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杨德祖①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②,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 ‘阔’ 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魏武征袁本初,治装,余有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之谓可为竹椑楯而未显其言驰使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
王敦引军垂至大桁③,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顔,退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郗司空④在北府,桓宣武⑤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遣笺诣桓:“方欲共奖王室,脩复困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寸寸毁裂,便回。还更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闲,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选自《世说新语·捷悟》)
[注]①杨德祖, 即杨修, 东汉文学家。②榱桷(cuī jué), 意思是屋椽。③大桁(héng), 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④郗司空,即郗愔,东晋大臣。下文的“嘉宾”,即郗超,是郗愔的长子,在桓温的大司马府任参军。⑤桓宣武,即桓温,东晋时期权臣。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太祖思A所以B用之C谓D可为竹桦楯E而未显F其言G驰使问H主簿杨德祖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莫,意为“不”,与《五代史伶官传序》“莫能与之争”的“莫”用法和词义都不同。
B.过,意为“经过、路过”,与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的“过”用法和词义都相同。
C.不及,意为“比不上”,与《种树郭橐驼》“若不过焉则不及”的“不及”词义不同。
D.谢,谢罪,与《孔雀东南飞》“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两处“谢”词义都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相国府新修大门的屋椽刚架好时,曹操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德祖就猜到了曹操的心思,于是叫人拆掉。
B.曹娥碑背面的八个字,实际上是个字谜,曹操和杨德祖其实都猜到了答案,只是杨德祖思维更敏捷,曹操自叹不如。
C.晋明帝对温峤办事不力还要求赏赐酒肉一事大动肝火,经过王导的机智劝解,温峤退下认罪,明帝的怒气才得以消解。
D.郗司空对朝廷形势的判断一向很糊涂,他派人送信给桓温,表达自己想要与桓温一起辅佐王室、修复先帝陵寝的愿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4分)
(2)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4分)
14.最后一段在称赞谁敏捷颖悟?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CEG
[详解]断句应为: 太祖思所以用之 ,谓可为竹蓈循 ,而未显其言 ,驰使问主簿杨德祖。 意思是: 曹操在想怎么利用这些竹片,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 ,只是还没有把这话说出 来 ,就派人速去问主簿杨德祖。
11.[答案]B
[详解]A 项 ,“众莫能解 ” 中的 “莫 ”是副词 , “莫能与之争 ” 的 “莫 ” 为代词 ,词性 和用法不同。B 项 ,“大母过余曰” 中 “过 ” 是动词 ,意为看望。两个 “过 ” 字用法相 同 ,词义不相同 ,故选 B 、C 项 ,“若不过焉则不及” 中的 “不及” 意为 “不够”。D 项, “谢家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中的 “谢 ”,词义分别是辞别和谢绝。
12.[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赏赐酒肉一事大动肝火”错误,晋明帝大动肝火的原因是温峤作为丹阳尹,并未及时按照自己的要求毁掉大桁,这是温峤的办事不力。再者,原文“但求酒炙”,也并非是“要求赏赐酒肉”,而是“只是要求赐酒肉请死”。
13.(1)有人送给魏武帝一杯奶酪,魏武帝吃了一点 ,就在盖头上题写了一个 “合 ” 字给大家看。
(2)明帝命令他毁掉大桁,结果仍旧没有毁掉,明帝非常生气,怒目圆睁,身边的人都很恐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饷:送给 ,赠送 ;啖 :吃 ;示 :给……看。句意 1 分。)
(2)(断:毁掉 ;故 :仍旧 ;左右: 身边的人 、近臣。句意1 分。)
14.
