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构和铁锈带给我们的回忆

文摘   生活   2024-10-08 20:22   上海  




潜构和铁锈带给我们的回忆

学不完的潜构  除不完的铁锈

——潜艇兵箴言

 文/杨太平


 凡是当过潜艇兵,没有谁不知道“学不完的潜构,除不完的铁锈”这句话的。在训练团结束新兵入伍训练两个月后,专业课第一门就是《潜构》,记得是一位山东籍老教员用浓重的胶东话,向我们传授这句话的内涵,初时并不理解其深意,随着课程的深入,直至后来上艇的岁月,这句话如同一块橡皮膏药,紧紧的贴附在了身体上。
 
1984年的潜校教材,是部队正规化建设刚刚起步的产物,尚遗留着WG气息。大16开本,粗糙的蓝封面,红黑的字体,由部队印刷厂自己印制。我们这些新兵刚刚脱离地方高中,进入到军事学校学习,虽然是初级课程,但专业性很强,好在大家都比较努力,基本上没有拖后腿的。
 
说实话,《潜艇结构》这本书很难掌握,特别是不属于自己专业范围的,兴趣又不大,敷衍的多,所以我直到最后考试,也只是熟悉了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高中低压气系统、海水淡水系统、燃油滑油系统、通风系统、损管系统等,书本上都是用红黄蓝绿代表各系统布置的,密密麻麻、繁繁复复,如同迷宫一般。
 
上艇后,真正接触了这些系统,你就要一根一根管子从头到尾的捋一遍,不能怕复杂,更不能躲懒,必须清楚某个部位、某个阀门的位置和作用。当然,你是舰务就清楚压缩机的那一套,同时还要熟知制冷通风的全过程。你是电工就清楚蓄电池舱的串联,也熟知全艇供电系统的分配。你是轮机就清楚如何调配柴油、如何使用压舱淡水......这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全体系。
 
这里看不出谁是领导谁是兵,这就是潜艇人真实的写照,刮铁锈、刷油漆、钻水柜,还有什么不能干的呢?

学潜构要图纸与实际相配合,能结伴学习最好。两个人,一个拿图纸一个摸管道,有疑问了就对比研讨一下,这样记忆深刻。我1985年在大榭上艇初期,与舰务的周达文一组,他是浙江江山人,非常聪明,后期专门去俄罗斯接“基洛”艇。我们下到艇里一钻,从指挥舱开始,进行前后摸排。大大小小的阀门,什么供气阀、供水阀、减压阀、均压阀、放水阀、船舷阀等等,用了差不多20天时间,才通过“老机头”的考试。而其他战友有的最长花了一个月,方才陆续通过艇内更的考核。
 
潜艇除锈是一项经常做的基础性工作,一般在码头进行,由水手长具体负责。码头附近有指定的仓库,屯放着油漆、砂纸、毛刷、钢丝刷、破旧工作服等专用装备。仓库不大,墙体和屋面甚至连木门都是统一的蓝灰色。我们艇的水手长冯子弟同志,就像《白毛女》里面的管家穆仁智一样,腰间拴着叮当作响的钥匙,每次都很神圣的打开那道门锁,就差嘴里念叨“芝麻开门”了......
 
33型潜艇的排水量有1800多吨,艇长接近77米,吃水超过5米,它采用的是屈服度很强的专用钢材,但偌大个躯壳终日与大海为伴,风吹浪打、日晒雨淋,时间久了出现锈蚀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潜艇兵就保持着一项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除锈。
 
潜艇在码头上除锈,一般要做横倾,纵倾几乎不做,即使特殊情况需要做,幅度也是很小的。做横倾是从靠近码头的一侧开始,一侧做完再做另一侧,使用高压气站吹除左侧或右侧水柜的海水,待达到所需横倾位置,停止供气,关闭水柜海水阀即可。横倾后,船舷水线以下会暴露出来,附着在艇体的海藻、海蛎子一览无余。这时需要使用撇缆绳在流水孔吊起木板,从艇艏至艇尾依次排开,有时也采用两三块木板转移的方式,从中间向两边分开进行。
 
