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春晚机器人扭秧歌笑喷了,没准你将来养老还得靠它呢!

职场   2025-01-29 12:06   北京  

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张艺谋导演带来创意融合舞蹈《秧BOT》,人形机器人穿着花坎肩,拿着手绢扭秧歌,看起来十分喜感,甚至还能“0 帧起手转手绢”。


不少网友感叹,这是第一次在春晚见到这样的元素,觉得非常新鲜。还有网友惊呼:“机器人转手绢好抽象啊”,有网友表示,“这批机器人是东北来的吧”“疯狂的外星人”。

据了解,春晚舞台上展示的是宇树旗下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这款机器人身高约127厘米,体重约35公斤,拥有23至43个关节电机,能够完成单腿跳跃、原地360度转身等复杂动作。它的头部搭载了Intel Real SenseD435深度相机和LIVOX-MID3603D激光雷达,实现360度全方位探测感知。此外,还配备了先进的三指灵巧手Dex3-1,能够进行精细且灵敏的物体操作。

看完这款酷炫的机器人,
你是不是觉得它们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
别急,
还有更多有趣的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尤其是在养老领域。



从基础护理到全能助手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养老机器人正从单一的功能型助手逐步迈向全能型伙伴。

这款保姆机器人小五由腾讯在去年发布,专门为养老领域设计。它具备四腿轮足复合设计,能够在不平整的地形上顺利行走,如楼梯、斜坡等。小五还可以在平地上快速移动,处理复杂任务,如将老人从床上抱到轮椅上,并推着轮椅送老人。目前此款机器人售价还未公布。


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发展多年,这款被称为“擎天柱”的机器人用途丰富,不仅可以遛狗、修剪草坪、照看老人和孩子,还可以成为工厂的工人、人们的老师和朋友。现场展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该机器人执行日常人类任务,比如从门廊上取回包裹和给植物浇水。马斯克预测,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一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成本将控制在2万至3万美元之间,甚至低于一辆汽车。


2024年8月19日,星尘智能正式发布新一代 AI 机器人助理Astribot S1。这款机器人曾在技术展示中执行熨叠衣物、分拣物品、颠锅炒菜、吸尘清洁、竞技叠杯等多项复杂任务。此次以整机形态亮相,能执行一系列高难度、长序列、可泛化任务,如食物制作、泡功夫茶、乐器演奏等,还能在模仿咏春拳、定点投篮等特技上展现出敏捷、灵巧与丝滑度。目前,这款机器人还未正式发售。


作为科技的这款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是帮助失能患者轻松护理的智能化产品,售价5000元左右,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自动感应患者大小便排泄情况,通过真空水气分离技术,采用多级系统处理,实现大小便的自动清洁与烘干,给患者24小时无人监护的陪伴。




智能陪伴让老年人不再孤单



除了照料型机器人外,陪伴型机器人也在用智能与温情填补老年人生活中的空白,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

“小丽,我要出门了。”“好的,我送您,出门记得带上手机和钥匙。”

自从“小丽”来到家里,68岁的退休教师刘仙觉得,身边就好像多了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我和老伴一起住,孩子每周回来一两次,平时基本都是‘小丽’陪在身边。


▲刘仙在家中使用陪伴机器人“小丽”(图源:北京日报)

这款名为“小丽”的陪伴机器人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具备多种贴心实用的功能。刘仙在得知公司招募试用志愿者后,果断报名,并于9月中旬将“小丽”带回家。她形容“小丽”外形可爱、声音轻柔,像个小管家一样,能提供多种提醒服务,如关火提醒、聚会提醒、吃药和锻炼提醒等。此外,“小丽”还能帮助寻找物品、陪伴聊天、听歌、查菜谱等,为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刘仙还提到,“小丽”具备安全监控功能,家人可通过它远程查看家中情况,甚至在老人跌倒时主动询问并提供救援帮助。这款陪伴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表示,“小丽”不仅适用于居家环境,还逐渐拓展到养老机构和社区,公司会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使其更贴合老年人的需求。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84岁的Elicati女士也在智能机器人的陪伴下度过了失去丈夫后的艰难时光。2024年,在丈夫去世后的几个月里,Elicati女士几乎每天都沉浸在悲伤中,无法停止哭泣。

