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10年来共退出多占、超占宅基地5.23万宗,“一户多宅”占比由39%降为1.9%

创业   2025-02-03 23:22   北京  
“我们村靠近工业园区,年前闲置的农房已经租出去20余户,企业用来做加工车间或将其改造成员工宿舍,年租金从1.5万元到2.6万元不等。”1月10日,在鹰潭市余江区龙岗街道新汪村采访时,村民汪世用高兴地告诉记者,得益于村里启动对宅基地的规范管理,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增收有了新渠道。

  目前,新汪村正因地制宜,在腾退出的闲置土地上规划建设厂房对外出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水。去年10月,余江区启动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攻坚以来,强化攻坚专班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层自治,村民自愿退出拆除危旧房、附属房、围墙庭院等建筑,共腾退宅基地18.2万平方米,为建设和美乡村腾出了新空间。

  近年来,余江区坚持以宅基地规范管理为抓手,全力推动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乡村旅游、文化康养、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互融共促,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

  新面貌,让农村有“看头”。余江区不断配齐配强宅基地管理融合工作专班,同时进一步优化各村小组村民理事会,并赋予宅基地管理等权责。坚持有偿退出和无偿退出相结合,实现“有地建房、有地发展”。2015年以来共退出多占、超占宅基地5.23万宗、面积6745亩,“一户多宅”占比由39%降为1.9%,可满足15年左右农民建房用地需要。退出宅基地复垦1258亩,有效集约节约了土地。开展“百村示范、千村巩固”行动,共整合资金18.7亿元,全区1040个村小组建设提升实现全覆盖。培育了320国道产村融合示范带、梁余线产村融合示范带等7个景村融合示范带,打造了平定蓝田宋家、中童乘龙高石塘等一批精品示范点。

  新变化,让农民尝“甜头”。余江区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区11个乡镇集镇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所有乡镇、行政村供水管网建设。开展62个电商物流集散网点建设,解决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问题。成立2300余个群众自治组织,形成“村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的浓厚氛围。同时,探索改造利用、联建利用、整合利用、整治利用、保护利用等五种模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1406宗。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857万元,建成产业下沉车间56家,辐射带动1.2万人就业,每年增加就业收入1.7亿元。结合当地特色,大力推进“一尾鱼苗”“一樽木雕”等“十个一”特色产业,打造传统雕刻、工厂化养鱼和民宿等一批富民产业,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024年,该区117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5万元,实现总收入3940万元;收入百万元以上强村达7个。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农村面貌新 农民生活甜  余江区规范宅基地管理建设和美乡村

农村宅基地信息智库
致力于打造有关农村宅基地政策、观点、判例的信息资源库和高端思想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