以货币计价的话,就是送价值一块钱的东西去前线,需要消耗几块钱。然而这中间的统计口径也很重要,比如说后勤保障人员包括民工,如果牺牲或者负伤了,抚恤金需不需要统计进去。事实上这种统计经常陷入无限循环,统计到哪个口径为准,也是很麻烦的一件事情。

只是基于科普的目的,笼统的介绍一个概念的话,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产

生产能力较为容易定量比较,生产端主要考虑的是“冗余生产能力,也就是在满足国内消费的前提下,生产更多物资的能力。


毫无疑问,一个努力全球开拓市场的工业国,和一个努力满足国内需求的农业国,冗余生产能力是天壤之别。前者把过剩的产能投入战争里是会越打越富的,后者则肯定越打越穷。


中国现在的冗余生产能力非常强大,蓝星第一大工业国不是开玩笑的,在绝大多数产品门类上都完全可以做到越打越富。事实上只要合理的安排工业生产,战争反而能够起到资源调配的作用,解决掉不少和平时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工业能力能够支持一支庞大的前线部队,进行一场规模在数百万人的战争,而且可以旷日持久。


过剩的钢铁产能、过剩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起码能进世界前三的电子工业能力、起码齐全的汽车工业能力,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一陆军的地位。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美国的冗余生产能力虽然随着去工业化有所减弱,老牌工业大国也不容小觑。川普大统领梦寐以求的“American great again”事实上能够随着战争而实现,制造业回流,打一场打仗还真的能回来。蓝星第一电子工业能力、蓝星前三汽车工业能力,目前最强军工能力,让美国陆军与中国不相伯仲。


其他三个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工业门类不齐全但也有一定实力,与第一梯队拉开了距离,碾压别的国家又绰绰有余。冗余生产能力有一些,问题还是出在不齐全,单打独斗恐怕比较成问题。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其余区域性大国,印度,巴西,日本这一类国家,要么完全没有冗余生产能力,要么仅仅在一两个产品门类上存在,自保或许还有可能,对外战争就非常吃力了。比如日本的汽车工业,巴西的航空工业还有得一拼,印度么……只有拼开挂了。


就算解放军大大咧咧的直接撤退不抵抗,撤到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一线,顺便炸了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让印度占领西藏青海,他拿什么来维持补给线呢?靠500公里大修一次的塔塔车吗?还是摩托车上多挂几个人?



第二部分:配送

军事后勤的配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跟你收快递是不一样的,主要分为后方运输前线配送其中前线配送是最麻烦的大头,因为战线是随时在变动的,你得保证送出去的东西是送到自己人手上,而不是当了运输大队长。


此处又想提千古万人常凯申。



一支军队的组织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尤其是涉及到后方与前线衔接的时候,就是这个“战场配送”。实际上打起仗来是非常混乱的,后方找不到前线、前线找不到后方是常有的事情,补给线被袭扰、补给基地被端了,甚至前线部队跑到哪儿都不知道,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组织度高的军队,能够及时调整补给线,确保战场配送的及时有效。组织度低的军队,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相对而言,后方运输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依托平时的基建大概凑合就能行。问题在于现代战争没什么“前线”、“后方”,考虑陆军的时候不能不考虑海军空军火箭军的兄弟们,他们可是专门干把后方变前线的勾当的。所以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问题:组织度。


陆军的“后方”,说不定就是空军的“前线”呢?抗美援朝的时候又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


很多人说美国人在海湾战争以后进行的都是“治安战”,没有什么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因此美国积累的战争经验实际上没什么用,只能用来欺负小国,跟中国这种体量的国家作战是没用的。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如果承认陆军战斗力的核心是后勤组织能力,就必须承认中美两国陆军的巨大差距。


美国在这些年的治安战中,尤其是“911”以后的反恐战争中,锤炼出了非常高的战场后勤组织能力。在一次次路边炸弹的轰鸣中,在一次次63式火箭炮的袭扰中,美国对战场后勤的理解,对战地后勤补给的组织能力,跟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美国陆军对于后勤和前线的衔接,不管是技术上还是组织上,都肯定有着更高层次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中美两国军事能力的差距,根本不在航母的多少,飞机的多少,因为这些东西两国只有数量的区别,还没有太大的代差。


