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锂电负极涂布“厚边”难题?

文摘   2025-01-13 14:11   山东  
注:本文来源于锂电派,非SMM观点,版权归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对其观点和内容负责。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摘要:在锂离子电池工业加工上,模头挤压涂布由于高精度、宽涂布窗口、高可靠性等优势成为使用最广泛的涂布方式。浆料由精确的进料系统(如螺杆泵)供应,进入模头内部型腔,在涂层宽度方向平均分布,最后浆料受挤压通过模头狭缝,在移动的基材上形成涂层。由于浆料流体特性,在涂层起始点、终止点以及两侧边缘容易形成如图1中所示半月形特点。涂布工艺中,极片边缘出现的这种厚度突增的形貌被称为“厚边”现象。

·涂布原理阐述·

涂布指:将糊状聚合物、熔融态聚合物或聚合物熔液涂布于纸、布、塑料薄膜上制得复合材料(膜)的方法。

涂布机顾名思义是一种将成卷的基材如纸张、布匹、皮革、铝箔、塑料薄膜等,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的机械设备。其存在在国家工业制造方方面面,此处特指将动力锂电池原料涂覆在电池导电基材上面的一种设备,通过此涂布方式来生产制造锂电池正负极极片

从工艺流程来讲涂布是电芯制备过程中关键工序、从设备价值来讲也是电芯制备过程中关键工序(高端系列售价过千万)、从非线性控制角度来讲更是电芯制备过程中关键工序;涂布的均匀性、一致性、对齐性、烘烤稳定、粘结剂扩散性、面密度稳定性等都于此息息相关;涂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池质量的优劣,同时锂离子电池由于体系的特点使得其对水分十分敏感,微量的水分就有可能会对电池的电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高镍,如811/905系列更明显);涂布性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成本、合格率等切实指标。

一、前言

极片在辊压过程中,厚边承受更大的压力,不仅造成极片在横向密度上不同,也会造成厚边处活物质颗粒被碾碎。存在厚边缺陷的极片经过压制后,会出现较严重的翘曲现象,对后续的分切、卷绕过程中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厚边处活物质颗粒被碾碎后,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路径变远,则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大极化加深,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厚边”现象的成因、影响及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厚边”现象的表现与特征

(一)涂布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厚边

在涂布起始阶段,浆料尚未形成稳定的流动状态,容易在起始点堆积,导致涂层厚度突增。而在涂布终止时,浆料的供应突然停止,但其流动惯性会使得浆料在终止点继续堆积,从而形成厚边。

(二)两侧边缘的厚边

在涂布过程中,由于边缘处的浆料受到的剪切力与内部不同,容易出现流动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涂层两侧边缘厚度增加,形成半月形特征。    

这种厚边现象不仅会导致涂层厚度的不均匀性,还会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

三、“厚边”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浆料流体特性

1. 浆料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浆料的粘度较高或表面张力较大时,其流动性变差,容易在涂布过程中形成堆积,从而导致厚边现象的产生。

2. 浆料的触变性:一些浆料具有触变性,即在剪切力作用下粘度降低,静止时粘度恢复。这种特性可能导致在涂布过程中,浆料在起始点和终止点的粘度变化,进而引起厚边。

(二)涂布工艺参数超出涂布窗口范围

1. 浆料体流量:过大的浆料体流量会使单位时间内涂布的浆料量过多,在起始点、终止点和边缘处无法及时均匀分布,导致厚边。

2. 涂布速度:涂布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浆料在涂层表面来不及均匀铺展,尤其是在边缘区域,容易形成厚边。

3. 狭缝间隙:狭缝间隙设置不合理,如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浆料的流出均匀性,从而引发厚边问题。

(三)烘烤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当

1. 烘烤温度过高:过高的烘烤温度会使涂层中的粘结剂迅速挥发或迁移,导致浆料在边缘处的流动性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厚边。    

