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甘肃一地主偶遇女红军,害怕惹事的他,竟答应了她的请求

文摘   2025-01-06 21:01   福建  

寒风呼啸的深夜,甘肃临泽县一户地主家的大门外,站着一个瘦弱的身影。这个身影紧紧地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是红军女战士吴仲廉,而这个深夜造访的地主家庭,是当地颇有名望的王学文家。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红军与地主之间往往是水火不容。可就在这一夜,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悄然展开。王学文虽为地主,却在当地素有善名。当这位红军女战士出现在他家门前时,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究竟是什么样的请求,让这位谨慎的地主最终答应下来?这个决定又将如何改变两个家庭的命运?


一、湖南才女从军记


1928年的湖南,正值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在湘西一个普通的街道上,吴仲廉家开着一间不大不小的杂货铺。与其他商铺不同的是,这里常常传出琴箫声,那是店主的女儿吴仲廉在练习。

吴家虽是小本经营,但夫妻二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当地不少人家都认为女子不必读书,但吴仲廉的父母却坚持送女儿上学。他们省吃俭用,将多余的钱财都用在女儿的教育上。


在学堂里,吴仲廉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她不仅在课业上表现优异,更是掌握了诸多才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她的书法,笔力遒劲,深得老师赞赏。每逢街坊邻里有红白喜事,都会请她题写对联、书写条幅。


1926年春天,湖南掀起了一股革命浪潮。当时的长沙街头,经常有进步青年举办读书会,讨论如何改变中国的命运。吴仲廉开始接触这些新思想,并逐渐被革命理想所打动。特别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听到了毛泽东在湘江边的演讲,这成为了改变她人生轨迹的重要时刻。

随后的日子里,吴仲廉开始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她用自己擅长的书法,抄写传单、标语,将革命的火种传递给更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才能得到了组织的认可。


1927年冬,吴仲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决定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折。告别了家中的杂货铺,告别了教书育人的讲台,她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在随后的工作中,她的文化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写作宣传材料,还是教导战士们认字读书,她都成为了部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这个时期,吴仲廉参与了多次重要文件的誊抄工作。她的字迹工整清晰,一丝不苟的态度让她获得了上级的信任。特别是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她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抄写了一份三万余字的建军原则文件,这份文件后来成为了红军建设的重要参考资料。

除了文书工作,吴仲廉还经常深入农村,向农民宣讲革命道理。她善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革命理论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战火纷飞中的母亲


到了1936年底,吴仲廉已在红军部队服役近十年。这一年的冬天,她随部队转战至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当时的西北战事频繁,红军部队不仅要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还要提防马家军的袭扰。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吴仲廉发现自己怀孕了。按照部队的规定,女战士怀孕后应该转移到后方休养。但当时的形势十分紧急,部队正处在重要的战略转移阶段,后方休养点距离太远,道路又被马家军封锁。


1937年初的一个清晨,部队刚驻扎在临泽县城外的山坳里,突然遭到马家军的突袭。就在这个紧急时刻,吴仲廉临产了。几名女战友帮助她躲进了附近一个废弃的窑洞里。在炮火声中,一个男婴降生了。


但是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当时部队正面临着被马家军分割包围的危险,携带一个初生婴儿将严重影响行军速度。更重要的是,婴儿的啼哭声可能会暴露部队的位置。

部队的政委找到吴仲廉,告诉她部队即将向祁连山方向转移。在当时的情况下,带着婴儿随军将面临巨大风险。经过反复权衡,吴仲廉决定想办法将孩子安置在当地。


通过侦察员的打探,他们得知临泽县有一户姓王的地主家庭,家主王学文在当地颇有声望,为人宽厚。更重要的是,王家最近也刚添了一个男孩。这个消息给了吴仲廉一线希望。


为了不打草惊蛇,吴仲廉决定独自前往王家。她让战友帮忙打听到了王家的具体位置,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前往。当时正值寒冬,山风凛冽,她用自己的军装将孩子裹得严严实实。

