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四以来,从鲁迅的阿Q,到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再到梳理国民性演变历程的流行,国民性批判,在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每当社会出现负面新闻,自媒体就会上演一波国民性大讨论,换取一波流量。“中国人就是……”这个句式后面,接续的形容词也越来越多——自私、丑陋、卑劣、胆小、贪婪、肮脏,清单越拉越长。
事实上,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国民性只是给糟糕的社会现象贴了一个标签,是一种同义反复,并没有说出新东西。而很多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学者则认为,所谓的国民性,其实不过是基本人性在特殊文化土壤下的具体表现。它是表象不是本质,是现象不是原因。
因此,与其标签化地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不如探寻造就所谓“国民性”的文化。透过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以及绝版许久、新近复活的殷海光经典之作《中国文化的展望》等七本书写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可以梳理出导致国民劣根性的根本原因,即中国文化的四大缺憾。柏克说,人是天生的宗教动物。宗教信仰给人提供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行动指南,是人安身立命的根基。
但信仰与信仰不同。中国的三大主流宗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比较起来,缺乏对彼岸和超验的看重。儒家强调“未知生、焉知死”,看重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崇拜的是真正存在过的个体——圣人。佛教中的佛祖,只是一个觉悟的人,人的终极归宿是跳出轮回,然后进入一种根本说不清的状态;而道教的追求是长生不老、逍遥自在,“三清”也根本谈不上权威。至于法家,除了权力,什么也不追求。正因此,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反复比较中西信仰的不同,以图改善中国文化。来世彼岸的缺失,使我们太看重今世今生,对功名利禄的执着很难抛弃;而终极超验的缺失,又使我们特别容易陷入对有限之物的崇拜,比如圣人、伟人、英雄甚至明星。生活缺少了不可动摇的终极权威引领,自私、怯懦、短视,这些所谓的劣根性,自然不可避免了。基督教的原罪论与救赎论,构成了西方独有的伦理观。西方人认为,人天生就有原罪,有趋向于堕落的可能,这使得他们遭遇任何“恶”行,都倾向于拷问自己的良心,忏悔自己的罪过,试图用一生的善行洗涤自己的罪恶,以求彼岸救赎。
中国的伦理观,却不太强调自我的罪责。儒家持性善论,恶行出现,往往寄托于个体改善道德成为君子。佛教强调人人都有佛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转念就能成为好人。道教则是远离世俗生活,过修仙求道的隐居生活,根本不关心世间是否有罪恶。至于法家,君主则永远正确,即便犯错,首要是掩盖错误,保障君主权威永在。正因此,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单辟一章,重点讨论了中国道德的重建。忏悔意识的不足,使得我们面对罪恶,常常用遗忘、无视,甚至借口搪塞过去,谴责别人、批判社会,远多于反思自己的灵魂不足。这样的话,苟且、推诿、抱怨,这些所谓的劣根性,自然也不可避免了。基督教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从古希腊到现代,自由平等一直是西方文明最核心的理念。
政府存在的目的,是保护个体的自由平等,市场经济的起点,是尊重个体的自由平等,法治的根本起点,是捍卫个体的自由平等。但遗憾的是,自由平等理念在中国是严重不足的。儒家强调“差序格局”——人与人的关系因血缘、地缘的远近不同,构成了不同的权利、义务,人与人之间既不平等,也不自由。佛教只强调终极意义上的众生平等,对公权力对个体的压迫、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欺压,并不关心。道教整体也呈现出一种不问世事的态度,追求身体、心灵的逍遥自由,并不关心“群己权界”意义上,人与人之间是否自由、平等。正因此,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认为中国的“自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种对个体权利的不重视,使得我们认为人不应该,也不能自由平等;公权对个人权利的管制,是天经地义的。长此以往,必然走向对权威的绝对遵从,很难发展出法治、民主和有限政府这些现代政治文明。如此一来,清官情结、明君情结、大一统情结,这些所谓的劣根性,也自然不可避免了。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思辨能力使人登上了食物链的最高端。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就非常看重人的理性,认为追求理性、智慧才是人的根本。也正是对理性的极度重视,科学才得以诞生,现代人才有了如此多的科技产品。然而,中国文化对理性思辨较为排斥。儒家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伦理道德上,只关心人怎样能成为一个君子,至于如何发展理性能力,去认识自然并不重要。佛教因明学中有一些逻辑,但一来这不是主流,二来其目的也只是追寻跳出轮回,成为觉悟者,不在于认识世界与自然。道教中,炼丹技术中残存一些化学,但本质是伪科学,追求的是长生不老,这根本不符合自然规律。至于法家,“愚民”况且来不及,何谈开启民智?正因此,殷海光在《中国文化的展望》中,把不讲理性作为近代中国文化重要的根基之一。