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无界影像】对话高原《1994 红磡 2024》

乐活   2024-11-15 20:50   福建  

展览


EXHIBITION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无界影像


“无界影像”单元呈现多元文化和视角的碰撞,本单元的三个展览分别呈现摄影家高原、罗冬和黎晓亮的作品。


时值“摇滚中国乐势力”红磡演唱会三十周年之际,展览《1994 红磡 2024》呈现了高原拍摄的这场中国摇滚盛会的台前幕后,以及那个时代摇滚音乐人的精神面貌,展览由刘畅策划。



 1994 红磡 2024 



艺术家:高原

策展人:刘畅


展期

2024.11.29-2025.1.12


主场馆

▷ 集美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12号楼

▷ 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商业中心2号楼三层


指导单位: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联合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法国阿尔勒摄影节、超媒体

鸣谢: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

首席合作伙伴:香奈儿

席影像伙伴:vivo

首席发现官:小红书摄影

机构合作: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骆伯年艺术基金会

合作伙伴:NOA HOTEL XIAMEN、七尚酒店、法国之光葡萄酒集团有限公司、林秉记

场地支持:集美发展集团 


‼️ 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于11月29日 12:00向公众开放


关于展览

《1994 红磡 2024》


1994年时,文化上的认同、个体意识的觉醒,都让90年代中期的北京极富创造力。我所经历的红磡,是一场普通的演出,是众多形态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群年轻人,在四分之一世纪前,做的一场值得怀念的梦。”

—— 高原



1994年12月17日香港 、红磡、晚上8点

窦唯、张楚、何勇以及作为嘉宾演出的唐朝乐队以特殊渠道抵达香港,他们在红磡体育馆表演了一场名为“摇滚中国乐势力”的演唱会,这一演唱会被认为是中国摇滚乐⻩金时代的旗帜,也是时至今日中国摇滚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演唱会之一。在舆论的驱动下,把这些年轻的音乐人推上了⻛口浪尖。百度百科上是这么描述的:“现场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和近万名香港观众。在此之前他们很少有机会亲眼目睹来自北京的新音乐⻛采,而在香港这个中国人的娱乐重镇中,红磡体育馆向来被视为偶像与巨星的舞台。在那天的演出上,高原记录了异常平静的窦唯、一贯忧都的张楚,以及一个极其气愤的何勇。”
......

2024年,艺术家高原带着记忆和好奇再去看看老友们三十年后的样子。也希望通过再次探寻这些创造历史时刻的音乐家们作为切入口,看看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纪念这场梦,或者再做一场梦。时间不会停留,30也会继续。那就继续开始。(文/刘畅)


艺术家专访

INTERVIEW



Q1

● 您的展览《1994 红磡 2024》呈现了一场三十年前的演唱会,而这场演唱会被誉为中国摇滚巅峰时刻,请问是什么契机令您可以跟拍这场演唱会?



当时我是魔岩唱片的工作人员,随行负责记录这场由滚石唱片旗下魔岩唱片主办的演唱会。从北京出发,跟随整个团队一路到香港红磡,再返回北京,全程随行记录了演出及幕后场景。这次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也让我见证了中国摇滚的一个重要时刻。


高原,《演出开始前接受香港媒体采访》,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2

● 您始终在非常近的距离内拍摄对象,我想起罗伯特·卡帕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您认为近距离的拍摄将带给作品怎样的影响?而您又是如何做到与被摄者离得足够近?



最初我并没有刻意去追求近距离,只是喜欢记录身边的朋友和有趣的场景,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更能捕捉现场的生动氛围。罗伯特·卡帕的话确实道出了其中的精髓——近距离的拍摄可以让画面更具感染力,拉近观众与拍摄对象的距离。


至于如何做到与被摄者保持距离,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是朋友,彼此信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靠近,更是情感和关系上的亲密,使得他们在镜头前自然放松。这也同时给到被拍者们一个窗口,让他们可以抛开舞台上的形象,通过照片更多地表达自我。


Q3

● 作品不仅记录了台前演出,还有幕后百态。可以从展出的图像作品中分享您下印象较深刻的场景吗?



