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秋·夏普(Rachel Sharpe)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目前在洛杉矶生活和工作。
夏普对明暗对比的运用让人联想到古典艺术家的作品,但她的灵感大多来自于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她的个人经历也影响着创作。
瑞秋 · 夏普的作品在美与死亡之间徘徊,就像触动人心的死亡纪念碑,注视着人或动物的肉体。作品中的对象总是脆弱的,随时都会枯萎,但却被放大并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些静物中,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夏普所钟爱的巴洛克风格隐藏其中,并在浪漫的氛围当中感受到她描绘的谨慎,以及对简洁画面的执着。
瑞秋 · 夏普还采用了一种超写实的构图方式,关注作品传递出的情感。传统上这些主题常与暴力关联,而夏普则选择邀请人们进行平静,平和的沉思、静默 ...
她的作品在洛杉矶的德波尔画廊 (de boer) 举办个展 " 表皮礼服 ",并在 2023 年参加了洛杉矶 Rusha & Co. 画廊举办的 " 帽子戏法 " 等群展。她的作品也在欧洲被私人收藏。
Q.第一次与艺术相遇的经历是什么?
我最早接触艺术是通过我的母亲。她当时在我的小学负责一个艺术项目,并要求我学习一门乐器(钢琴)和参加一项运动(芭蕾舞)。而在这些活动之外,我一直有很丰富的艺术创意,并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Q. 请介绍一下你的教育背景,何时开始的艺术创作以及何时决定成为艺术家,原因是什么?
我就读于公立学校,通过社区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华盛顿州的一所小型文理学院——常青学院(Evergreen),主修哲学和文学。除此之外,我一直在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团学习。从8岁到13岁,每周我会有固定几天离开学校几小时,去舞蹈学校学习。
在成长过程中,我对写实绘画很感兴趣。有一年,我为班里每位同学都绘制了写实的肖像画。我尤其对肖像这种面部绘画感兴趣。我在二十岁出头时第一次尝试了油画。我买了一些便宜的材料,自学了基础知识,痴迷了几个月后却放弃了,因为我并不喜欢自己当时创作的作品。直到2022年,我重新开始绘画。当时我刚刚一个人搬到洛杉矶,没有工作,独自生活,并且感染了新冠。那段时间因为无法与人进行社交活动,我有很多空闲时间。一位朋友从二手店淘到一本绘画书,寄给了我,我在阅读完后,决定再次尝试自学绘画。后来我整整两个月没有离开公寓,每天花十个小时时间进行创作。
正如前面所说的,我成为一名画家多少是有些偶然因素存在的。但当我在2022年重拾创作后,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件我愿意全身心投入去做的事情,于是我选择投身其中。除此之外——谈到成为一位艺术家,我曾是一个芭蕾舞者。从6岁起,我就成为了“西北太平洋芭蕾舞团”(Pacific Northwest Ballet)的一名舞者,之后在高中我暂停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并在成年前一直断断续续地跳舞。
哲学和文学是我重要的灵感来源,尤其是西蒙娜·薇依、罗兰·巴特、埃米尔·齐奥朗、小川洋子、安妮·博耶、阿尔贝·加缪、斯蒂芬·金——这些作家都专注于对“存在状态”的探讨。
Q.深受启发的艺术家、作品或流派是什么? ta 是如何反哺到你的创作中的?
Q. 请聊聊你的创作日常,一般会在工作室待上几小时?是否有一些在工作室的小习惯?
Q. 请介绍一下你的工作室空间,已经使用了多久?最初为何决定选择用它? 工作室中,是否有一些非同寻常的物件?
我的作品包含了很多隐喻。比如在这次展览中,我运用了宗教来与芭蕾进行对比。在我作为一名舞者的经历中,宗教有时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角色。我是唯一通过全额奖学金被舞蹈项目录取的学生,因为我的父母是中产阶级。而我舞蹈班的其他学生都来自与我截然不同的背景,几乎都是富有的天主教女孩。我并未特别被她们接受,也没有太多朋友。实际上,我曾被她们盘问过我的宗教背景,并因为不是基督徒而受到过一些排挤。我开始接触哲学也是因为我对宗教和信仰体系的兴趣。在这次的系列作品中,我将舞蹈和基督教中信仰的严谨性进行关联,这种比喻比表面看起来更加轻松幽默,但同时也有其严肃的一面,因为这种信仰有时让人感到身心俱疲。无论在运动中还是精神上,都是在遵循某种规则。
《蜘蛛》,亚麻布油画,61x76.2cm,2024
Q. 如何处理和思考作品中的色彩?偏好的色彩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Q. 在创作中,你是否有想要营造的氛围?原因是什么?
我想营造略显阴暗的氛围,从字面和隐喻层面上探讨光与暗的关系。
Q. 创作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怎样判断创作的完成时刻?
我在开始绘画前会投入大量时间精心处理图像,尤其注重整体的观看效果。思考作品间是如何相互呼应,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我从复杂的草稿起步,随着创作的展开,过程也变得更加流畅和松弛,最终我会在结尾处收紧笔触并增添细节。我很难确定到哪一个瞬间作品才算完成,通常要在添加了细节和高光后,我才可以稍微抽离出来。
Q.您会如何看待你(或者说自我)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我将其视为一种强烈且需要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体验。但同时也是积极且宣泄的。
我认为我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表达,人们无需太多解释便能与我的观点产生共鸣。我很喜欢听到他人关于作品的解读。
Q.推动你创作至今的动力是什么?
主要是生活经历和境遇。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生活上的阻碍:父亲去世,母亲住院并诊断为脑损伤,家里还有另外四位亲人去世。我的生活中一直萦绕着精神类疾病的阴影,母系和父系家族中都有精神分裂症的历史,很多亲近的人都深受其苦——如今还要应对身体伤病和其他需要照顾的事情。对于年轻的我来说,这一切远超出我所能预见的,有时我真的感到备受挫折。绘画成了我释放心灵压力最可靠的方式,对我来说它已成为了一种冥想和治疗。所以我的创作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此。
《调整》,亚麻布油画,122x91cm,2024
Q. 对你而言,创作的永恒主题是什么?你在艺术创作中一直以来的追寻是什么?
我认为我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在于观察和放大那些亲密但却常常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心理瞬间。这正是我一直在追求的,也是我在私人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因为我认为这些时刻非常重要。
Q.当下创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有什么待解决的问题?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找到足够的时间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我最享受的阶段是最后的润色,如果按照我的意愿,我可能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地为一幅画添加细节。由于自学的缘故,有时我的创作过程会比较缓慢,因为我必须通过反复试错来学习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和谐的技巧。不过,我对此并不感到担忧,反而更期待探索并见证自己的创作随时间而成长。
《压抑》,亚麻布油画,102x76.2cm,2024
Q. 接下来的展览或项目计划是什么?
在HdM画廊的个展之后,我暂时没有其他安排。接下来在2025年春季的NADA博览会,我将在De Boer画廊拥有一个个展展位。
Q. 多年以后,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被如何评价和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