①第一问:称赞郗超(郗嘉宾)敏捷颖悟。 (2 分)
②第二问 ,具体表现为:郗超看到父亲写给桓温的信,知道父亲的想法不合时宜,就立即毁掉了那封信;然后代替父亲另外写了一封“自陈老病”“欲乞闲地自养”的信,这样做让桓温大喜,也保护了父亲。 (2 分)
【解析】读懂一个段落,需要联系上下文,梳理事件背景—桓宣武(桓温)作为权臣厌 恶郗司空手握兵权,理清人物的身份关系—郗司空与郗嘉宾是父子,弄清楚人物言行背后的逻辑动机,才能真正读懂文本。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古文简答题分数已增加到 5 分,对读懂文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第一问 2 分,第二问 2 分,具体表现方面,意思接近即可。
[挖空练习]
杨德祖(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修建)相国门,始构(架构)榱桷(屋椽),魏武自(亲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拆毁)之。既竟(完成),曰:“门中‘活’, ‘阔’ 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送给……吃)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吃)少许,盖头上题(题写)“合”字以示(给……看)众。众莫能解(理解)。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怀疑,犹豫)?”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另外写出)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所说的是)‘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脩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竟然)觉三十里。”
魏武征(征讨)袁本初,治装(修造军事装备),余有数十斛竹片,咸(全都)长数寸,众云并不堪用,正令烧除。太祖思所以(用来……方法)用之,谓可为竹椑楯(盾牌),而未显(显露,说出)其言,驰使(派使者)问主簿杨德祖。应声答之,与帝心同。众伏其辩悟(聪明颖悟)。
王敦引军垂至(接近)大桁(大桥,指朱雀桥),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担任)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瞪)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众大臣)来。峤至不谢(谢罪),但求酒炙。王导须臾(片刻)至,徒跣(光脚)下地,谢曰:“天威在顔(指眼前),退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平息的样子)。诸公共叹王机悟(机敏有悟性)名言。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恶(憎恶)其居兵权。郗于事机素暗(一向糊涂),遣笺(送信)诣桓:“方欲共奖(共同辅佐)王室,脩复困陵。”世子嘉宾出行,于道上闻信至,急取笺,视竟(完),寸寸毁裂,便回。还更(重新)作笺,自陈老病,不堪人闲,欲乞闲地自养。宣武得笺大喜,即诏转公督五郡,会稽太守。
[参考译文]
杨修担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 刚刚架好椽子,曹操就亲自出来看,并且叫人在门上写个“活 ”字,就走了。杨修看见了,立刻叫人把门拆了。拆完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 ,是‘阔 ’字。我看魏王是嫌门大了。”
有人送给魏武帝一杯奶酪,魏武帝吃了一点 ,就在盖头上题写了一个 “合 ”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等到杨修去看,他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每人吃一口呀,还犹豫什么!”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旁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 騡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俺:“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 “你不要说出来,先让我想一想。” 走了三十里路, 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 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妙 ’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好 ’字;騡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受辛合成‘辞(辩)’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曹操感叹道:“我的才智赶不上你啊,竟然走了三十里才猜到答案。”
魏武帝曹操要讨伐袁绍,修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斛竹片,都只有几寸长的。大家说这 全部用不上,正要叫人烧掉。曹操就在想怎么利用这些竹片,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只是还没有把这话说出来。他派人速去问主簿杨德祖,杨德祖随即答复了来人,结果和曹操想的一样。大家都佩服杨德祖的聪明颖悟。
王敦率军将要逼近朱雀桥,晋明帝亲自出到中堂。温峤当时任丹阳尹,明帝命令他毁掉 朱雀桥,结果仍旧没有毁掉,明帝非常生气,怒目圆睁,身边跟随的人都很恐惧。明帝立刻 召集大臣们来,温峤到后,没有谢罪,只是求赐酒肉。王导很快也来到了,他光着脚跪在地 上,谢罪说:“天子的威严就在眼前,于是使温峤吓得不可能谢罪了。”温峤这才退下谢罪, 明帝于是平息了怒火。大臣们都很赞赏王导机敏而有悟性的言辞。
司空郗情镇守北府的时候,桓温憎恶他掌握着兵权。郗情对情势的了解一向很糊涂,还 派人送信给桓温说: “正想和您一起辅佐王室,进军中原,修复被敌人毁坏的先帝陵寝。”当时他的嫡长子郗超正出门去,在半路听说送信的人到了,急忙拿过他父亲的信来看,看完后, 把信撕得粉碎,回去后又代替他父亲另外写了封信,诉说自己年老多病,经不住世事烦扰,希望能找个闲散的官位来休养身体。桓温收到信后非常高兴,立刻下令把郗情调为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会稽太守。
惠州一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也,人犹水也,方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皆从上之所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老氏之教。百寮皆终日谈论苦空①,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及侯景率兵向阙,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梁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②所围,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寮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为庙略。’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有删改)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止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③,谈何容易?凡在众庶,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所司遽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于宫侧,小事尚尔,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如陛下所戒慎。”
(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有删改)
[注]①苦空:佛教语,谓人世间一切皆空,凡事俱空。②万纽于谨:北宋名将。③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尚书郎A以下B多C不解D乘马E狼狈F步走G死者H相继I于道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庙号。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以庙号相称。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与《孔雀东南飞》的“莫令事不举”的“举”意义用法不相同。
C.“凡在众庶”的“庶”指“众民、百姓”,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意义用法不相同。
D.文中“况是万乘之主”“岂不以居万乘之尊”两句中的“万乘”,都是指“帝王、帝位”的意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太宗认为,君主的喜好会对群臣百姓产生影响。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一心喜好佛教、道教,臣下也纷纷效仿,最终被侯景幽逼而死,国家破败,就是典型的例子。
B.给事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不要随意言语,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唐太宗悦纳其观点并对他大加赏赐。
C.魏征认为如果君主言行有所亏失,就像古人所说的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劝诫唐太宗,作为位居四海之尊的人君,更要谨言慎行。
D.魏征认为很多开国的帝王天子,在国家安定后违背初心,往往不能做到善始善终。《论语》也说,知道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善始善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犹讲《老子》不辍,百僚皆戎服以听,俄而城陷,君臣俱被囚絷。(4分)
(2)陛下若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4分)
14.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请结合三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从历史兴替中汲取了哪些为君治国的智慧。(3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BEG
[详解]断句:尚书郎以下,多不解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句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大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在路上一个接一个。(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给分)
11.[答案]A
[详解]“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庙号相称”错误,这三者都是以谥号相称。故选A。
1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B项中,“杜正伦就‘慎言语’议题给唐太宗举隋炀帝捉萤火虫的例子,意在劝谏唐太宗”错误,张冠李戴。由“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初幸甘泉宫,泉石称意,而怪无萤火”可知,举例的是唐太宗。故选B。
13.(1)孝元帝还不停止讲《老子》,百官都穿着军服听讲,不久城被攻陷,君臣都被囚禁。
(2)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常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会损害陛下的圣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戎服”,名词作状语,穿着军服;“俄而”,不久;“囚絷”,囚禁。每点1分,句子大意1分)
(2)(“乖”,违背;“累”,损害。每点1分,句子大意2分)
14.
