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书归雅丨《一句顶一万句》——生活对孤独发出的呐喊

文摘   2024-11-20 19:23   江苏  



名家点评



这部小说仍然保持着刘震云奔放的想象力和不羁的风格,用不同时代的两段故事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的普通人的命运,讲述了人生的“出走”和“回归”的大主题,由此试图追问横在东西古今之间的现代中国的“大历史”。

——张颐武


这部稍嫌琐碎的小说,用不断出场的人物来说明,在中国,语言是一个人气脉里最厚重的东西。语言这个东西的顺畅流淌很玄妙,不能靠血缘,不能靠爱情,不能靠道德,不能靠等级划分,甚至连机缘也靠不上。所以,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就这样一代又一代被语言削薄了身子,变成一个孤独的手掌,尽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覆盖自己手掌上孤独纹路的另一只手掌。  

——马云鹤



内容简介



该小说分为“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部分。上部讲述了生长在河南农村的杨百顺童年百般不顺,长大后又遭遇了爱人的背叛,为寻找消失的爱人,他在路上失去了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最终为找回养女,他不得不出走延津,余生漂泊;下部则叙述了杨百顺的后人牛爱国辗转的一生,他明明事业稳定却因妻子的绯闻不得不离乡另谋出路,身处异乡惹出麻烦又返乡避祸,在故事的结尾,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妻子,他重新走向延津。下半部不是上半部的重复,却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循环,是生长在土地上的人们的历史变迁。




作者简介




刘震云,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人,中国男作家、编剧,新乡学院特聘教授。曾凭借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还曾获2016年埃及文化最高荣誉奖、2018年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刘震云的文风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平实的语言著称,常常融合河南方言的特色,带有讽刺的元素,充满了机变和幽默。他的作品多以底层民众的视角审视社会和历史,结合中国文学的旨趣和西方现代文学的技法,著有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一地鸡毛》《手机》《我叫刘跃进》等等。


名句摘要




1.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2.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3.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人要一赌上气,就忘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读书有感



本书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聚焦着各色各样的人物,从杨百顺到牛爱国,一生鲜少有“说得着”的人,他们的一生平凡却又充满波折,能够引发读者对人际关系和生活意义的深入思考。小说大量使用了“不是……而是……”的句式,来表明每个事背后皆有原委,而每个原委之中又都拐着好几道弯。




本书通过杨百顺和他的父亲弟弟在人际交往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少说话,说对话,因为一句对的话胜过一万句错的话。一句话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格局、一句话可以讲述一个人身上的故事、一句话可以结下恩仇……找人说话,有的找话,有的找人。在“一句话”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的人情往来与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



小说最后牛爱国为了解开心结,义无反顾从山西前往延津,去探寻那七十年前属于杨百顺的故事。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不急不慢,不缓不赶,上一代人的遗憾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钥匙打开了后辈的心锁。小说反复强调语言的力量,通过语言描绘了无限复杂的情感。



【关注微语人文 获取更多精彩】


-END-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学习发展中心 贾雨诺

审核:王金星、徐璐

觉得不错,就请点亮【赞】和【在看】吧

微语人文
【 知行合一 · 以人育人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