2. 温度分布不均匀:烘烤过程中,如果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导致涂层在不同区域的干燥速度不同,也可能引发厚边现象。

四、“厚边”现象对电池工艺过程和性能的影响

(一)对电池工艺过程的影响

1. 增加了后续工序的难度:不均匀的涂层厚度会使后续的辊压、分切等工序难以控制,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影响电极的一致性:厚边现象会导致同一批次电极的厚度差异较大,降低了电极的一致性,从而影响电池的整体性能。

(二)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 对能量密度的影响: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储存单位体积电能的能力,是衡量电池性能的关键参数。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与极片的厚度密切相关。极片的厚度越薄,则电池储存的电量越小;相反,极片越厚,电池的储存容量就越大。但是,由于电池活性物质的容积是不变的,极片厚度增加,其比表面积减小,颗粒之间的电子输运路径加大,阻力增大,从而产生反效果。因此,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选取适度的极片厚度。

2. 对循环寿命的影响:循环寿命是电池能够循环充放电的次数,是评价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极片的厚度对于电池的循环寿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将在极片表面进行嵌入和脱嵌反应。此过程中涉及到极片表面的锂离子扩散和电子传导。如果极片过厚,则锂离子传输的距离增加,扩散反应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增大,容易导致极片的剥落、龟裂和损伤,从而影响循环寿命。

3. 对安全性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电池在使用中是否会引起燃烧爆炸等安全事故。极片厚度的大小也对电池的安全性产生影响。一方面,极片过厚,电池内部的热量传递性差,易导致使用时局部过热;另一方面,极片过薄,容易发生内部短路,使得电池温度升高,更易引发安全事故。

五、解决“厚边”现象的方法

(一)优化涂布工艺参数

1. 精确控制浆料体流量 :通过优化供料系统,采用高精度的计量泵和流量控制器,确保浆料体流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其与涂布速度和狭缝间隙相匹配。

2. 调整涂布速度:根据浆料的特性和设备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涂布速度。一般来说,较慢的涂布速度有助于浆料的均匀铺展,但同时也要考虑生产效率的要求。

3. 优化狭缝间隙:通过实验和模拟,确定最佳的狭缝间隙,以保证浆料能够均匀地从狭缝流出,形成厚度均匀的涂层。

(二)改进浆料制备

1. 优化浆料配方:选择合适的粘结剂、导电剂和活性物质的比例,以改善浆料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2. 提高浆料分散均匀性:采用先进的分散设备和工艺,如高速搅拌、超声分散等,确保浆料中的颗粒均匀分散,避免团聚现象的发生。

3. 去除气泡:在浆料制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消泡措施,如真空脱泡等,减少气泡在涂布过程中的影响。

(三)控制烘烤过程

1. 优化烘烤温度曲线:根据浆料的成分和涂层厚度,制定合理的烘烤温度曲线,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温度变化过快的情况。

2. 确保温度分布均匀:改进烘烤设备的结构和加热方式,如采用热风循环或红外加热等,保证涂层在烘烤过程中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六、结论

锂电池负极涂布过程中的“厚边”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浆料流体特性、涂布工艺参数和烘烤过程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如优化涂布工艺参数、改进浆料制备和控制烘烤过程等,可以显著减少厚边现象的发生,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一致性。

进高质量石墨负极群
👇扫码直接进群👇

END

注:本文来源于锂电派,非SMM观点,版权归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此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对其观点和内容负责。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往期精彩回顾 







读】
全球负极霸主20万吨项目进度条刷新!【点击阅读】
从一块电池,看杉杉负极的创新【点击阅读】
51.8亿元!10万吨省级重点负极项目新进展!【点击阅读】
2025锂电负极市场前瞻!【点击阅读】

点击分享 让更多人看到!

SMM石墨负极
专注石墨领域,提供石墨材料、技术、应用等领域资讯、市场分析、政策动态,致力于打造中国石墨产业链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