①慎所好:国君要谨慎对待自己爱好。
②慎言语:作为位居四海之尊高位的国君,更要谨言慎行。
③慎终:国君治国要慎终如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思想观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挖空练习]
材料一: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人云:‘君犹器(容器)也,人(指百姓)犹水也,方圆(指水的形状是方还是圆)在于器,不在于水。’故尧、舜率(统治)天下以仁,而人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人从之。下之所行(所做的事),皆从上之所好(喜好)。至如梁武帝父子,志尚(崇尚)浮华,惟好释氏(指佛教)、老氏(指道教)之教。百寮(百官)皆终日谈论苦空(都是佛经的要义),未尝以军国典章为意(把……放心上)。及侯景率兵向阙(宫阙,此指京师),尚书郎以下,多不解(懂得)乘马,狼狈步走,死者相继于道路。梁武帝及简文卒被侯景幽(幽禁)逼而死。孝元帝在于江陵,为万纽于谨所围(包围),帝犹讲《老子》不辍(停止),百寮皆戎服(穿着军装)以听。俄而(不久)城陷,君臣俱被囚絷(俘虏)。庾信亦叹其如此,及作《哀江南赋》,乃云:‘宰衡(宰相)以干戈为儿戏,缙绅(士大夫,官绅)以清谈为庙略(谋略)。’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指周公、孔子)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靠)水,失之必死,不可暂(片刻)无耳。”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坐理朝政),欲出一言,即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给事中兼知起居事杜正伦进(进言)曰:“君举(做事)必书(记录),言存左史。臣职当兼修(编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若一言乖(违背)于道理,则千载累(连累,损害)于圣德,非止(不仅)当今损于百姓,愿陛下慎(慎重)之。”太宗大悦,赐彩百段。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言语者,君子之枢机(比喻事物的关键),谈何容易?凡在众庶(庶民百姓),一言不善,则人记之,成其耻累(耻辱)。况是万乘之主,不可出言有所乖失(指失误,不妥)。其所亏损至大,岂同匹夫(指普通人)?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初幸(皇帝驾临某地)甘泉宫,泉石称(符合)意,而怪(责怪)无萤火,敕云:‘捉取萤火,于宫中照夜。’所司(主管部门)遽(马上)遣数千人采拾,送五百舆(车)于宫侧,小事尚尔(如此,这样),况其大事乎?”魏征对曰:“人君居四海之尊(尊贵的位子),若有亏失,古人以为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实(确实)如陛下所戒慎。”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能够)终俭约,上疏谏曰: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受河图,定九鼎意指得到天下),皆欲传之万代,故其垂拱(指无为而治)岩廊,布政(发布政令)天下。然受命之初,皆遵(遵守)之以成治(国家治理得好);稍安(稳定)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因为)居万乘之尊,出言而莫己逆(提宾句,没人违背自己),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淹没)于私情,礼节亏(损毁)于嗜欲故(原因)也?语曰:“非知(知道)之难,行(做)之为难;非行之难,终(坚持到终点)之斯难。”所言信(正确)矣。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左右侍臣说:“古人说:‘国君好比是盛水的容器,百姓好比是水,水的形状是方是圆决定于装它的容器,而不决定于水本身。’所以尧、舜用仁义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仁义;桀、纣用暴虐统治天下,而人们也跟着行暴虐。下边的人做的事情,都是跟着上面人的喜好。至于像梁武帝父子崇尚浮华,只喜欢佛教、道教,官僚们也都整天谈论佛经义旨,不曾把军机要务、法典制度放在心上。等到侯景率兵攻打京师时,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多数不会骑马,徒步狼狈逃窜,被杀死的人在路上一个接一个。梁武帝和儿子简文帝最后被侯景幽禁而死。孝元帝在江陵被西魏万纽于谨包围时,他还在不停地讲论《老子》,官员们都穿着军装听讲,不久江陵城被攻破,君臣都被俘虏。庾信也感叹他们的如此作为,在《哀江南赋》中写道:‘宰相把战争当作儿戏,官吏把清谈当作国家的谋略。’我现在所喜欢的,只有尧、舜的准则,和周公、孔子的礼教,我认为就像鸟有了翅膀和鱼依靠水一样,失去它必死无疑,不能片刻没有啊!”(节选自《贞观政要·慎所好》)