从山坳到王家,这段不长的路程对于刚生产完的吴仲廉来说却异常艰难。她必须避开马家军的岗哨,还要防止惊动当地的保甲长。路上几次听到巡逻的脚步声,她就躲进路边的沟渠里,用身体护住孩子,直到巡逻的人走远。


到达王家门前时,已是深夜。吴仲廉清楚,她即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王家拒绝收留孩子,她将不得不带着孩子返回部队。而此时部队可能已经开始转移,她和孩子都将面临更大的危险。但如果王家答应了,就意味着她要和刚出生的孩子分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吴仲廉站在了王家的大门前,轻轻地叩响了门环。这一声叩门声,不仅打破了临泽县这个寒冷冬夜的宁静,也开启了一段跨越阶级的人性故事。

三、地主王学文的善举


在临泽县,王学文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当地的地主,王家拥有数百亩良田,但王学文从不像其他地主那样苛待佃户。每逢收成不好的年份,他都会适当减免租金。正因如此,当地百姓对王家多有称赞。


1937年的那个寒夜,当王学文听到门环声时,正在查看账本。开门后看到的是一个身着军装的女子和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个红军出现在地主家门前,往往意味着麻烦。但王学文并没有立即关门。

吴仲廉向王学文说明了来意,请求王家收养这个刚出生的男婴。她说,自己是红军,部队即将转移,带着婴儿将十分危险。王学文的妻子张氏听到动静也来到了门前,正巧他们家前几天也添了一个男孩。


这个请求让王家夫妇陷入两难。收留红军的孩子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如果被马家军或当地保甲发现,不仅会给王家带来灾祸,甚至可能危及全村人的安全。但看着瑟瑟发抖的母子,王家夫妇还是做出了决定。




为了确保安全,王学文立即安排家中仆人去打探街坊四邻是否有人注意到这里的动静。张氏则带着吴仲廉和婴儿进了内屋,给他们准备了热汤和干净衣物。

但是,收养红军的孩子并非易事。当时临泽县的保甲制度十分严格,每个新生儿都要登记造册。为了掩人耳目,王学文对外宣称自己家里添了双胞胎。由于王家在当地的声望,加上他平日与保甲长交好,这个说法倒也无人怀疑。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地一些佃户得知这件事后,不仅没有告发,反而主动帮助打掩护。每当有外人询问王家的双胞胎时,他们都会说早就知道王家要添双胞胎的事。几个与王家交好的佃户更是轮流在夜里帮忙放哨,提防可能的搜查。

其他地主对王家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暗中猜测王家是否与红军有关系,也有人认为王学文此举太过冒险。但碍于王家在当地的影响力,这些议论始终没有传到官府耳中。

为了让两个孩子看起来真像双胞胎,王家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相同的衣物。张氏更是想出了在孩子的衣服上缝制暗记的办法,以防将来认错。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双胞胎"的说法渐渐被当地人接受。

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王家不仅要应对官府的盘查,还要提防马家军的突袭。每当有风声传来说要搜查可疑人员时,王学文就会提前做好准备,把两个孩子暂时送到信得过的佃户家中躲避。这样的日子,王家整整过了十三年。

四、十三年后的重逢

1950年春,已是解放后的第二年。临泽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身着军装的吴仲廉,时任某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终于有机会重返这片土地。与十三年前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吴仲廉来到王家旧宅时,发现王学文一家已经搬到了县城里的一处小院。经过打听,她得知王学文在土改时主动交出了大部分田产,只保留了一些自耕地。更让她意外的是,王学文现在在县供销社工作,成了一名普通职员。

在县城的小院里,当年的"双胞胎"已经长成了两个十三岁的少年。王家自己的孩子取名王长安,而那个被收养的孩子则叫王长征。这个特殊的名字是王学文特意取的,为的就是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来历。

