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家校难题
构建协同机制
11月15日上午,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主题为“家校社难题破解与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机制暨家庭教育成果展示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召开。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副处长张代龙,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四级调研员张燕,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郭鸿出席。北京市各区中小学家庭教育负责人、方家胡同小学师生及学生家长代表近120人现场参加,北京市各区中小学主管家庭教育干部及教师近1100人线上参加。
大会主持人
赵澜波
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
在研讨会上,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作为承办方,积极展示了学校在破解家校难题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方家胡同小学家校工作负责人、班主任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围绕“家校社难题如何破解”等内容进行圆桌对话。
学校还正式成立了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学生权益维护中心,旨在更好地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家校和谐共育。
此外,活动还邀请了来自不同学区的3位教师,分享了校家社协同教育的机制成果,展示了各自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宝贵经验。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郭鸿书记以《共谋、共建、共生:开放的区域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成果报告》为题,介绍了东城区协同育人机制成果。
海淀区清河学区管理中心的邱丽娜老师以《共研共享共建:学区创新家校社三方共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学区范围的协同育人经验。
门头沟区黑山小学的赖妙琼老师以《构建“四型家长”体系,探索新时代家校共育有效策略研究成果报告》为题,分享了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果。
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清华附中昌平悦府小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3所学校的学生家长代表以“始于家庭,不止家庭”为主题分享了家庭教育的优秀成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原所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兼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吴安春进行点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进行点评,并对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未来面对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张燕委员在致辞中表示,在市区领导和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各学校不懈努力,东城区在创新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格局、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取得了一些成效。未来,东城区将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推进教联体建设,不断破解家校社难题,开创区域协同育人事业新局面,合力赋能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
张代龙副处长肯定东城区协同育人机制成果,并就下一步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要积极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教研体建设;三是要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时效;四是进一步探索、创新、总结家教社协同育人工作经验。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附属方家胡同小学在推动校家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也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小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家校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德育研究中心 赵澜波
方家胡同小学 李雅涵
图片:张博华
图文编辑:靳永新
责任编审:周芳
总编审:杨毅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精彩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