材料二:
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天坐朝理政,每想要讲一句话,都要想想这句话是否对百姓有好处,所以我不敢多说话。”给事中兼起居注史官杜正伦进言道:“君主办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要记录在起居注里。我的职务是兼修起居注,所以不敢不尽忠职守。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也会损害陛下的圣德,所以这不仅仅只会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他一百段彩色绢帛。
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言语是表现君子德行的关键,讲话怎能草率随便呢?庶民百姓,一句话讲得不好,就会被别人记住,遭到耻笑损害,更何况是作为万乘之主的君主呢?君主决不能讲出不妥当的话来。这样做的损害是极大的,(君主)岂能和普通人相比?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刚到甘泉宫的时候,那里秀丽的山水泉石让他称心如意,他却责怪没有萤火虫,便下令说:‘捕捉一些萤火虫到宫里来,以供晚上照明用。’于是,主管部门马上派几千人去捕捉,后来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宫殿两侧,小事尚且如此,更何况大事?”魏征回答说:“人君位居四海之尊的高位,行为如果有所亏失,古人认为如同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陛下的确应该有所警戒啊。”(选自《贞观政要·慎言语》,有删改)
材料三:
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始终坚持勤俭朴素,上疏进谏说:下臣看自古以来的那些开国的帝王天子,夺得天下之后(受河图,定九鼎意指得到天下),都想把他的帝国传给后世子孙千万代。所以他们能够无为而治,布政天下。但是(这些帝王在)刚开始(成为帝王)承受天命的时候,都是遵守(上面)所说的以使国家长治久安,等到国家稍微稳定之后,大多数却违背那些原则,败坏原有的制度。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不是因为身处天子的尊位,说出的话没人违背自己,所做的事别人一定会听从,公道被私情淹没,礼节被欲望损毁的缘故吗?论语上说:“知道理解并不难,难的是做出来,做出来也不是最难的,要始终坚持着做下去才是最难的。”这话说得真的很正确啊。(选自《贞观政要·论慎终》,有删改)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
答案详解
挖空练习
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存仁,辽阳人。崇德元年,始设<设置>都察院,班<排序>六部上,以<>存仁为<任命……做>承政。越<过了>数日,存仁上言:“臣尝<曾经>默察诸臣贤否、政事得失,但不敢出位<越职>妄论列。
张存仁,是辽阳人。崇德元年,开始设置都察院,位在六部之上,任命张存仁为都察院承政。过了几天,张存仁上书进言:“我曾经暗地里观察各位大臣贤能与否,以及处理政事的得失,只是不敢越职妄论高低。
今上创立此官,而以<省略了“之”>命臣。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许诺,答应;附和>其事甚易发奸擿<揭发>伏其事甚难诚<确实,实在>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
如今皇上创立这个官职,并且以此任命我。我虽然愚钝,难道不知道附和众人的意见,这种事情很容易;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这种事情很困难。可是我确实认为如果不这么做,不足以恪尽职守。”
三年正月,存仁疏<上奏章>言:“礼部行<举行>考试,令奴仆不得与<参与>、上前岁试士,奴仆有中式者,别以人畀<送给>①其主。臣等窃谓奴仆宜<应该>令与试、但限以十人为额,苟<如果>十人皆才,何惜以十人易<替换>之?”
崇德三年正月,张存仁上书:“礼部举办考试,命令奴仆不能参加。皇上前年科考取士,奴仆有考中的人,于是另外挑选奴仆送给他们的主人。我们私下里认为应当让奴仆参加考试,只不过限制十个名额,假如这十个人都是人才,为何吝惜另外拿十个人来替换呢?”
