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要唾弃法西斯的为非作歹、草菅人命。二战时期,曾有无数保家卫国的战士们骑着骏马战斗,牺牲的马儿也成千上万。正好12月13日是世界上一些地区的爱马日(中国爱马日是9月19日),我们来说一说中国历史上的战马。
小时候一看《亮剑》骑兵连这段就哭
1942年的夏天,新四军的骑兵团曾在洪泽湖战胜日伪军的部队,电影《白马飞飞》就记录了抗战时期中国骑兵的故事。当然,这也并非中国骑兵在保家卫国上的首次展现神威,秦朝的蒙恬,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三国时候的曹真,两宋的狄青、岳飞等人都曾率骑兵队攻击来犯之敌。
这还要从数千年前的中亚东欧一带说起,这里有人将一群个头不算很高、体重三百公斤出头的欧洲野马(Equus ferus ferus),驯化为家马(Equus ferus caballus)。4200年前,家马数量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文明交流,它们走到了商周之际的中国。
长得还挺像已灭绝的欧洲野马的家马(上)家马(下)
图源:zoochat.com
家马很快于此有了拉战车的新工作。“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当时的四匹马的战车,车上中间的俩马叫做“服”,外侧两匹马叫做“骖(cān)”,拉着“乘”。它们在拉车发力时是依靠胸部和肩膀的力气。兵马俑里的马基于外形观测基本都是公马,但很多已经被阉割来防止马过于狂躁。
秦陵铜车马
图源:The Seattle Times
大概在战国后期,秦汉之际,中原多出了很多被骑着的战马,顶替以往相对笨重的马拉战车。这些战马中有不少外域来的,例如今日土库曼斯坦一带的汗血宝马,《汉书》中记载汉武帝曾在得到汗血宝马后欣喜若狂,他爹也曾“益造苑马以广用”,大力发展养马业,他爷爷曾规定“复马令”,规定偷马重罪和推广民间养马有利于免除部分劳役。
汉代天马雕塑
图源:Britannica
此后,我们在史书看到的是卫霍等人驾驭马群、赶走匈奴,曹操手下虎豹骑在当阳桥头,以及很多高个子的马出现在猛将身下。史官写下历史之后,也有今人基于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古人选育的中国马在约2300年前(正好战国秦汉之际)出现过基因突变,为它们带来了更高的身躯和修长的大腿。当然还是有很多品种的马是矮个子,它们没有改这个基因,例如广西的果下马,不过小也意味着吃得少,走起崎岖山道也不差,很多矮马在茶马古道上留下了印记。
果下马,腿短底盘稳,善于在南方湿滑山路上走
此后的南北朝到大唐之际,坐在带马镫的马背上的人同柔然汗国、突厥人契丹人对峙,背后有一群默默无闻的马夫。这群马夫按《齐民要术》上面写的“饲征马令硬实法:细锉刍,杴(xiān)掷扬去叶,专取茎,和谷豆秣(mò,这字本意就是喂马的谷饲料)之”。当然这书上还写到了“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在马房里面养猴子,等等,你们想到了谁?
唐代时期被人照顾的军用马确实生活得不错,给分配对象还是其他西域好马,也有太仆寺这个兽医机构保障医疗。不过如果冲锋或行走时间太长,又或者被叫去送荔枝,那就真的要命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战马
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为了不让马太累影响军力,唐朝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皇帝李存勖(xù)就曾经下令“骑兵不见敌,不得骑马”,让马保留体力在遇到敌人时以满血冲锋。辽宋金元明清到民国,马群继续着自己战场上的使命。再后来,毛主席骑过的小青马征战一生后住进北京动物园。
小青马,在岁数大之后毛色变白
新中国的时代,机械化的军事农业器具取代马的工作,但抢险救灾的骑兵们,以及一些地方骑乘和拉货的马依旧没有消失。这些从冰河世纪走来,几千年来被驯化又伴随人类文明的生物,还在见证着无数历史故事和文明演进。
新疆阿勒泰,有一支马背上的消防队,会处置森林火灾、解救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缴获自制土枪、捕猎夹等作案工具),并参加驻地抢险救灾。
撰文 | 大清神龙
微信编辑 | 赵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