木板捆扎稳妥后,战友们就换上工作服开始工作,若是冬季,就穿上岸勤退下来的旧棉衣。潜艇除锈用的是一种特制的小铁锤和小铁铲,铁锤一头尖一头扁,尖端用来敲击顽固的锈蚀,扁头用来敲击面积较大的锈斑;小铁铲可以两只手使用,来回运动可以清除锈蚀不太严重的地方。船舷两侧水线下主要是水藻苔鲜和贝类等附着生物,用弯头刮刀予以剔除,露出底漆后,再用钢丝刷刷净,晾干即可涂漆。艇体的诸多焊接处和连接处比较容易生锈,比如流水孔边缘、检修口边缘、螺栓固定的接口等等。
 
我第一次参加除锈是上艇不久,应该是1986年一月份,靠近春节,在四号码头。当时天气比较寒冷,风也较大,舰桥最高处有水下进气的通气管浮阀,属于轮机专业保养。我那会20岁,又是上艇不久的新兵,理应好好表现。我穿上班长递过来的棉袄,在腰上系了一根尼龙绳,从舰桥外侧刷黑漆的固定梯位置一步步爬了上去,上到舰桥平面,就必须再往上爬到通气管导流罩的顶端,此时我将尼龙绳拴在导流罩焊接的侧梯上,掏出工具袋里的尖锤准备除锈,经过观察,锈蚀不严重,但我站立在潜艇的最高处,艇体在海浪中稍微的一点晃动,我左右摇幅就很大,眼瞅着斜拉向艇艉的又黑又粗的长波天线在海风中也是不停颤抖,我不由自主咽了口唾沫。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上来了就要干下去,我小心翼翼的一点点除完锈,中途下来休息一会,第二次又带上小油漆桶和黄油又爬了上去,先是将锈点涂上漆,再把黄油均匀涂抹在浮阀的开关位置。这时政委在码头上看到高处的我,大声叮嘱:小心、注意安全。
 

叮叮当当的敲铁锈声音此起彼伏,路过的渔船和小舢板上的渔民,看着我们各种奇怪造型也笑出声来。艇体除锈后就要再刷油漆,水线下是暗红色的防锈漆,里面有氧化汞的成分,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水生生物的附着。甲板下部分,如艇艏升降舵舱、艇艉舵机舱等等,也要刷上防锈漆。艇体是蓝灰色,需要调制,这个就由水手长他们统一制作了。大面积是用滚筒滚,小面积是用刷子刷,船舷号是舵信班长亲自操刀,那份小心谨慎就像娶了新媳妇一样,不敢丝毫大意。


艇内主要是保养,比如清洁油污,涂抹滑油,擦拭铭牌等。特别是各种铜制标牌和舱室钟,要用擦铜油反复擦拭,以达到最佳亮泽效果。擦铜油是一种密闭在铁制的小罐子里的液体,散发出某种油脂的味道,伴有微粒状摩擦物,使用前必须彻底摇匀,以软布沾上涂抹在标牌上,在其干涸前涂擦或抛亮。我们用粗纹抹布来回擦拭,稍干后再用干净的软布擦净收光,如此一番舱室的那些铜制品光可鉴人。二舱小会议室的“长城66号艇”铭牌,是最引人注目的。
 
1989年2月,我艇受舰队指派参加吴淞口迎检活动,当时是英国海军参谋长来华访问,那是我最后一次上艇进行除锈和保养。从1984年10月算起,五个年头,四年半的当兵历史即将结束,难以割舍的情怀涌上心头。无数个日夜爬舱室、钻水柜、摸管路、熟悉机械,V—9战位伴随着我从机尾到机首,从单人单机到单人双机,狭窄的舱室里留下了忙碌的身影和挥洒的汗水。
 
谁说“学不完的潜构,除不完的铁锈”?这里我要说:学不完的潜构要学,除不完的铁锈要除,这是对每一名合格潜艇兵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掌握了自己,熟悉了友邻,这样你的脑子就会有一张来去自由的“潜构”图。因为有了这张图,青春值得回味,岁月值得等待,哪怕是到了今天,它仍然会激励着你我行进在更为庞大、更为广阔的社会“潜构”上!
 
 
杨太平  2021年11月18日




潜战友之家
回忆抒发战友情谊,宣传正能量,为社会做贡献,公益,友爱、团结,爱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