是岁<这一年>,都察院劾<弹劾>刑部承政郎球贪污,论<判处>罪;又劾吏部刑部复用赃吏违旨坏法。上嘉<赞赏>纳之。祖大寿守锦州,攻数年不克。
这一年,都察院弹劾刑部永政郎球贪污,郎球被判罪;又弹劾吏部和刑部起用贪赃枉法的官吏、违抗旨意败坏法令。皇上赞许并采纳。祖大寿把守锦州,攻打几年不能攻克。
存仁疏言:“臣睹今日情势,锦州所必争。大寿跋扈畏罪,岂肯轻去<离开>其窟?
张存仁上书进言:“我观察当今形势,锦州是必争之地。祖大寿曾飞扬跋扈,如今害怕被治罪,怎么愿意轻易离开自己的巢穴?
彼所恃<依靠>者蒙古耳,今蒙古多慕化<向慕归化>而来,彼必疑而防之。防之严则思离,离则思变。伏愿以屯耕为本务,率精锐薄<逼近>城,显<明确的>撒蒙古,未有不相率<相继>出降者。”锦州竟克。
他所依仗的是蒙古人,现在蒙古人大多向慕归化,他一定会起疑心而防范他们,严加防范就会有分离之意,有分离之意就会发生变乱。希望把屯田耕作当做要务,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锦州最终被攻克。
顺治二年七月,疏言:“近有民号召为逆,若反形既著<显著,明显>,重劳大兵,莫若<不如>速遣提学、开科取士,下令免积逋<拖欠>,减额赋,使读书者希<渴求>仕进,力田者逭②追呼,则莫肯相从为逆矣。"
顺治二年七月,上书进言:“最近有人号召聚集造反,如果在造反情形明显之后,再加倍烦劳大军(清剿),不如赶紧派遣提学使,组织科举考试选拔士人,下令免去积欠的赋税,减少额定的赋税,让读书人希求入仕做官,耕作的人免受胥吏催租逼役的追赶呼喊,这样他们就不会相从成为逆贼了。”
得旨,谓“诚<确实>安民急务也”,令诸行省皆准施行。六年八月,起授兵部尚书,兼领海防。
得到圣旨批复,认为他的建议“确实是安定百姓的紧急要务”,命令各行省都依此施行。顺治六年八月,被起用为兵部尚书,一并管辖海防事务。
上令疆吏考校<考察>诸守令,以文艺最高下,存仁出按<巡视>诸府县,廉能吏有一二语通晓,即注上考;非然<这样,代指“廉能”>者,文虽工亦乙之。监司请<请教>其故,存仁曰:
皇上命令各地封疆大吏考察所属守令,以文才论高低。张存仁出巡审查辖下各府县,对清廉贤能的官吏,只要文章有一两句话通达晓畅,便注明为上等;对于不清廉贤能的官员,即使文章写得好也排在次等。监司向他请教原因,张存仁说:
“我本武臣也,上命我考校,我第<只是>考实。文有伪,实难欺也,况诸守令多从龙之士,未尝教之,追以文艺校短长,不寒<使……寒心>廉能吏心乎?”九年,卒,谥忠勤。
“我本来是武官,圣上命令我考核官员,我只须考核他们的实绩。文章可以作假,实绩很难欺骗人啊。何况各府县的官吏很多是跟从皇帝打仗(而升迁的),从没教他们写文章,突然以文章来衡量优劣,难道不使廉洁贤能的官吏寒心吗?”顺治九年,去世,谥号为忠勤。
论曰:存仁武臣,改文秩而任<承担>节钺,建树如此。资格固<本来>不足以限人欤?抑<或者>所遭之时异也。
评论说:张存仁是武官,后来改任文职,成为手持节钺的重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天资禀赋不足以限制人吗?抑或是他生逢的时代不同吧。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畀(bì):送给。②逭(huàn):避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
B.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
C.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
D.臣虽愚/岂不知随众/然诺其事甚易/发奸擿伏/其事甚难诚见/不如此/不足以尽职
10.C
句意:我虽然愚钝,难道不知道附和众人的意见,这种事情很容易;揭发隐藏的坏人坏事,这种事情很困难。可是我确实认为如果不这么做,不足以恪尽职守。
“其事”的意思是“这种事”,指前文“随众然诺”,为名词,作“甚易”的主语,又根据后面“其事甚难”,两句结构相同,内容相对,应各自断开,故应在“然诺”后断句,排除ABD。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式,文中指参加科举选拔考试,现代常指符合中国传统的风格或形式。
B.追呼,字面意义是追赶呼喊,文中指吏胥到百姓门前呼叫催租,逼服徭役。
C.文艺,文中指撰述和写作方面的技艺,现代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合称。
D.节钺,字面意义是符节与斧钺,古代常以之授与官员,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
A.“中式,文中指参加科举选拔考试”说法错误。结合“别以人畀其主”可知,“中式”在文中指科举考试被录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存仁能力出众备受重用。朝廷新设立的都察院权力显赫,张存仁被委任都察院要职;后来还被起授兵部尚书等,足见朝廷对他能力的认可。
B.张存仁恪尽职守勤于政务。他被任命都察院承政不久即上书进言,表达尽心履职的决心;后来果然极尽监察弹劾和建议的职分,得到皇上赞赏。
C.张存仁审时度势善于谋划。对固守锦州的祖大寿,他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动态变化,并为如何攻取锦州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D.张存仁建树颇丰却仍留遗憾。原为武官的他改任文职成就了不俗的业绩,然而变乱的世道成为限制他发展的外在条件,时人议论时对此表示惋惜。
D.“张存仁建树颇丰却仍留遗憾”“时人议论时对此表示惋惜”说法错误。结合文中的“论”的内容来看,“存仁武臣,改文秩而任节钺,建树如此。资格固不足以限人欤?抑所遭之时异也”意思是“张存仁是武官,后来改任文职,成为手持节钺的重臣,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天资禀赋不足以限制人吗?抑或是他生逢的时代不同吧”,这是对传主的赞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率精锐薄城,显檄蒙古,未有不相率出降者。
①率领精锐部队逼近城池,明确地晓告蒙古人(向蒙古展示晓谕的文书),(这样就)没有不相继归顺投降的。
①“精锐”,形容词作名词,精锐部队;“薄”,动词,逼近;“显”,明确;“檄”,名词作动词,用檄文告知;“相率”,相继。
②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
②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②“嘉”,赞许;“以”,凭借……的身份;“使”,出使;“因”,趁机,顺便。
14.针对“有民号召为逆”的危情,张存仁的建议体现了怎样的治理理念?请概括说明。
①防微杜渐,扼止叛乱于萌芽之时。
②重视教化,认为开科取士胜过武力镇压。
③施行仁政,轻赋薄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书魏郑公传
曾巩
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是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恨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其君者,其言至深,而其事至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成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为尊亲贤者讳,与此其戾也……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常在于君,美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欤?
