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笔BD大单!恒瑞、信达接连出海,国产DLL3 ADC凭啥?

职场   2025-01-02 20:59   北京  

如果说2023年是ADC出海井喷的一年,2024年是双抗、TCE大单BD频出的一年,那么2025年,“风口”很有可能就是在DLL3靶点的基础上,进行以上几个热门方向的“排列组合”。


撰文| 石若萧

新年第一笔出海大单,被信达拿下了。
1月2日,信达生物发布公告,宣布与罗氏达成新一代抗DLL3(Delta样配体3)抗体偶联药物(IBI3009)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潜在付款总额约10亿美元。
几天前,恒瑞医药也宣布将其DLL3 ADC 创新药 SHR-4849 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IDEAYA Biosciences 公司,潜在付款总额达10.45亿美元。
连续两笔交易,不仅给新年开了个好头,还将DLL3这一新靶点推到了聚光灯下。DLL3,会不会成为2025年的“弄潮儿”?
事实上,潮水很久之前就已开始酝酿。
早在2016年,艾伯维就发现了DLL3的潜力,当年宣布以58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交易和4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高价收购Stemcentrx,获得了Rova-T——一款靶向DLL3的ADC。
不过,由于该项目后续发展不及预期,2018年底,艾伯维宣布停止了Rova-T III期TAHOE研究的患者招募。
但MNC围绕着这一靶点的布局,并未就此结束,并且还是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展开。到了2024年,与DLL3相关的明星产品和管线,逐步将其推到了浪潮之上。
双抗赛道方面,安进的tarlatamab于2024年5月上市,这是全球首款靶向DLL3/CD3的双抗产品,也是DLL3赛道中目前唯一的获批上市产品。据安进2024三季度财报,tarlatamab的首个完整季度销售额为3600万美元。同类产品还有勃林格殷格翰的obrixtamig(BI 764532),目前已经进入到了II期临床阶段。
2024年初,默沙东通过收购Harpoon Therapeutics获得了DLL3三抗MK-6070(HPN328),8月份,就该药物的全球开发又与第一三共达成了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药企没有缺席这一次“盛宴”,反而走在了潮流最前端。
2023年底,诺华以1亿美元预付款、超1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拿下了传奇生物DLL3 CAR-T疗法LB2102的全球权益,彼时LB2102正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
据悉,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10项DLL3 ADC在研管线,进入临床阶段的有4项,几乎都由中国企业所包揽。
除恒瑞与信达外,再鼎医药的ZL-1310是首个公布临床数据的国产DLL3 ADC,映恩生物与BioNTech的合作项目DB-1311/BNT324也在上个月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官网上披露了的最新摘要。
另外,还有企业布局了B7-H3/DLL3双抗ADC:2024年7月,英诺湖医药与诗健生物合作开发的ILB-3103已经完成临床前候选产品(PCC)的药效学验证。
尽管这个赛道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从当下的竞争格局,再结合过去两年的交易趋势来看,不难推演出未来的发展——如果说2023年是ADC出海井喷的一年,2024年是双抗、TCE大单BD频出的一年,那么2025年,“风口”很有可能就是在DLL3靶点的基础上,进行以上几个热门方向的“排列组合”。
这似乎正是国内科学家擅长的领域。
不管是双抗,还是ADC,都讲究多个部分有机结合,偏向平台化技术,具有“工程化属性比较强”的特点。这个过程中,国内药企的“内卷”习惯又帮了大忙,涌现出了大量备选产品。尽管众所周知,新药研发的重点在差异化而不在数量,但只要研发数量上去了,结果大概率能推动足够多的差异化产品出现。
一家Biotech创始人曾经对E药经理人说过,虽然行业里很多人认为,讲“工程师红利”是拉低了中国医药创新的实力,但事实上,在原创靶点缺少、基础研究未到位时,中国Biotech们借助“工程师红利”带来的效率革命,才是现阶段研发创新比较现实的路径。
只有“卷”过这一个阶段,才能拥有真正上桌与MNC较量的机会。
幸运的是,当下全球医药发展的大势正与这一阶段中国药企的擅长点契合。
据IQVIA艾昆纬近期一则肿瘤领域药物报告统计,过去5年,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正逐渐形成规模可观的细分市场,三大疗法的增速明显超过了整个肿瘤领域市场的增速,ADC交易量则激增了三倍多。
按出厂价计算,ADC、双特异性/多特异性抗体以及RLT的5年复合增长率(2019年-2024年)分别为40%、48%和39%,而整个肿瘤领域的5年复合增长率为11.5%。
基于以上趋势,艾昆纬预测,这三种疗法的增速将继续优于肿瘤市场的整体水平。在基准情况下,到2028年,按出厂价计算的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总销售额将达到370亿美元。
在此情况下,中国医药创新迎来了机遇,其在当下几大热门靶点及技术赛道的开发基本实现了全球同步,License out交易量是2021年的三倍有余,且ADC/双抗在研管线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已至,迎来了开门红的2025年,必将更上一层楼。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精彩推荐

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 | 出海
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
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行业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深刻前沿产业发展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