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月正圆
文/任志民
晓雾初开,清辉洒落,望晨之月,恰若圆盘高悬。今日周一,起身如常,走在赴单位的府前街,仰望长空,一轮圆月挂在电视塔的右上方,但见月华如水,倾泻于天地之间。此情此景,令我情不自禁忆起古人咏月之诗篇,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情愫。
月,自古便是诗人墨客之挚友。诗人李白曾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朝之月,虽非中秋之夜,却同样圆润皎洁,引人深思。我伫立在杨柳青广场,凝视此月,不禁遐想联翩。
想那古代,月下诗人,把酒欣看,对月吟诗。今朝我辈,虽无酒相伴,却有月相照,亦足以慰藉心灵。月,乃天地之精华,宇宙之灵光。其光华虽不及日耀眼,却以其柔和、静谧之态,抚慰着众生之心灵。
月圆之夜,古人常寄情于月,以之为媒,传达思念之情。今朝之月,虽非特定之佳节,却同样能勾起人们内心深处之情感。或思乡,或怀人,或感怀世事,月皆能为其媒介,传递那份难以言表之情愫。
我翘首观月,亦有所感。想那月宫之中,嫦娥仙子独舞翩翩,玉兔捣药,吴刚捧酒。此等神话传说,虽为虚构,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之向往与追求。待问月圆,亦如那月宫之门,悄然打开,让人们得以一窥其中之奥秘。
月,它是诗人墨客之挚友,亦是凡人心灵之慰藉。生活于尘世之中,人们往往为名利所困,为琐事所累。而月,却以其超然、脱俗之态,静静地注视着一切,不为尘世所染,不为名利所动。观月度己,亦能从中汲取一份宁静与超然,让心灵得以片刻之宁静。
月圆之夜,更是思绪纷飞之时。我凝视此刻圆月,虽迎风岁寒三友,心中涌起无尽之思绪。想那过往岁月,那些或喜或悲、或浓或淡之回忆,皆在此刻涌上心头。月,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内心深处之情感与惆怅。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之圆缺,乃自然之规律,亦如人生之悲欢离合。今朝之月虽圆,却亦有缺;人生虽美,却亦有憾。然当以豁达之心,面对生活之种种,不因月缺而感伤,不因人生之憾而沮丧。
月,我愿他是夜空之装饰,其实是我心灵之寄托。我欣赏其圆润皎洁之美,更为从中汲取一份力量与勇气,在纷繁复杂之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超然之心,不被名利所困,不为琐事所累。
今早月正圆,吾辈心亦圆。愿生活如月圆之夜,虽偶有阴晴圆缺,却总能保持一颗宁静、豁达之心。愿人生如月华般柔和、静谧,照亮前行之路,温暖心灵之港。
再观月,亦观己。如月般,无论世间如何变迁,我都能保持那份纯净与美好,那份宁静与超然。生活如月圆之夜,充满温馨与希望,无论未来如何,都能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心情激动,作诗一首,记录此刻。
《今早月正圆》
今晓清辉洒碧天,早霞未散月犹圆。
寒光岂惧晨光掩,冷韵偏宜宿霭连。
独对冰轮思旧事,静怜瘦影念流年。
圆亏莫叹阴阳事,且看乾坤亿万年。
这首诗首联描绘的是今早月亮在清辉洒落时仍处于圆的状态,此时早霞还未完全散去。颔联写月亮的寒光并不害怕被晨光掩盖,其清冷的韵味与昨夜残留的云雾相连。颈联写独自对着月亮思念往事,看着月影感怀流逝的岁月。尾联则是表达不要叹息月亮的圆缺这种自然的阴阳变化,应该以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宇宙天地的永恒流转。
“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正如本地作家周童今天早晨微信圈里的感言:“无数个月亮,总有一个是你心里的。早起,看窗外,月如盘,月圆人团圆,愿见者好运常伴。”
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