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甄小荣:【称谓杂谈】(散文)

百科   2024-12-22 17:44   山东  

试一试新的

分享键

本期编辑:鱼儿

称谓杂谈

文/甄小荣

称谓不仅是对人或事物的特定称呼,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往往导致称谓的变迁。
解放前,人们之间的称呼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显得非常文雅。比如把成年男性一般称为先生,把已婚女性一般称为太太。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反映的就是解放前后的一段生活,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这里就把钱钟书称为“先生”。此外,近代以来把一些有特殊贡献的杰出女性也称为先生。比如,百度百科里有一段推介新书的文字:“2016年12月,杨绛纪念文集《杨绛:永远的女先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12月11日,在北京举办的该书发布会上,专家表示,杨绛先生为我国文学事业贡献颇多,且一生行事低调,谦逊宽容,深得各界人士敬爱。此书还原了真实、生动的杨绛形象,是向杨绛先生致敬之作。”2024年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者、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去世,《城市晚报》有一篇文章说:“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所以,女性是可以称先生的,但不是所有女性都可以称先生。
解放前把上层已婚女性通常称为“太太”。“太太”这个词源于古代,是对有地位、尊贵女性的尊称。《红楼梦》第三回:“一个丫鬟走过来笑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这里的“太太”指王夫人。曹禺《雷雨》第一幕:“去吧,跟太太说一声,说鲁贵在惦记太太的病。”这里的“太太”就是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的老婆繁漪。

古人将年轻女性称为“小姐”。宋元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当时已经有人把年轻女性称为小姐,那时“小姐”一词,专指从事低贱侍奉职业的年轻女子。比如宋朝钱惟寅《玉堂逢辰录》里,就有掌茶酒的宫人被称为“韩小姐”,这个女子是宫中的婢女。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云:“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由此潜移默化,官僚缙绅豪门富户的未嫁少女,也渐渐被称为“小姐”了。“小姐”一词历经宋元漫长时期,实现了由贱而贵的转身,从一开始的卑微职业女子称呼,到普遍使用的大家闺秀之称呼。改革开放以后,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开始对这个称呼敏感起来,因为“三陪小姐”等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玷污了“小姐”一词的尊贵地位。从此,“小姐”一词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对比较高贵的年轻女性的称呼,演变成了“三陪”、暗娼的代名词。
古代,在不确定对方的婚姻状况时,一般用“女士”来称呼女性。“女士”这一称呼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意指具有男子般行为的女性。这个称呼不反映对方的婚姻状况,因此适用于所有成年女性。“女士”一词是对妇女的尊称,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例如:“评梅女士的一生虽然短促,但是玉洁冰清,纤尘不染。”现代社会,“女士”一词更是广泛地运用于对女性的称谓,如:“琼瑶女士,以笔为媒,编织出无数动人心弦的爱情华章。”
在古代,还把知识女性美称为“女史”。女史原指有学问并担任掌管宫廷礼仪、典籍、文件工作的女子。如《红楼梦》第二回:“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有清以来,“女史”一词逐渐变成了对知识女性的美称。如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蒋苕生太史序玉婷女史之诗曰:‘离象文明,而备位乎中;女子之有文章,盖自天定之。’”当代·张中行《负暄琐话·三蘋香》:“半生杂览、汲碎,遇见三位字𬞟香的女史。”在现代,“女史”一词通常用于正式场合,如写信或称呼长辈或陌生女性等,表示对女性的尊重和礼貌。如:“这位女史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
解放后,成年男女均称为“同志”。同志,指志同道合的人。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在中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开篇写道:“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里就把白求恩称为“同志”。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雷锋的姓名后面就加了“同志”二字。1974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版头上刊出了一条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给华国锋同志亲笔写的指示:你办事,我放心。”这里在“华国锋”这个姓名后面也加上了“同志”二字。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个时期,文章中只要提到人名,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人名之后加了“同志”二字,“同志”二字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志同道合,都是自己人,仿佛也亲近了许多。

