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宝儿节气说】冬至

文摘   2024-12-21 10:00   黑龙江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

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由来

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此后太阳高度回升、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冬至标示着太阳新生、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


冬至习俗

祭祖,冬至以往最强的仪式感就是祭祖,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现今人们依然保留冬至祭祖的习俗,但已经简化为烧纸钱了,此举意在祭奠先祖。过去冬至祭祖,和春节祭祖一样隆重,供奉的祭物中最特殊的是鲢鱼,告慰祖先家门烟火连(鲢)绵不断的意思。祭过祖之后,还要将祭桌面向大门口朝外拜祭天地,南京人称作“接冬”。 


酿米酒,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吃饺子,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喝羊肉汤,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冬至养生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内刚刚生发的弱小阳气,使其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过了冬至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也就是说,冬至前后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但是,并非随意乱补就能达到效果,冬季进补也需要一定的方法。




冬至到,寒风吹

天渐冷,添衣衫

身体好,多锻炼

常开窗,保温暖

多进补,健康养

祝愿水务环保人

如冬日暖阳,温暖且安详

岁月温柔以待,健康常伴身旁

幸福笑容永远在您的脸上绽放


编辑丨康宏亮

文字丨康宏亮

制图丨康宏亮

责编丨李茉

审核丨陈紫君


小水滴 大庆油田水务环保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滴水都来自水务环保人辛勤的劳动与付出,这里讲述的是水的故事、水务环保人的故事,这里有水务环保人的服务、这里有水务环保人的情怀。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