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金秋时节,由蒲剧艺术家马建义主持策划并任总导演的运城、临汾电视台《蒲乡红》戏曲栏目的开播,是三晋戏剧史上的一个创举。它与河南《梨园春》、陕西的《秦之声》成鼎足之势,进一步扩大了河东戏剧的影响力,拓展了蒲剧发展的新天地。
身怀绝技 勇挑重担
马建义1960年出生于河津市樊村镇一个回民家庭,父母是村里有名的戏迷。他从小喜欢看戏,且聪明过人、眼尖手快、记性好、悟性高。上小学时,马建义就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他学习刻苦,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197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津县戏剧训练班,从此便与梨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在全区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中,戏迷们目睹了马建义武功重头戏《三岔口》里任堂惠的精彩表演,他以优美协调、惊险刺激的绝技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并获得了二等奖。
1986年,地区为振兴蒲剧,从各县抽调精兵强将,马建义被选入运城地区蒲剧团。1987年赴京演出中,他饰演的《战冀州》唱红京都,受到专家同行的高度称赞。彭真、姬鹏飞、程思远等中央领导同志观看了演出,并给予较高评价。2000年,由马建义主持排演的现代戏《红灯记》取得了成功,在运城地区文艺汇演中荣获第一名。2001年,他在该剧中扮演李玉和,参加了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又一次金榜高中。2003年参加全国第六届“映山红”戏剧节,荣获一等奖。他参加全国“国花杯”中青年演员表演大赛,再次荣获表演一等奖、表演金奖,并荣获“十大须生奖”之榜首。这一年他还被评为河津市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2000年,马建义肩负起河津市蒲剧团长的重任。由于当时大环境影响,该团一度人才流失、设备老化,陷入了空前危机与困难之中。马建义敏锐地认识到戏剧人才断代、观众减少,一定程度上成了年轻一代大多不愿进入的“冷行”。要扩大蒲剧阵地,离不开专业剧团,想维持剧团生存,则要靠人力和财力。如何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他经历过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焦虑;品尝过四处求人、赊欠借贷的辛酸。由于对戏剧真挚的爱,马建义心头多了些锣鼓的响亮、丝弦的牵动,那瞬间焕发出来的能量成了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他很快作出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对外招兵买马、引进人才,对内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发展规划,决心要把河津市蒲剧团提升到“县级第一团”的地位,决意要办一所具有一流水平的河津市文化艺术学校。他不辞辛劳,身先士卒,没有钱自己筹,缺少设备设法找。凭着自身的正气、胆气和良好的人气,他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马建义在工作中处处带头,始终以普通一兵的姿态出现,从不脱离舞台演出。2000年8月,剧团在河津大礼堂演出现代戏《红灯记》时,观众爆满、盛况空前。不料他母亲突然病故,自己的角色无人可替。一向被称为“大孝子”的马建义匆匆赶到灵堂祭奠后,毅然决定先演戏,后守灵。他以诗言志:“梨园春秋几十载,风雨同行泪满怀。改革开放百花绽,多年愿望心中埋。劈荆斩棘试锋快,千禧年间展雄才。献身事业痴心在,苦还未尽甜即来。”
培养人才 刻苦磨炼
2001年年初,马建义来运城参加剧团工作座谈会,他满怀深情地表示,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传好这个接力棒,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蒲剧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他呼吁有关领导不仅要狠抓剧团基础建设,努力办好戏剧艺术学校,也应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或培训班。由于培养戏剧人才是一个较为艰难的系统工程,一定要找准着力点,从学校入手,从娃娃抓起。比如我们的校园不能没有地方戏剧音乐,各级电视台应办好地方戏剧栏目,报纸杂志应有宣传地方戏剧的专栏,鼓励和支持这方面的优秀作家与作品,形成以看戏为快乐、以唱戏为自豪、以助戏为荣耀的社会氛围,并使之深入人心,成为时尚。只有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会出现“梨园花似锦、鼓乐奏太平”的可喜局面。
马建义不仅具有较高的技艺和良好的艺德,蒲剧艺术理论造诣也很到位。他认为一名演员必须具备对戏剧的“悟性”、对人物的“理性”,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条件。因为艺术的表现不是空洞的,要以实力为基础。“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掌握不了,一切就无从谈起。在眼与心合、心与气合、气与身合、身与手合、手与脚合、脚与胯合的“六合”方面,马建义觉得“气”是最重要的,气的运用可以贯穿到各个部位。气通则百通,气合则皆合。因为艺术是需要夸张的,但脱离生活的表演只能算得上做作。艺术家要通过辛劳和智慧给人民群众献上精神文明之炊,让观众从心底里得到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育。干戏剧这一行必须踏实敬业,要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一心想挣钱不行,一味地空谈更不可取。
弘扬蒲剧 敢为人先
谈起举办《蒲乡红》的初衷,马建义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之情:“随着时代发展,影视剧、音乐小品对戏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以往剧团争相进城,一出戏连演几十场的境况不见了。农村的人们扶老携幼,从几十里外赶去看戏的现象已成为历史,蒲剧发展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如何面对市场竞争?马建义坦言“避不开、等不起、让不得!”只有挺起胸膛、鼓足勇气,积极稳妥地投入市场竞争中去,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来。
他与时任运城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主任的侯德志、河津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马敬义共同策划,向主管部门提出举办戏曲《蒲乡红》擂台赛节目的方案,很快便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坚定支持与热情鼓励。
如何利用《蒲乡红》栏目这一新平台,更好地挖掘戏剧潜力,培养优秀艺术人才,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从而缓解蒲剧人才和观众青黄不接的局面?他的回答是不能急功近利,勿求一蹴而就。要让人们认识和接受这一新生事物,就必须先干出个样子来,让事实说话,任群众评议。没有人,马建义四处招兵买马,专家名流们纷纷表示支持;缺少钱,河津商界名流马合义一人大包大揽,一向办事利落的马学义主动挑起了“后勤部长”重担。
2003年10月4日,刚经历过那场“非典”的人们惊喜地看到运城、临汾电视台隆重推出了《蒲乡红》首播仪式,市委主要领导和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筱嫒娜、杨翠花,晋南“六朵梅花”任跟心、武俊英、许爱英、王艺华、景雪变、崔彩彩等名家前来助兴。广大戏迷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面对人民群众的一片赞许声,马建义团队感觉肩上担子更重了,他们决心放手一搏,迅速制定了将擂台赛扩展到渭南、三门峡“黄河金三角”地带的设想,并且付诸实施。
笔者曾受邀担任《蒲乡红》擂台赛评委,参与过他们的工作流程,深切感受到这个集体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总导演沉着指挥,运筹帷幄;主持人潇洒利落,胸有成竹;配乐队步调整齐,一丝不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多年的村干部深有感触地表示,自打有了《蒲乡红》节目,村里打麻将、玩扑克、喝酒猜拳的人少了,学唱戏、习武功、关注戏曲发展的人明显多了。一位周擂主告诉想学戏的女同伴:“过去出门不敢唱,如今学会俊英腔,家人听了拍手笑,大众面前更吃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河东文化沃土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戏剧的志士仁人。马敬义他们参与主持了前期《蒲乡红》节目400场,参赛选手近两千,涌现出一大批做唱俱佳的擂主,观众逾60万人。
2009年初秋,马建义先生怀着对人生、对蒲剧事业深深的眷恋走了。然而,他为创办《蒲乡红》戏曲栏目所作的贡献是令人难以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