(节选自《曾巩集》,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大公至正之道[A]非灭人言[B]以掩己[C]过[D]取小亮[E]以私[F]其君[G]此[H]其不可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郑公,在文中指唐朝政治家魏征,他被封郑国公,“公”是朝廷赐予他的爵位。
B.事,指侍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文武争驰,在君无事”的“事”意思不同。
C.区区,指不重要,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意思相同。
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巩在文中认为后人应该正确地看待直言进谏,明确指出直言进谏不应当被掩饰,应当把直言进谏看作一件好事,如此,后人才会效仿前人。
B.伊尹、周公尽心辅佐君王,因为世人的口头相传,伊尹、周公良相的美名得以流传后世,后人才知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并效法他们直言进谏。
C.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后,看不到他们臣子的谏词,在曾巩看来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
D.曾巩认为,近世为取得小信的人用焚稿来掩饰君王的过错,这会使后人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而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这样做对君王无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是启其怠且忌矣。(4分)
(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4分)
14.唐太宗能够成为前代无人能比的贤君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5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ADG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原文标点为: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掩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
11.[答案]C
[详解]“意思相同”错误,“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区区”指的是自己。
1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是因为“以其书可见也”。
13.[参考译文](1)还将使后代的君主,以为前代没有直言进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
(2)苏武渐渐痊愈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谓”1分,译为“认为”“以为”等;“启”1分,译为“开启”;“忌”1分,译为“忌讳”;句意1分。
(2)“益愈”1分,译为“渐渐痊愈”;“使使”1分,前一个动词,派遣,后一个名词使者;“会论”1分,译为“会同判定”;句意1分。
14.[答案]①唐太宗善于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②有魏郑公这些敢于进谏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挖空练习]
余观(看)太宗常屈(委屈)己以从(听从)群臣之议,而魏郑公之徒(类),喜遭其时(碰上好时代),感(感激)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虽然)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这样)也。则思(想)唐之所以治(太平,治理得好),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比不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史书有载)也。
夫君之使(任用)臣与臣之事(侍奉)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非灭(抹杀)人言以掩(掩盖)己过,取小亮(搏取小信)以私(相当于讨好)其君,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夫以谏诤为当掩(掩饰),是(这)以谏诤为非美也,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美德),而后世不见,则非惟失一时之公(公正),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事情,情况),是启(开启)其怠(怠惰)且忌(忌讳)矣。太宗末年,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渐(渐渐地)不知天下之得失。至于辽东之败,而始(开始)恨(遗憾)郑公不在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什么样)人也?伊尹、周公之谏切(恳切劝谏)其君者,其言至深(深刻),而其事至迫(紧迫)也。存之于书,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删减)而弃(毁弃)之,成区区(小小的样子)之小让(谦让),则后世何所据依(依据)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通“欤”)?桀、纣、幽、厉、始皇之亡,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史官)之遗,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更加)暴(显露)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原则),为尊亲贤者讳(讳饰,隐瞒),与此其戾(相反)也……然则焚稿者非(不对)欤?”曰:焚稿者谁欤?非伊尹、周公为之也,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不正确)也。何则?以焚其稿(指谏言奏章)为掩君之过,而使后世传之,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而必其过(过错)常在于君,美(美德)常在于己也,岂爱其君之谓(提宾,谓爱其君)欤?
