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火塘,布朗族文化的灵魂港湾

民生   2024-12-16 21:38   云南  

在云贵高原那神秘深邃的褶皱深处,木老元乡哈寨村宛如一处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静静守护着布朗族古老且纯真的文化瑰宝。在这里,每一缕袅袅升起的炊烟,每一声回荡在山谷间的笑语,都化作了浓浓的乡愁。而火塘,无疑是这乡愁中最为核心的存在,是布朗族人心中的圣地,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感归宿。

火塘,看似简单平常,对布朗族人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绝非仅仅是取暖做饭的地方,更是家族血脉相连的情感纽带、精神世界里的神圣图腾以及灵魂得以栖息的温暖港湾。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傍晚,太阳早早地隐没在山峦之后,夜幕迅速笼罩了整个哈寨村。就在这时,村里的火塘逐个被点亮,好似大地沉稳有力的脉搏,开始释放出温暖且强大的力量。那跳跃的火苗,宛如祖先们慈爱而明亮的眼眸,透过缭绕的烟雾,温柔地注视着每一个顶着寒风、怀揣着对家的眷恋匆匆归来的族人,仿佛在给予他们无声的慰藉与力量。

阿公裹着厚厚的棉衣,缓缓走到火塘边,熟练地往火塘里添上几根木柴。瞬间,火苗欢快地跳跃起来,映照着阿公那张布满岁月痕迹的脸,那些深深的皱纹里仿佛藏着无数往昔的故事,可他的眼神中却透着历经世事的安然与从容。

围坐在火塘边,一种温馨而又庄严的氛围悄然弥漫开来。火光如同一位神奇的画师,在每个人的脸庞上勾勒出柔和温暖的轮廓,给大家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柔和的光辉。空气中,淡淡的木柴香与烤茶的香味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令人心安的气息,让人心醉神迷,沉醉在这独有的氛围之中。

阿公清了清嗓子,开启了往昔故事的讲述。曾经,村子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大旱,炽热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绝望的阴霾笼罩着整个村子。那时,全村男女老少齐聚在火塘边,大家手拉着手,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虔诚,默默地对着火塘祈祷,祈求神灵庇佑。那火苗在风中摇曳着,仿佛承载着众人的心愿,在与神灵沟通。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大家几近绝望之时,天边突然涌起大片乌云,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打在干裂的土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音在村民们听来,宛如世间最动听的旋律。雨水滋润大地,也重新点燃了大家心中的希望,欢呼声、笑声与火塘里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对生命、对大自然的赞歌。

在这火塘边,烤茶也是一项极具韵味的传统。每当夜幕完全降临,阿婆便会从珍藏之处取出精心准备的茶叶,轻轻地放入土陶罐中,再将陶罐置于火塘边慢慢烘烤。随着火焰的舔舐,茶叶在罐内翻滚起来,逐渐散发出古朴而清新的香味,那香味先是若有若无,而后愈发浓郁,悠悠地飘散在火塘周围,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原始的记忆。待茶叶烤至恰到好处时,阿婆迅速用沸腾的泉水冲泡,刹那间,醇厚的茶香四溢,整个火塘边都被这浓郁的茶香所笼罩。这茶香,承载着布朗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眷恋。

当茶香渐渐淡去,夜色愈发深沉之时,火塘边的打歌便拉开了欢乐的序幕。布朗族的打歌,是一种古老且充满活力的舞蹈,承载着民族的灵魂与情感。在火塘那星星点点的微光映照下,男女老少纷纷起身,手拉手围成一圈,随着鼓点和芦笙的旋律,轻盈地舞动起来。他们的舞步矫健而富有节奏,或豪迈奔放,或轻盈灵动,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如同火塘中火苗般明亮温暖的笑容。村里曾有一对年轻男女,平日里交流甚少,却在一次打歌时,因手拉手、目光交汇,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后来喜结连理,成为村里的一段佳话。打歌,已然成为布朗族人传递情感、加深友谊、缔结美好姻缘的桥梁。

火塘,已然超越了其作为物理空间的范畴,它见证了布朗族数不清的悲欢离合,承载着代代相传的珍贵记忆与美好梦想。尽管时代在变迁,现代化的浪潮让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走出大山,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留下了许多空巢老人和那常常静默的火塘,但每到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无论身在何方,布朗族的游子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这个熟悉的火塘边。因为这里有着他们最纯粹的乡愁,有着那份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割舍不断的、对根的深深牵挂。

火塘边的乡愁,是对过往岁月饱含深情的回望,是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更是对民族之根坚定不移的坚守与传承。在那云深雾绕之处,布朗之魂借着火塘的微光,跨越时空的阻隔,悠悠讲述着一个关于传承、爱与希望的永恒篇章。在这里,每一缕茶香、每一声笑语以及那温馨而庄严的氛围,都是对布朗族文化最深情的赞歌,是对乡愁最细腻的描绘,它们共同构成了布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让这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文图:赵龙泉

本期编辑:陆应仙  张智力

投稿邮箱:shuimoshidian@163.com

该公众号由施甸县融媒体中心编辑管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水墨施甸
善洲故里 稻母之乡 地质宝库 高山硒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