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都起床晚,可以赖床,偷偷懒,雇了人了就得学会自己放手好多事情,明年即使我出去几天,也不影响发货。
年前总是会忙点,可是过年也要休息三个星期不发货的。
今天做了糯米船,不销售的,只是自己吃的,需要用烤箱烤,家庭版的烤箱一次也只能烤20个不到,250克左右,这样的没有办法销售的。很好吃的,又酥又脆。
各种美食也是治愈系,特别是各种甜点类的,如果戒糖,皮肤肉眼可见的好,可是戒糖太难了,首先米面都含有糖份的,完全戒糖不复合我们的饮食习惯。
最近心情很放松,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我还是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对一切事情释然了,心态会更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段话深以为然:什么叫配得感教育?
妈妈可以告诉孩子,累了可以打车,热了可以开空调,出门旅行高铁的商务座和一等座都可以选择。千万不要因为买车厘子的钱可以买一箱苹果就放弃对车厘子的品尝,买不起一斤半斤也可以。喜欢了很久的东西可以自己攒钱来买。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因为花钱有负罪感,你配得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但这一切都需要你付出努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价值,每一次努力学习,每一次认真工作,都是在为你理想的生活添砖加瓦。
不要抱有不牢而获的幻想,只有脚踏实地的付出,才能让你心安理得的享受成果,并且这份通过努力换来的美好,会更加持久和珍贵。所以大胆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对自己好点,你值得拥有这世间的一切美好。
看到这段话,我想起来了小时候的往事,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溺爱是大半个村子都知名,要什么买什么,物质生活比别人家孩子好太多太多。
别人说我妈你呀就是惯孩子,多贵的都舍得买。
我妈会自然而然的说:这些东西就是让孩子尝尝,贵了可以少买点,至少她吃过。
有个和我同龄的女人,她家是石家庄市里的,她在省会长大的,同龄人会说起来儿时候的事情。
我一脸懵逼,你在市里长大的,吃的这么差吗?过的这么苦?
她说我们同龄人都这样呀!你在村里呢?
然后我说小时候的各种吃食。
她也惊讶,你小时候竟然吃的这么好。
很多人都觉得在村里长大的,日子一定过的很苦,其实不然。甚至有些陌生的网友私信农村长大的苦难。
可是我无法共情,我并没有吃过在村里长大的苦,相反我的童年很快乐,天天爬树、掏鸟窝、捅马蜂窝、和一群孩子疯玩。并没有感觉到生长在农村是一件多苦的事情,田间的农活我又没干过,农村的日子又有多苦!
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总想自己有能力了去弥补童年缺失的!
可是我的童年并没有任何遗憾的,这一切都是感恩父母对我的慷慨。村里五天一个集市,一遇到大集我能买个遍,啃着猪蹄,吃着烧饼卷肉引来一众小孩的羡慕,什么吃的都是随意买的呀!
我觉得也是童年父母对我的慷慨,才能养生我豁达的性格,不会心穷,不会抠抠搜搜的小家子气。更懂得如何爱自己。
长大以后也要面对一个人的风风雨雨,但是心态从来没有输过,摔倒了也能爬起来,养成了一种无畏的性格。
也有网友留言:一个人过的挺苦吧?
一个人为什么就很苦呢?我没有感觉自己过的是苦日子。
人你不要总是自爱自怜的活着,总把“苦”“难”这些挂在嘴边,这样就没有意思了,还有什么向上的动力呀。这样说带走了自己所有的好运气。
人的幸福标准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中庸的说法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你总是盯着比你有钱的,羡慕人家的一切,你永远无法快乐。
如果你的生活模式是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你也无法快乐。
我认为的幸福就是:一直往前走,我无法超越别人,但是可以超越自己。我想要的,就要努力争取,如果试的勇气都没有,会留有遗憾。
试过,努力过,余下的就是顺其自然的不强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要感受不同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