十三年来,王家一直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张氏将当年吴仲廉留下的那件军装和一封信保存完好,信中写明了孩子的生辰和父母的姓名。为了让长征知道自己的身世,王家告诉他,他是一位英雄母亲的孩子。

在王家的小院里,吴仲廉见到了自己的儿子。这个身材高大的少年,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年那个在战火中出生的婴儿的模样。让人欣慰的是,王家不仅善待长征,还让他和长安一起上学读书。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对"双胞胎"不仅外表相似,连性格也十分接近。他们都喜欢读书,在学校里的成绩都很优秀。王长征尤其擅长写作,这一点像极了他的生母吴仲廉。

重逢的场面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激动。王长征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对这位突然出现的母亲还有些陌生。但当吴仲廉讲述起当年的往事时,院子里的所有人都安静地听着。那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也是一个关于人性的动人故事。

吴仲廉向王家表示要接走长征,但王学文夫妇却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们认为,让长征继续在这里上学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而且,长征和长安已经形影不离,突然分开对两个孩子都会造成影响。

经过商议,最后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长征继续留在王家上学,但每逢假期就去部队看望生母。这样既保持了孩子生活的稳定,又能让他逐渐了解自己的根源。

从此以后,这个特殊的家庭维系着一种独特的关系。在那个年代,很少有人能想到,一个红军干部和一个前地主家庭,会因为一个孩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超越了阶级的情谊,为当时的临泽县留下了一段佳话。

五、两个家庭的后续故事

1953年,王长征和王长安双双考入了兰州大学中文系。这对"双胞胎"的优异表现在当时的临泽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大学后,他们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同住一个宿舍,同上一个课堂。

就在这一年,吴仲廉调任至兰州军区工作。这给了她更多机会与儿子相处。每个周末,她都会邀请两个孩子到家里吃饭。在饭桌上,长征和长安常常向她讲述大学里发生的趣事。这种温馨的场景,是十三年前的吴仲廉想都不敢想的。

1956年春天,王学文因病住院。得知这个消息后,吴仲廉立即前往医院探望。在病房里,这位曾经的地主向她讲述了这些年来照顾长征的点点滴滴。从教他识字到陪他看病,从给他买新衣到为他操心婚事,王家待他确实如同己出。

王学文病愈后,两家的来往更加频繁。每逢节假日,吴仲廉都会带着慰问品去看望王家。而王学文夫妇也经常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去看望吴仲廉。这种往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显得格外特别。

1957年,两个年轻人大学毕业。王长征被分配到甘肃省文化厅工作,而王长安则留在了兰州大学当教师。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但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每逢周末,两人都会相约去看望各自的父母。

1960年,王长征结婚时,两个家庭都参与了筹备。婚礼上,王学文夫妇和吴仲廉坐在一起,共同见证这个特殊时刻。宴席间,有人问起两家的渊源,王学文只是笑着说:"这是革命年代里结下的缘分。"

随后的岁月里,两个家庭始终保持着这种特殊的关系。1962年,王长安也成家立业,他特意邀请吴仲廉参加婚礼。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超越阶级的情谊显得弥足珍贵。

1965年,王学文去世。在追悼会上,吴仲廉作为家属代表发言。她说,王学文不仅救了一个孩子,更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用善举谱写了一曲人性的赞歌。这番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后来,王长征和王长安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两家的第三代也像他们父辈一样来往密切。每逢春节,两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已经成了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

在临泽县的地方志中,这个故事被专门记载。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收养的故事,更是一段跨越时代的佳话。两个本不相干的家庭,因为一个孩子而紧密相连,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动人的一笔。

老祖宗
好家庭,敬祖承德;好家风,润泽后世。 家风,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也关系到家族的兴衰。 家风好,万事如意,人丁兴旺;家风差,子孙不肖,危害无穷。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家风,虽然至今已过千年,但如今依旧适用,家中长辈必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