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桑达克为1947年的《原子科学大众读本》绘制插图(来源:麦格劳-希尔出版社,尼尔斯·玻尔图书馆与档案馆)。
▲莫里斯·桑达克与《野兽国》经典形象的合影
▲在许多插图中,桑达克通过拟人化原子、分子和亚原子粒子来表达核科学晦涩难懂的细节。上图中,他把钠原子画成类似1940年代的时髦女郎,而氯原子则被描绘成高大的年轻男子,他们在“化学舞池”上相遇,形成氯化钠分子。
▲桑达克用镭来说明放射性半衰期。他在最上面一排画出了手拉手的镭原子。随着1590年的半衰期过去,平均只剩下一半的镭原子;再过了3180年,只有四分之一的原子还完好。桑达克在图注中醒目地用了“自杀(suicide)”一词:这位艺术家一生都在与抑郁作斗争,曾坦言自己有过自杀的念头。
▲没有任何一本关于20世纪物理学的科普书,会忽略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E=mc2的讨论。在这本书的《现代炼金术》一章中,作者们通过类比中世纪的炼金术,解释了核嬗变的过程:通过放射性衰变或其他核反应将一种元素转化为另一种元素。桑达克的插图展示了深思中的爱因斯坦,他凝视着一架天平——炼金术师的工具——天平的两端放着等量的物质和能量。
▲在电子邮件出现之前,一种特殊的信件形式——连锁信(Chain letters)要求收信人将邮箱中收到的信件复制并寄给更多的人。作者用这一当时的日常经历来解释核反应堆中的链式反应。在桑达克的图画中,一封连锁信迅速增加,把一名疲惫不堪的邮递员淹没在堆积如山的信件中。
▲在原子时代早期,核乌托邦主义与美国的汽车文化相遇,催生出假想的核动力汽车:一辆可以行驶数千英里而无需加油的车。鲁什利斯和艾迪诺夫对这一想法泼冷水,认为反应堆永远不会小到可以为私人车辆提供动力。桑达克的插图抓住了这一概念的荒谬之处。
▲桑达克为关于合成同位素在医学中的应用章节所画的插图,呼应了二战时期的军事形象。医务人员使用中子机关枪、镭尖刺刀、X射线短棍和同位素冲锋枪,攻击一只标有“疾病”字样的邋遢狗。
▲桑达克在书中的最后一幅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作者认为人类面临的两种选择:核能乌托邦或核能毁灭。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这幅画缺少细节,但也可以说是作者们对原子时代未来的描述缺少细节。
由于微信公众号乱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准时收到墨子沙龙的推送。为了不与小墨失散, 请将“墨子沙龙”设为星标账号,以及常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其思想和成就是我国早期科学萌芽的体现。墨子沙龙的建立,旨在传承、发扬科学传统,倡导、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建设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墨子沙龙面向热爱科学、有探索精神和好奇心的普通公众,通过面对面的公众活动和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希望让大家了解到当下全球最尖端的科学进展、最先进的科学思想,探寻科学之秘,感受科学之美。
墨子沙龙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及浦东新区南七量子科技交流中心主办,受到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支持。
关于“墨子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