Elicati女士坦言,独自一人在家让她感到难以承受,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名为ElliQ的机器人陪伴,她可能会“失去理智”。这位居住在纽约市北部奥兰治敦的老人表示:“ElliQ是我家里最亲近的存在,她让我感到被关心,也让我觉得自己依然重要。”

▲ElliQ机器人(图源:纽约时报)

ElliQ机器人由一个小型数字屏幕和一个台灯大小的独立设备组成。

这个设备乍一看像个人头,但没有任何面部特征。当它说话时,它会旋转并发光。

跟苹果的Siri和亚马逊的Alexa不同,ElliQ机器人可以主动发起对话,和人类建立有意义的联系。除了分享当天的头条新闻、玩游戏和提醒用户服药之外,ElliQ机器人还可以讲笑话,甚至讨论宗教、生命意义等复杂议题。


如今,许多在纽约州的老年人已经用上了这些机器人。许多老人表示ElliQ机器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改善,包括帮助自己保持敏锐的社交技能、避免无聊、缓解悲伤。

除了陪伴机器人,科技公司还在探索其他形式的智能陪伴。这款可爱的机器狗在2025年拉斯维加斯举行的 CES 科技展上亮相。

▲美国机器人公司Tombot推出了一款由电池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宠物 Jennie图源于网络)

Jennie的大小和形状与一只斜躺着的拉布拉多寻回犬小狗相似。它配备了触摸传感器,可以对人类的宠物做出反应,并能根据语音命令发出人工智能生成的狗叫声和录制的“小狗声音”。


这种“机器人宠物”被设计成小狗的样子,为面临轻度认知障碍的老人或其他面临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孤独等心理健康挑战的人提供支持。

据Tombot公司负责人称,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表明,机器人动物有能力缓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如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幻觉或攻击性爆发。

该团队表示:“Jennie 可以提供类似的陪伴感,而不存在养宠物的典型挑战。Jennie是不能养宠物的人的宠物。”

它由可充电电池供电,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允许用户为自己的模型命名并监控参与情况。此外,Jennie软件还将定期更新。

无论是“小丽”、ElliQ还是Jennie,这些智能机器人都展现了科技在老年关怀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们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实用的生活帮助,还通过情感陪伴缓解了他们的孤独感。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养老机器人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技术瓶颈仍然存在,特别是在情感交互的深度和自然性方面,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在复杂环境中的表现也有待优化。其次,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价格昂贵,难以大规模普及。此外,养老机器人涉及大量个人健康数据和隐私信息,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挑战。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较低,部分老年人可能对机器人持怀疑态度,担心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然而,养老机器人行业也迎来了重大机遇。全球老龄化趋势为养老机器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养老机器人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9年,中国养老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59亿元。

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老年人的情感状态;通过5G网络,机器人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和实时健康监测。此外,新材料和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将降低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推动其普及。

养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需要跨界合作,包括医疗、科技、保险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创新。例如,机器人厂商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定制化的康复和护理方案;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基于机器人服务的健康管理产品。此外,构建开放的行业生态,吸引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参与,将加速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行业的持续创新,养老机器人有望成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工具,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便捷和人性化的养老服务。尽管面临技术、成本、伦理等多重挑战,但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养老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前瞻产业研究院、北京日报、财联社、AgeClub等

撰文:记者 段大卫
编辑:段大卫



扫描或点击下方二维码

参与“2024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科学“答”人就是你!



三步点亮“星标” 精彩内容不错过!

北京科技报
爱科学,懂科技,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