余英时说中国儒释道法四家中,都有着反智的倾向。民间甚至把绝圣弃智、不读书,作为某种智慧的代表。所以说,李约瑟难题其实并不是难题,中国只有技术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是其必然结果。这样的话,不讲逻辑、胡乱类比、不思考,这些所谓的劣根性,也自然不可避免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国民劣根性,只有文化性。以上中国文化的四大缺憾,构成了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背景与土壤,延续至今、深入骨髓。因此看透中国文化,才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一切大前提。纸媒曾经是很多中国人的岁月印记,那时的杂志承载着我们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在一年的开始,比对着杂志名单订月刊,每个月末的几天都满心期盼,直到在家门口的邮箱中收到......或是从老师的手中接过最新一期的刊物,然后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熬夜读完,如武侠,似小说......然而,伴随无数杂志停刊、报刊亭接二连三被拆除......新媒体到来之后,“纸媒已死”的论调早已不新鲜。最让我们痛心疾首的是纸媒精神的消失,在浩大汹涌的时代浪潮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短视频的快餐文化中失去思考。你也许也没想到,如今依旧有一小波人“吃力不讨好”地坚持做杂志。想必只有老读者才知道,它曾经多次“神预测”经济形势,许多人因为它,财富获得了很大增值,甚至迈向了财富自由。
2003年非典时期,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会高速跌落,但是它却告诉大家,中国经济正处于大爆发的前夜。
当然很多人不信,但那些少数相信的人就抓住了2003年—2007年的经济暴涨期。
2007年全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但它却提醒大家提防“泡沫经济”,相信的人最终就躲过了2008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这只是这本杂志神奇之处的冰山一角。
它全年52期,从热点新闻、社会、经济、消费、理财、文化,到考古、科技、人物、国际、娱乐,都能在里面找到,包罗万象。
各界大咖,作家、主持人、经济学家、歌手等领域的大佬们,都是ta的忠实读者,纷纷坦言:“只有这本杂志,我一订就是十年”。
数十年如一日的阅读,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用心生活,坚持阅读。
带给他们的不只是见识和认知的提升,更是一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的自信从容。
只有丰盈的内心,才足以支撑起他们去应对外界的洪水滔天。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说实话,我觉得今天还在看ta的人,都是逆流而上的勇者。
因为,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今天,它让每一个——
对世界依旧充满好奇、渴望独立思考、希望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几多真相和深度知识的人,拥有了一片精神的栖息之地。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
它是备受欢迎的都市生活指南。
从“出轨如何应对”“丧偶式育儿”、到校园霸凌,它都以独到的笔锋进行深入报道,给我们启发与反思。
它是中国大浪淘沙出来的精品周刊。
从巴以冲突、俄乌战争、土耳其地震、诺奖热门,到女性主义,ChatGPT......它始终坚持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内容的独特思考。
它更是浮躁生活的良师益友。
努力用看得更高的价值观,更多元的视角,带读者摆脱碎片化信息的包围。
热读杂志TOP:《为什么都想测试人格:MBTI,社交爆款的狂热》《规划老年:心态 人际 医疗 财富》《“更好的自己”与陷阱:如何避免完美主义》
52期杂志,针对每个人的精神困局、职场问题、消费理财、家庭角色、个人成长。
提供「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帮助读者做出明智决策。
创刊近百年来,收获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一位三联8年的老读者,分享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至今每一天,都有新的读者,表达着对三联的喜爱。
小编以为,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份拒绝与低俗为伍的杂志,值得走入更多中国家庭。
它自带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吸引着我们一口气就想读完。
每一期近一本书的体量,一年看下来,成年人会变得更有气度,孩子会变得更有见识。全家人的碎片化时间,也会变得更有价值。
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个订阅它的家庭,有了更多可交流的共同话题。让家人的陪伴,变得更有质量。
很多年以后拿出来,每一期杂志,也都是一个个关于时代的鲜活记忆。
小编给大家争取到了,超值限时团购价!
现在订阅,还额外赠送88元的三联《美食特刊》+2本往期精选期刊,月末统一快递发货,非偏远地区包邮到家~
每周1本,每一本100多页内容,每月4~5期新内容,跨年52期一共52本杂志: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