[参考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
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的理解是什么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不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谏诤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误以为前代没有谏诤的情况。这是开启引导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于是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对君主恳切地劝谏,言辞极其深刻,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伊尹、周公为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谏诤之事没有载入史册,这更加使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显露于后世。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百师联盟河南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轼启:五月末,舍弟来,得手书,劳问甚厚。比日履兹初寒,起居何如?又承见喻,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太虚未免求,方应求之应不可必。窃为君谋,宜多著书,如所示《论兵》及《盗成》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时事也。但旋作此书,亦不可废应举。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不能即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又有潘生者,作酒店樊口,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数人,皆家善馔,喜作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一笑也。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选自苏轼《答秦太虚书》)
材料二: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名久矣,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人,得非用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然耶?不肖为人所憎,而二子独喜见誉,以二子为妄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又大不可也。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直可笑也。妄论利害,谗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轼每怪时人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如此,愈非其实。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足下又复相推与,甚非所望。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无乃闻其声不考其情,此事非相见不能尽,先生必喻此意。
(选自苏轼《答李端叔书》)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既及A进士B第C贪得D不已E又举制F策G其实何H所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启,用于书信开头,与《孔雀东南飞》中“堂上启阿母”的“启”意思不同。
B.见,用在动词前面称代自己,与《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用法相同。
C.其实,文中指“我的实际情况”,是两个词语,与现代汉语中“其实”的用法不同。
D.往往,到处,处处,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是苏轼写给秦观的一封回信,记述了自己近期的生活情形与精神状态。
B.材料一中苏轼劝导秦观要写一些见识高超、有实用价值的文章,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科考。
C.材料二中面对李端叔对自己的赞誉,苏轼认为这不过是黄、秦二人虚妄之言所致,体现了他的谦逊。
D.苏轼因言词而获罪,这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给李端叔的回信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寄示诗文,皆超然胜绝,娓娓焉来逼人矣。
(2)因以为实能之,故至今坐此得罪几死,直可笑也。
14.这两封信写于同一时期,但因为对象不同,秦观为其门生、挚友,李端叔时与苏轼刚刚交往,故苏轼在文中流露的情感也有差异。请以两封信中苏轼对游历山水的不同态度为例,分析两者的不同。(3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CEG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如下: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
1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里的“往往”意思是“常常”。与《项脊轩志》中“往往而是”的“往往”(到处)意思不同。
12.[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科考”理解错误,原文没有这个意思。
13.(1)(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心魄的力量。
(2)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能做好,所以到现在因此获罪几乎死掉,实在是可笑啊。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评分参考:关键字“示”“胜绝”“娓娓焉”各1分,句意1分。第(2)小题评分参考:关键字“以为”“得罪”“几”各1分,句意1分。
14.①《答秦太虚书》向对方倾谈山水之美、与当地友人关系亲密,将窘迫的生活写得从容自然,意在宽慰友人之关切。
②《答李端叔书》以饱含辛酸的自得其乐,劝李端叔不要再加推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评分参考:3分,答出1点2分,答出2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挖空练习]
材料一:
轼启:五月末,舍弟(我弟弟)来,得手书(你亲手写的信),劳问甚厚(深厚)。比日(近来)履(相当于进入)兹初寒,起居何如?又承见喻(告诉我),中间得疾不轻,且喜复健(健康)。寄示(给……看)诗文,皆超然(高超的样子)胜绝(美妙到极点),娓娓焉(形容词词尾,于然同)来逼人矣。太虚未免(免不了)求(求仕),方应求之应不可必(必定,指实现愿望)。窃(私底下)为君谋(谋划),宜多著书(写书),如所示《论兵》及《盗成》等数篇,但似此得数十首,皆卓然(见识高超)有可用之实者,不须及(论及)时事也。但(只是)旋(转过来)作此书,亦不可废(废弃,停止)应举。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有蜀人王生在邑中,往往为风涛所隔(阻隔),不能即(立即,马上)归,则王生能为杀鸡炊黍,至数日不厌(厌烦)。又有潘生者,作(经营,开)酒店樊口,棹(划船)小舟径至店下,村酒亦自醇(醇厚)。岐亭监酒胡定之,载书万卷随行,喜借人看。黄州曹官(官署里官员)数人,皆家善馔(会做吃的),喜作会(举行宴会)。太虚视此数事,吾事岂不既济(成功,此指过得去)矣乎!展读至此,想见掀髯(捋着胡子)一笑也。岁晚苦寒,惟万万自重。夜中微被酒(酒喝多),书不成字,不罪不罪!
