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大央企陆续上岛,这里形成了一条比较完备的船舶产业链,目标直指“十四五”末建设成为千亿级海装产业岛。
长兴岛是位于长江口的一座小岛,也是崇明三岛中距离上海市区最近的一个。随着长江隧道的开通和海洋产业链的完善,长兴岛的巨大潜力得到了释放——
如今,上海长兴岛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的六大承载地之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船舶海工产值超过510亿元,现已集聚江南造船、沪东中华、振华重工、中远海运等大型船海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上海交大长兴海洋实验室、汉江国家实验室上海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很多国之重器和国际领先的海工产品在此诞生。
上海振华重工长兴基地沿江5公里的海工码头上,五颜六色、不同规格的总装岸桥,即“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一排排沿着岸线巍然耸立。因此,该码头也被称为“岸桥的万博馆”。
在这里,客户“定制”的岸桥——被誉为“世界贸易之臂”的庞大集装箱起重机,将被整机运输至全世界各地的码头。
岸桥的力量和速度,决定了集装箱装卸的快慢,进而影响着整个港口的运营效率及其现代化水平。而全自动化码头,则是港口业发展的新趋势。
振华重工将自动化、智能化理念融入装备制造,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启了全球第四代自动化码头新纪元。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王卫乔告诉《新民周刊》,洋山深水港自动化码头的所有岸桥都来自长兴分公司,与此同时,振华还在码头上植入了自动化的单机设备系统、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三大“科技芯”,赋能码头智慧运行。
这些系统的研发应用,不仅提高了装卸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零排放,进一步推动了港口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港口物流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今年4月,由“雄鹰轮”(VLCC)改装的超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安全驶离上海长兴岛中远海运重工码头,顺利完成交付。
FPSO是开发海洋石油的关键设备,是集生产处理、储存外输及生活、动力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海上生产设施,被称为“海上油气处理厂”。这艘FPSO未来将服务于巴西东南沿海外域坎普斯盆地北部油田,作业水深达1400米,储油能力达100万桶,每天可处理10万桶石油和500万立方米天然气。
长兴海洋装备基地二期建设。摄影:吴雄
记者了解到,“雄鹰轮”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承接的首例修理、延寿、改装、全模块吊装、集成和调试的FPSO改装项目,该项目刷新了全球同类型改装周期最短时间纪录,标志着我国在高精尖石油天然气平台改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作为高附加值船舶和市场主流船型之一,其改造研发是世界各造船企业竞争焦点,是实现节能减排和船型升级重要船型平台。今年上半年,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承接了“4+9”条甲醇双燃料改装船舶,攻克技术难关,将甲醇舱分段安装变为整体吊装的方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商务总监严豪告诉《新民周刊》,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目前已经开始布局海工平台生产模块的承接和生产,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填补了长兴岛海洋工业园区产业链的一个空白,相信能够更有效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助力海工产业升级。
据介绍,长兴岛是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造船基地。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极地科考船、大型LNG运输船都从长兴岛走向世界。
LNG运输船,全称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因为建造难度高、工艺复杂,被称为“世界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之一。1997年开始,中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厂开始研发制造LNG运输船,20多年来完成五代产品创新发展,实现了从近海到远洋,从内陆到内河,从小型、大型到超大型产品全覆盖,确立了在全球超大型LNG领域的创新引领地位。
目前,长兴岛上,以沪东中华、江南造船为代表的LNG运输船建造已经跑出了“加速度”,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中国也成为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
长兴岛是振华重工的重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港口机械设备和大型工程船舶,长兴分公司承担了公司70%左右的钢结构生产任务,每年可生产200 多台岸桥和散货机械,年产值超百亿元。长兴分公司的岸边沿线,入目所及之处,一片繁忙景象。然而,20多年前王卫乔刚刚上岛之际,岛上还以农业种植为主,隧道也尚未开通,每天只有两趟轮渡通航,交通十分不便。
即便如此,长兴岛依然吸引了振华重工重资投入。“长兴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有近20公里深水岸线,水情稳定,没有泥沙淤积,很适合岸桥的生产运输等。”王卫乔进一步解释道,长兴岛背靠上海,院校众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又地处长江入海口,有助于拓展产品市场,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长兴分公司成立的20多年里,振华重工参与了许多“国之重器”的研发和生产。它打造了被称为“造岛神器”的“天鲲号”、全球单臂架起重量最大的12000吨起重船“振华30”轮、3E Plus岸桥等,也参与建设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等一批重大工程。目前,振华重工的产品累计进入10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78个国家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振华重工是长兴岛引入的第一家央企,20多年来,随着岛上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断有企业进驻上岛,围绕海装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渐形成,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王卫乔向记者分享自己的观察。
由中远海运重工所属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承接的格里亚FSRU改装项目是中国国内第一例MOSS球罐型LNGC改装FSRU项目。
2017年上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同样看中了长兴岛的区位优势。严豪介绍,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地处长兴岛南岸,可以很快到达市中心、机场、洋山深水港、自贸区等区域。公司拥有3.7公里的岸线,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深水的码头泊位,而公司主营的船舶及海洋工程平台的专业修理改装业务都相当依赖岸线和深水泊位的资源。
“目前公司拥有泊位13个,海工重件码头1个,浮船坞5个,还有各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修理改装所需的设施设备,是国内同类型里规模最大的改装旗舰工厂,在国际上也属于一流水平。”严豪告诉《新民周刊》,随着长兴岛海洋装备岛的定位的明确,他明显感受到近几年岛上船舶与海洋装备领域发展的气氛越来越浓厚,在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供应链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现代工业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紧密合作,促成产业在一个地区的聚集,并不断推动集聚区域扩张。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长兴岛的海装产业特色鲜明,具有规模领先、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以及市场影响力大等优势,推动了长兴岛海装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在体制机制创新、优惠政策扶持上,目前长兴岛区域是集市区两级以及长兴岛专属的政策叠加效应,支持企业落地以及产业发展,涉及保租房、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以及科技创新支持、产业化落地、财税等方面提供一整套全周期的政策服务包。
与此同时,为不断放大人才磁吸效应,长兴岛加快推进学校、体育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各类配套项目建设,在教育、医疗、文化方面强化与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对接,不断提升城市社会民生配套水平。
2021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长兴海洋实验室启动建设,2023年,实验室部分功能区投入使用。在智能制造大楼一楼大厅内,记者近距离围观了“远海浮动岛”“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深海重载采矿车”等高端海洋装备模型。大厅后面则是准工业化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海装基地书记蒋如宏告诉《新民周刊》,所谓准工业化,指的是学校实验室研究大多是原理性、基础性的技术和原理性样机,跟产业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工程化放大的环节,使之能够在产业一线得到应用。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船舶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用成组技术,零件数量可达数十万个,每个零件都有唯一的身份标识,需要进行标识与分拣。以前这项工作由人工完成,耗时费力,精准度低,但实验室船舶数字孪生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最新研发的无人化产线,通过构建船舶小组立建造的统一数据模型,基于AI 的无人产线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零件分拣、打磨和装焊多工序集中,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投产后成本可降低60%以上。
往期推荐
美国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预计砸钱159亿美元!白宫附近商家开始用木板加固门窗……
“像老鼠一样被围困”,西班牙遭遇世纪洪灾背后:天灾还是人祸
惊!全球三款隐身战机齐聚一处!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