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智人出土记

民生   2024-11-12 07:00   河北  



距离“北京人”遗址周口店40公里外的保定涞水野三坡百草畔,在1983年8月,村民挖菜窖时意外刨出古人类头骨化石,后经有关部门抢救性挖掘,出土一具距今两万八千多年的古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涞水智人”。然而,“涞水智人”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又是怎样被修复的,这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挖菜窖时 刨出“人头骨”

1983年7月的一天,村民任正清正在院子里挖菜窖,挖到3米多时,发现一些零碎的骨头化石,感到很奇怪,便告诉了县里的退休干部杨洪章。杨洪章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任过涞水县工商局副局长,总想为三坡人民续写历史、开发旅游,他青年时就对北边桥东北杏树台地区挖煤土时经常挖出的不明化石(当地人称龙骨)感兴趣。早就托付乡亲们,如发现大宗化石要赶快通知他。杨洪章听到这一消息后,赶到北边桥村实地察看,并要求任正清停止挖掘,保护现场。杨洪章认为这些骨头是大型海生动物化石,写了篇文章发表在1985年《保定日报》上,还把那些化石收藏起来。1986年文物普查时,保定地区文保所考古队的杨永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动员杨洪章把标本拿给专家去鉴定一下。杨洪章也感到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就带着化石到北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联系北京大学考古系,让杨洪章到北京大学详细介绍发现化石的经过。经北京大学考古系鉴定,化石材料为腰椎以上的各个部位,认定这些骨骼是智人化石。

1988年暑假,北京大学考古系古人类考古学家吕遵谔教授及动物考古学家黄蕴萍教授,带领3名学生与杨洪章一起来到任正清家。在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涞水县文物管理所配合下,对菜窖进行了扩大清理,发现这是古人类活动的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海拔高度约100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3.3米,厚约l米。头骨大部分被砸毁,又清理出同属一个个体的人骨化石的盆骨及下肢骨,与前面的化石形成一具完整的侧卧古人类化石。还出土了鹿角、啮齿类动物下颌骨、打制石片等。后经北京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SF加速器放射性同位素分析、加速质谱仪测定,这具人骨化石形成于距今2.8万年前,是迄今中国发现的第一具完整的智人化石,考古界定名为“涞水智人”。

涞水智人具有蒙古人种也就是黄种人的特征,化石的出土在史学界引起极大轰动,考古学家认为推翻了史学界关于中国人是非洲人后裔的说法,填补了中国古人类研究的一项空白。涞水智人的发现,对于寻找北京猿人的后裔有着重要作用。

经过两年的修复工作,这具人类化石终于被修整完毕,定名为“涞水智人”。如今,“涞水智人”化石藏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内,复制品之一在野三坡百里峡地质博物馆,接受游客参观。而“涞水智人”的故事更被加以演绎,成为野三坡景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天下遒城
天下遒城让您领略不一样的遒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