最大问题在后勤


中国因为很多年没有战争,这个问题上跟美国是存在代差的。


美国完全可能在战场上做到精准投送,在有敌人威胁的情况下做到把物资精准的投送到需要的人脑袋上。他们可以做到把一个战斗机的零部件远隔重洋送到前线,也能送足够弹药给前线的一门炮,不多不少,还可以及时把前线一个伤兵送下来。


在后方运输方面,中美两国差距还不算很明显,最多说中国的运输机机队不够大,海外基地不够多。因为实际上也没人敢去搞美国人的后方运输,美国人一样也是在没有敌情威胁的情况下组织的后方运输,中国的远洋船队什么的还要大一些。这一方面双方并没有本质性区别。


在战场配送方面则美国碾压中国毫无压力。战场配送方面的技术储备,中国的现状基本上就是原始,可能水平还不如中国邮政。至于现场组织,前线与后勤的沟通机制也存在极大的问题,很少有人去考虑这方面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都很少。而美国则在长期的治安战中间积累了很多经验,仅就现在看到的资料看,至少已经能够深入到“战斗小分队”这个级别。


物资配送可以做到直接送达前线执行任务的小分队,这是需要非常强的前线后勤衔接能力的,更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起码后方要知道战斗小分队在哪,然后用可靠的交通工具,配备足够的防卫力量,才能把东西送上去。


实战化这个东西,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是适用“短板效应”的事情。


就像你平时收快递一样,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你的快递就会不知道上哪儿去长霉去了。搞过快递业务的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它就是一个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松动了,整个链条就会瘫痪。


具体到军事行动上面,前方不给力,与后方不给力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战斗力下降甚至消失,战争失败。


从这个缺陷讲,中国陆军战斗力不如美国陆军,至少在持续战斗力上是要略逊一筹的


3


火力、机动、防护,是评价一支前线部队战斗力的基本三大指标,而这三大指标的基本评价基础,就是后勤组织能力。


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战争也进入工业化时代,一个天才的指挥官、一支骁勇善战的部队,乃至于一些先进的武器,对战争最后结局的影响力都在急剧下降。


战略能力的区别才是决定工业化战争胜负的关键,现代战争发生在工厂里,而不是战场上


一句话,战术的偶然性下降了,战略的必然性占据了主导。


一支彪悍的游牧民族军队就能击败国力雄厚的农耕文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自打发明了机枪和火车,游牧民族们就能歌善舞了起来。


同样的,指望一支王牌师或者一支特战队、一件先进武器就能改变战争平衡的天平,那是痴人说梦。在未来的战争里,这种梦想越来越不可能发生,这种指望也越来越不现实。


大家都得老老实实的打后勤,打工业实力,打物流配送。


尤其是陆军。


陆军是物资依赖性最强的军种,这点有一些反常识,但是说白了你就懂了。陆军是人员/装备比例最高的军种,一个陆军士兵掌握的装备,按照货币计价是最低的。一个步兵手里最贵的可能就是一支火箭筒而已,几万块顶天了;一个飞行员手里好几亿的飞机。从单兵的角度来说好像是陆军占优,然而从大兵团的角度来说情况刚好相反。


人多了以后物资的配送难度成几何级数上升,是给一个飞行员送一架飞机困难,还是给10000个士兵送10000支步枪困难?是给一个飞行员吃一天100块的伙食容易,还是给10000个士兵每天吃30块的伙食容易?


我敢给你打包票,喂饱这些20出头的小伙子,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工作。我宁愿去种地也不愿意干这种活,更何况还有敌人威胁你的情况下。


所以结论就是这么简单:花几块钱才能把一块钱的物资送到战士手里,就是评价一个国家陆军战斗力的标准对于真的能够发动像样的战争的国家,在差不多一样的作战条件下,比如都是出国作战,面对差不多的对手,后勤组织能力也就是效费比,直接决定了战斗力强弱。


如果只是评价一支部队,比如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甚至一个军,可以评价的标准非常多。


但是你要是问的是一个国家,那就只有一个标准:后勤组织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陆军还远远没有到沾沾自喜的程度。

END

点击查看推荐文章:

1、各路非法政权“部委”自曝其短,台湾又在破防了?

2、美国为什么不敢搞军备竞赛?

3、中国绵长的国境线上都有哨兵吗?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在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名片后台回复关键词如“精彩推荐、“中美关系”、“军事”、“毛泽东”等。

龙牙的一座山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