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是大家在罗湖海关排队的背影,那个瞬间,每个人都背着大包小包,满怀期待地走向一个新世界。参演的大部分人还没有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演出的经验,所以都很重视这场演出,比如何勇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每天排练,希望可以表现出最好的一面。但那时我们并未想到,多年后这场演出会被誉为“中国摇滚的巅峰之夜”。


高原,《在深圳罗湖过关》,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4

● 在作品《“摇滚中国乐势力”参演人员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出结束后退场》(下文中简称《退场》)中,我注意到“退场”一词与您的书《返场》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关联,似是象征某种共同记忆的“退”与“返”。这张作品同时也选做了海报图,在今天当您重新看这张作品时,对于您的意义是否有所变化?



最初拍摄这张《退场》后,底片便交付给了公司。直到几年前,我的一位同事在搬家时偶然翻出一箱旧资料,这才把底片还给了我。这让我在25年后第一次重新审视这些作品。


如今再看这张作品,感觉比当时多了几分悲壮,因为照片中有的人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有的人已经离世,也有的人不再来往。相比之下,当年拍摄时的心境单纯得多,只是觉得演出结束后可以庆功了。是时间赋予了这些照片新的情感,也让意义变得复杂。


高原,《“摇滚中国乐势力”参演人员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出结束后退场》,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5

● 当我在对比演唱会录像和您的图像作品时,感受到一种超出媒介本质的差异感。譬如何勇在录像中是激情澎湃的状态,但您却拍出他诗人般的气质。这种差异感您认为是缘于什么产生的呢?



我想这是因为图像受到了我本人的影响。作品是我的审美、思想的一个出口,即便我拍摄的人物、场景是真实的,但我只是借他们表达自我。而人们在演出视频中看到的一面与照片中的另一面,也不代表这个人的全部,照片是会骗人的。


高原,《何勇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彩排瞬间》,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Q6

● 在您以往的展览中,展陈方式以图像的单独排列为主,本次展览的图像作品却以拼贴形式展出。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形式呢?



策展人刘畅带给我许多有突破性的想法,我希望通过新的呈现方式让展出效果在视觉上有更强的冲击感。本次展厅的墙面高大宽阔,我认为贴满拼贴的黑白照片效果会很震撼。我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就如同我只会为感兴趣的画面按下快门。


Q7

● 本次展览还将首次展出您的视频作品,可以分享下创作背景吗?




视频作品记录了在演唱会30年后,我走访那些参演人员去看看他们如今的生活状态。这次视频的记录全程用手机拍摄,我想这也是时代变迁的象征——30年前用的是全手动机械相机,现在则是用智能手机,岁月改变了摄影器材的科技,也改变了我们。但在众多改变中,我们从青少年时期至今的友情却未曾改变,这令我感到奇妙。红磡演唱会结束了,但我们仍在延续,这也是此次视频作品的另一个意义。


Q8

● 您的展览与出版的书籍都会让观众、读者一次次重新关注到一个文化群体在上个世纪的青春岁月,为什么会始终致力于这件事呢?



可能因为那时只有我在记录摇滚群体,所以人们也只看到了我的作品并误以为我只限于此。其实除了中国早期的摇滚乐队,我也一直在关注并拍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群像也象征了那个时代的某一面。


高原,《唐朝乐队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演出》,1994年。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我的印象中,那时大家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接收着外来文化并结合自身思想产出作品,许多实验性的艺术也在那时产生,大众的包容度也比较高。所以我希望通过展览和书籍,让观众和读者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朝气和真诚,也唤起我们共同的回忆。


采访|林墨琛

撰文|林墨琛、黄和(实习生)
排版|魏   婕


艺术家

ARTIST

高 原

Gao Yuan


高原,中国内地摄影师、作家、首饰设计师、陶艺家,当代最富传奇的女性摄影师之一。作为摇滚圈知名女摄影师,高原这个名字具有一定的标志性。她曾是出现在老狼MV《恋恋风尘》中举着相机的那位青涩女孩;她也曾是摇滚音乐界旗帜性、最年轻有为的摄影师,被业界认为是最有才华的女摄影师。


高原的相机记录了从上世纪开始到现在几乎所有重要的中国摇滚音乐事件和人物。直至今日,高原依然没有停止对音乐和摄影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摄影见证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摇滚历史。对于高原来说,摄影已经融入她的骨髓,是她一辈子的精神财富。代表作品:《把青春唱完》《红磡1994》《返场》。影展:《闪现·记忆》《自在生长》《把青春唱完》《生逢灿烂》。