材料二:
轼顿首再拜。闻足下(对对方的尊称)名久矣,足下才高识明,不应轻许与(赞许)人,得非(莫不是)用(采用,听信)黄鲁直、秦太虚辈语,真以为(认为)然耶?不肖(谦称自己)为人所憎(憎恶),而二子独喜见誉(赞扬我),以二子为妄(胡说,也指口味不对)则不可,遂欲以移之众口(众人之口),又大不可也。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应付科举,应试)而已。既及(考中)进士第,贪得不已(停止),又举制策(意思是皇帝有事书之于策(竹简)以问臣下。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其实(我实际上)何所有?而其科(指制策科)号为(称作)“直言极谏”,故每纷然(杂乱的样子)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应和)其名耳。人苦(苦于)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于是)以为实能(实际上能做到)之,故至今坐(因为)此得罪几(差点儿)死,直(实在)可笑也。妄论利害,谗说(乱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轼每怪(惊讶)时人待(看待)轼过重,而足下又复称说(称赞)如此,愈非其实。得罪以来,深(深深地,努力地)自闭塞,扁舟草履(作动词),放浪(放浪形骸)山水间,与樵渔(樵夫渔民)杂处(处在一块),往往为醉人所推骂(推搡诟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足下又复相推与(赞扬),甚非所望。足下所见,皆故(过去的)我,非今我也。无乃(恐怕)闻其声不考(考查)其情,此事非相见不能尽(说尽),先生必喻(明白)此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苏轼启:五月底,我弟弟来到这里,(从他手中)得到你写给我的信,(你)慰问的情谊十分深厚。近来天气进入初寒季节,你生活得怎么样?又承蒙你告诉我,你中间有段时间得病不轻,暂且使人高兴的是你又恢复了健康。(你)寄给我看的诗文,都十分高超,美妙到极点,娓娓道来而有一种逼人的力量。太虚你免不了要去求官位俸禄,将要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追求,参加科举考试不一定能实现愿望。我私下替你考虑,应该多写书,像你给我看的论兵和论盗贼等几篇文章就很好,就像这样写它几十篇,那就是见识高超又切于实用的,但不必涉及当今的时政。只是你转过来写这类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停止参加科举考试的准备工作。我住处的对岸武昌,山水美妙到了极点。有位老家在蜀地的王生住在城里,我过江后常常因为风涛阻隔,不能马上回家,王生能为我杀鸡煮饭,甚至几天他都不厌烦。又有一位潘生,在樊口开有酒店,可以划船直接到他店旁,虽是乡村酿的酒,也是味醇汁。岐亭监酒胡定之,随行带有万卷书,喜欢借给人看。黄州官署的一些官员,家家都会做吃的东西,很喜欢举行宴会。你看这些情况,我的生活难道不是已经过得去了吗!你打开信纸读到这里,我想象得出你一定笑得须髯都会抖动起来。年底天气十分寒冷,希望你万万自己多加保重。夜里酒喝得多了点,字写得不像样子,不要怪罪,不要怪罪!
材料二:
苏轼顿首再拜。我听说足下的名字很久了,先生才华横溢、见识高明,不应该轻易赞许一个人,莫非您是采纳了黄庭坚、秦观这些人的话,您真以为是这样吗?我被别人憎恨,可是唯独这两个人喜欢赞扬我,如果认为这两个人的口味不对那样是不行的,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口味强加为众人的口味,又更加不行了。我年少时读书写文章,不过专门为了应对科举罢了。进士及第之后,又贪得无厌,去考制策,我实际上有什么才能?制策科号叫“直言极谏”,所以我常常纵论古今,评论是非,不过是来应和这个科名罢了。做人苦于没有自知之明,我已经得到了这个官,于是就认为自己真的能做好,所以到现在因此获罪几乎死掉,实在是可笑啊!虚妄地谈论为政的利害得失,这正是制科人的不良习气。我常常惊讶于现在的人们过于看重我,现在您又像这样称赞我,这就越发不是我的真实情况了。获罪以来,我努力地封闭自己。常常穿着草鞋,驾着一叶扁舟,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与乡野的樵夫渔民一起,常常被路上碰见的醉汉推搡诟骂,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很高兴自己渐渐不被人认识了。(在这种情况下)您又开始来赞扬我,这特别不是我期望的。先生知道的都是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恐怕是只听到我名声没有考察我的实情,这件事不当面讲不能尽言其详,一定要明白我的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