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左翼运动的式微,一些人士开始使用“同志”来指代同性恋者,这种用法在1989年随着香港人林奕华的同性恋电影节——《香港同志电影节》的出现逐渐传播开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理解加深,“同志”这一称呼逐渐被广泛接受。于是“同志”一词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再是志同道合的意思了。现在人们说话写文章很少在人名之后加“同志”二字。例如《陇东报》报道:“(2024年)4月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陇电入鲁工程建设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周继军”后面就不再加“同志”二字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规定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把工人尊称为“工人师傅”。“师傅”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毂梁传》昭公十九年有这样的话:“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里的“师傅”是老师的意思。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如《史记·吴王濞传》:“吴太子师傅皆楚人。”这里的“师傅”是太师太傅的合称。明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师傅”一词的含义扩展到工商、戏剧等各种行业中专门传授技艺的人员。现在“师傅”一词不仅是对工人的尊称,还可以广泛地用于对一般人的敬称。比如在大街上向环卫工问路,你可以说:“师傅,去二号桥怎么走?”环卫工不但乐于回答,而且会回答得颇为详尽。
我国宪法里面虽然也规定了农民的重要地位,但是现实生活中对农民的称呼可以说最具戏剧性。坊间是这么说的:没饭吃的时候,叫农民“农民爷爷”;有饭吃的时候,叫农民“农民伯伯”;吃饱饭以后,叫农民“农民兄弟”;吃撑了的时候,叫农民“农民工”“乡下人”;吃到不想吃的时候,叫农民“穷人”;被抓进去的时候,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很显然,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部分人群对农民的尊重逐渐淡化,甚至出现轻视、鄙视农民的现象。这些人忘却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简单道理,这是很不道德的。我们应该铭记农民的贡献,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守护我们的幸福生活。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前几年我们把女性一律称为“美女”。“美女”的“美”,本来是美丽的意思,“美女”就是特别美丽、特别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女性,比如,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但是现在所说的“美女”,似乎跟美丽没有多大关系,只跟性别有关系,只要是女性,就可以称之为“美女”,也不管她们黑白胖瘦,五官是否端正,身材是否合乎比例。其实,这么称呼女性,女性不见得就都高兴。譬如碰见一位长得极丑的女性,你偏要呼其为美女,她不但不认为你是在恭维她,反而会认为你是在讽刺她,这样倒使得双方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所以有人建议应该把年轻女性称为“姑娘”,把三十至四十岁左右的女性称为“小姐姐”,把四五十岁的女性直接称为“同志”,这样倒显得更亲切,更客气。大家怎么看?
有人说,现在社会上有两种事物最神秘:一个是男人的工资,一个是女人的年龄。女人的年龄永远是个秘密,称呼女性尽量要往年轻里说,免得遭人白眼。看见半老徐娘,你就称其为姑娘;看见中年妇女,你就称其为小姐姐;看见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你就称其为阿姨。否则,你就会自讨没趣。有一个段子,一个小伙子在大街上向一个中年妇女问路:“阿姨,去医院怎么走?”“径直向前走,就到医院了。”“前面是一堵墙啊!”“碰在墙上你就知道医院在哪里了!叫谁阿姨呢?我有那么老吗?”显然,中年妇女很生气。你要是叫一声“小姐姐”,她也许会很高兴地给你画出路线图来。大多数女性都喜欢别人说自己年轻,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这就是社会经验,有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朋友们不要撞南墙。
所有称谓中,夫妻之间的称谓最为有趣。古代夫妻之间的称谓分为“面称”和“背称”两种,“面称”是当面的称呼,“背称”是背后的称呼。丈夫对妻子的面称有娘子、婆娘、老婆、妻、媳妇等,背称有贱内、糟糠、荆妇、内助、屋里人、执帚、媳妇、太太等;妻子对丈夫的面称有相公、郎君、官人、老爷、老公等,背称有外子、夫君等。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的称呼更是五花八门,下面我简单罗列一些,仅供大家一笑。丈夫对妻子的称呼:老婆(口语)、妻子(书面语)、媳妇儿(北方)、太太(文化人)、对象(60年代)、爱人(80年代)、内人(文士)、女人(俗人)、老伴(老年人)、贤内助(尊称)、亲爱的(亲热)、宝贝儿(想念)、娘儿们(厌恶)、那口子(农村)、心肝儿(疼怜)、内子(台湾人)、婆姨(西北人)、婆娘(四川人)、堂客(湖南人)、姑娘伢(湖北人)、家里的(河北人)、屋里的(河南人)、烧锅的(安徽人)、老蒯(东北人)、孩子他妈(有孩子)、领导(敬语)、女主人(尊称),等等。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则有:当家的(在外称呼)、掌柜的(在外称呼)、那口子(在外称呼)、老头子(老夫老妻)、丈夫(书面语)、老公(口语)、老伴(老人叫)、对象(60年代)、爱人(70年代)、亲爱的(90年代)、宝贝(腻歪)、达令(香港)、死鬼(打情骂俏)、男人(农村)、俺家那位(北方),等等。