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一品丨“神”彩飞扬,护佑健康--早期康复护理助力患者健康丨专科护理服务系列展示② 【神经内科】

文摘   2025-01-17 17:49   河北  



创品牌 提服务

一科一品

2025

改善护理服务

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为积极响应医院提升护理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号召,并深入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全面启动了“一科一品”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围绕责任制整体护理,以品牌的力量,突破保守思维,拉响创新引擎,推动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患者的需求。

本期我们走进神经内科,看看他们为推动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做了哪些工作。


 01.什么是“中风”



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亦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障碍,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中风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COVID-19之后的第三大死因。尽管现代医学的进步显著降低了中风的死亡率,但其致残率依然很高,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循证医学证明,早期康复护理在减轻功能障碍和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中风的致残率极高,存活患者中50%至80%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残疾或功能障碍。

 02.早期干预重中之重



早期康复护理

对中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或减轻功能障碍,增强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从而真正惠及患者、家庭及整个社会。2024年,国家卫健委在世界中风日的宣传要点中强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且病情无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应尽快开始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提出建议:

(1)神经内科或卒中单元应加强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工作(I级推荐)。

(2)应加强康复护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以激发患者、家属及其他护理人员的参与意识和康复信心,从而提高中风整体康复质量(I级推荐,A级证据)。

早期康复护理实践内容

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和床上体位转移;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及吞咽康复指导,中风患者的皮肤管理、大小便功能的管理、呼吸道管理。早期康复无需剧烈运动,以患者安全和临床稳定为前提。

良肢位摆放

吞咽功能康复治疗

 03.步步改善  积量为质




我们做了哪些改善?

      健全评估机制:经过严格培训的责任护士熟练掌握肌力分级及言语、吞咽洼田相关理论知识并能正确评估实践,为后续康复护理内容起个好头。  

      落实康复专科护理措施:制定良肢位摆放标准,完善培训和考核流程。如责任护士在为患者首次实施良肢位摆放时,留存影像上传,以便护士长实时检查并督导日常工作的落实情况,提高操作的依从性和正确性。

加强危重患者气道护理:通过修订气管切开护理常规、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定时翻身拍背等措施提升危重患者气道护理水平。
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伤:做好皮肤护理,指导协助患者翻身,每班评估皮肤情况,做好交接班,确保了科室内无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
重视做好大小便护理,预防尿路感染和便秘:留置尿管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会阴护理2次;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预防便秘。
做好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落实VTE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及药物预防护理措施,每月进行质控检查。
制作宣教视频等资料,落实宣教指导:健康宣教是护士和患者沟通的桥梁,神经内科护理团队在原有床旁宣教、集中宣教形式基础上,顺应现阶段短视频的发展,制作了压伤预防宣教视频、留置尿管护理、饮食注意事项、踝泵运动视频、康复护理的宣教视频及宣教折页。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是安全的,并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预后,明显减少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肩痛、挛缩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升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我院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未来将不断提升早期康复介入能力,积极改善患者的康复结果,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康复小知识

良肢位摆放

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注意事项

图文来源:护理部
编辑:宣传科
监制:王   静

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
衡水市冀州区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微信,了解院方最新动态,获取最及时的健康知识和医疗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