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学书堂:细说汉字 |闻

文摘   2025-01-17 09:57   江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个“闻”字原为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面朝右的人形,人的头上有一只大耳朵,这就突出了“听”的意思。②是战国印文的形体,变成了外声内形的形声字,仍为“听”意。③是小篆的写法,与印文相似。④是楷书繁体字。⑤为简化字。

 

《说文》:“聞,知声也。”“闻”的本义为“听见”,如《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所谓“荒鸡”,就是半夜呜叫的鸡,古人以此为不祥。《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楚歌。”由“听见”可以引申为“知识”、“见闻”,如《史记•屈原列传》:“博闻强志。”这就是说: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又很强。

 

“闻”有一个后起的假借义,当“嗅”讲,如李商隐《和张秀才落花有感》:“扫后更闻香。”现在仍说“用鼻子闻一闻”。

 

“闻”读作wèn,那是“声誉”、“名声”义,如《诗经•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大意是:好的声誉好的名望。

 

请注意:“闻”与“听”在古代是有区别的。“听”是听的行为,“闻”是听的结果。《大学》中有“心不在焉,听而不闻”的话,可见“听”、“闻”有别。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甲骨文闻为会意字,“象人跽而以手附耳谛听之形”(李孝定语);西周金文形体发生讹变,为了追求字形的平衡,而将耳与身体割裂开来,置于其右,人形之上又增加装饰性符号春秋金文或加足趾形,与女旁相似战国文字有所省减,或省耳、或省人形,《汗简》之古文应由战国文字演变而来。战国时期闻又另造形声字,或从耳、昏声,与《说文》古文相合或从耳、門声,沿用至今。本义是听到,听见。《合集》2421:“庚子卜,永贞,妣己闻? 《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引申为被听到,即达到,传布。《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又引申指使听到,即报告。《合集》13651:“有疾齿,父乙唯有闻? ”又引申为闻名,著称。由此引申为名誉,声望。作名词,又指听到的东西,“见闻”主要指知识。又引申指传闻,事迹。闻又指用鼻子嗅气味。听与闻是动作与结果的关系。《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秦晓华)


——李学勤《字源》

来源:汉典文化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