现在比较通行的叫法好像是“老公”和“老婆”,但是也有很多人反对把丈夫呼为“老公”。2016年,著名历史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认为女方把丈夫叫“老公”不妥,他说“老公”在古代是对太监的称呼,用以称呼丈夫,是对丈夫的不敬。的确,“老公”确实有过太监的意思,这一层意思主要是在明清时期,《红楼梦》第八三回写道:“门上的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这里的“老公”,说的就是太监。但是,“老公”还有一层意思,确实是指女子的丈夫,这一叫法最早源于唐代。唐朝有位文人叫麦爱新,看到自己的妻子芳华不在,就想弃旧纳新。一天,他写了一句联语放在案头,其文曰:“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妻子看到后知道了丈夫的心思,就提笔回了个下联:“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对句与出句不仅对仗工稳,而且幽默风趣,如此有才的媳妇,直接惊到了丈夫,从此他就不再提纳新之事了。妻子知道后又写了一句联语“老公十分公道”,麦爱新回了一句“老婆一片婆心”。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一段佳话,“老公”的称谓也被广泛地模仿,只是那时还不是比较通行的叫法,到了宋代,“老公”一词就已经广泛地用来指称女子的丈夫了。《水浒传》第二十四回,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连的来历,“王婆道:‘大官人怎么不认得她老公,便是每日在县前卖熟食的。’”这里的“老公”就是“丈夫”的明证。现在人把丈夫呼为老公,这不是新的发明,只是重拾旧习而已,完全不存在侮辱性。
杭州的蔡国强教授发了一个名为《老道闲谈·称谓》的小视频,谈到了时下称谓的谄媚问题,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堕落,更是一种文化腐败。他说,以前碰见一个陌生人,我们要跟他打招呼,就称他为“师傅”或“朋友”,这显得既尊重又友好;但是现在有些人遇到别人一律称“老板”,这就有些太离谱;阿里巴巴发明了一个“亲”,不论是谁,全部称“亲”,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一下就都“亲”起来了,这是对真正的亲人的不尊重;更为肉麻的是腾讯的发明,只要是在直播间的人,哪怕是乌龟王八蛋,一律称之谓“家人们”“哥哥”“姐姐”,这是对家人的亵渎。他的话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有时在快手平台看秦腔,有些老艺术家都六七十岁了,还在直播间张口闭口把戏迷呼之为“哥哥”“姐姐”,这的确让人感觉不大合适。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秦腔非遗传承人,一走上舞台,就把下面的观众呼为“姑舅爸”“姑舅妈”,让人听了很不舒服。为了人气,为了推销自己,为了打赏,就这样无底线地糟践自己,贬低自己,这还有人格吗?有一个戏迷曾经问一个秦腔主播:“你们这些人都彼此称作老师,他们真的全都当得起‘老师’这两个字吗?”那个主播反唇问道:“不叫老师叫啥呢?你说叫啥合适?”这一问还真把我问得一愣一愣的,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戏友”得体。现在是一个多元社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不论怎样称呼,我们必须坚守一条底线:尊重、平等、友善,不糟践自己,不贬低他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甄小荣:男,1969年生,甘肃省镇原县人。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正高级职称,文学爱好者,2008年、2009年,先后在中华诗词学会进修班、研修班培训学习。作品散见于《镇原教育》《中学教育科研》《新课程》《中学语文》《科学时代》《涛声》等报刊和《都市头条》《三秦文学》《甘肃陇源文学》《陇东乡土文学》《黄土情文学》《空谷一兰》等网络平台,多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甄小荣:【登崆峒山】(散文)

【三秦文学】甄小荣:【几个被生活淘汰的职业】(散文)

【三秦文学】甄小荣:【 鸡 头 山】(散文)

【三秦文学】甄小荣:【向着太阳奔跑】(诗歌)

【三秦文学】甄小荣:【春天的脾气】(散文)

【三秦文学】甄小荣:【做人当如月季花】(散文)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稿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问: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史  波       杨  强

策划:李书忠
宣传推广:鼎    文    豳    草    王宝群  
                孙传志    袁胜民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  子    王迎旭
                 慧   质       晓  锋

总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编:谢亚红    处   寒     谭文群
编委:刘旭平    唐桂英    吴远红    
          张晓强    刘马陵    梦而诗
          喝   茶    南友锋    马永清    
          张兴军    吴风平    张巧莉
          徵   蔚    秦岭人家   秋日私语     


三秦文学
本公众号致力于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爱好文学的朋友可以尽情在这里展示你的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