策展人

CURATOR

刘 畅

Liu Chang


导演,策展人

阿那亚戏剧节策划

候鸟300发起人、艺术总监


2024集美·阿尔勒

  相关阅读  


官宣|2024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北京新闻发布会

活动|专家见面会&特设“最佳作品集”奖项

游学|陈荣辉&弗朗索瓦:如何持续摄影实践与创作

官宣|2024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揭晓

招募|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创作营

展讯|年度阿尔勒《地心游记》

展讯|年度阿尔勒《新农夫》

展讯|年度阿尔勒《日常巴洛克(2014-2019)》

展讯|年度阿尔勒《扬起尘土》

展讯|年度阿尔勒《电子遗产》

展讯|发现奖《阚辛个展:新天使》

展讯|发现奖《郑安东个展:如何(未)命名一棵树》

展讯|发现奖《贾煜个展:陌生人》

展讯|发现奖《徐喆个展:寻金记》

展讯|发现奖《王凝慧个展:地球朝太阳坠落却擦肩而过》

展讯|发现奖《程晓敏个展:向水之洞》

展讯|发现奖《罗玉梅个展:客途秋恨第二现场》

展讯|发现奖《马琼珠个展:形状之鸟》

展讯|摄影季特典《浮光:骆伯年的摄影探索》

展讯|中国律动《多么希望你在这里》

展讯|群岛计划《大社托邦:共同编织的生活》

展讯|中国律动《多么希望你在这里》

展讯|群岛计划《大社托邦:共同编织的生活》

活动|GR Walk x 群岛计划:与理光城市艺术漫步

展讯|小红书心动摄影展:无意识的眼睛

上下滑动⥮


第十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今年步入第十届,将于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1月12日在厦门举办。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是厦门市集美区与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合作的文化艺术交流项目。自2015年创立以来,摄影季以开放、多元的姿态汇聚全球优秀影像作品,不断带来最新的国际视野,并且大力支持华人影像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策展,推动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广泛传播与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声。迄今为止,集美·阿尔勒已成功举办了300余场来自中国、亚洲及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精选的展览,呈现了超过700位艺术家的作品,并组织了800多场公众活动,累计吸引超过50万观众。


今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展出23场展览,呈现来自法国、西班牙、德国、印度、日本、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艺术家共计2000件作品。其中包括:精选自法国阿尔勒摄影节的5场展览,呈现了热门的AI话题到建筑景观、环保等主题的丰富创作;聚焦摄影大师深濑昌久及骆伯年作品展,邀请观众共睹顶级摄影艺术家风采;3场无界影像单元展览,呈现来自音乐和影像等不同领域创作者的多元视角;通过8场发现奖单元展览及1场中国律动群展,挖掘和展示华人影像创作者;1场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群展,发现和培养中国青年影像策展人和研究者。本届摄影季也携手展出vivo影像加作品展和小红书心动摄影展,联动呈现来自全球影像创作者的作品,鼓励贴近日常生活的影像创作。


备受瞩目的两大奖项,与小红书摄影共同发起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和与香奈儿共同设立的“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将于开幕周期间揭晓新一届得主。“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持续10年秉持挖掘和推广华人影像创作者的宗旨,今年入围艺术家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除奖项评选外,开设公益策展课程“影像策展创作营”,将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前夕启动,以主题演讲、小组学习、在地实践等方式展开,作为培养中国新晋策展人开辟新的路径。


今年,集美·阿尔勒将更加关注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探索摄影艺术与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联结,第十届集美·阿尔勒不仅作为一个国际影像艺术的展示平台,也通过“平行展”及“群岛计划”联结本土艺术、文化。


集美·阿尔勒开幕前夕直至展览结束,由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等行业专业人士,带来高校巡回讲座、影像策展创作营、专家见面会、对谈、工作坊、艺术家导览、表演及游学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将为广大观众带来多元的艺术体验,创造难忘的“因为摄影的相遇”。

<上下滑动查看 >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当代摄影艺术的民间机构,由中国当代著名的摄影艺术家荣荣和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夫妇于2007年6月共同创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展览、讲座、教育、图书出版、艺术家居住计划以及各种独立项目和活动,致力于构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领域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与国际交流平台。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拥有南北两个空间:一个位于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村,另一个位于中国南方城市厦门的集美区杏林湾。除艺术展厅外,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还设有+3画廊、影像制作部、摄影图书馆、摄影教育部和摄影主题书店。



2024集美·阿尔勒

三影堂北京正在展出

合作展览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关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即时收取三影堂的展览、课程讲座和活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