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址几经搬迁、馆舍几度重建、馆员几代传承,陪伴几代读者成长——嘉兴市图书馆守望120年

文化   2024-12-09 07:35   北京  

“我在图书馆长大,年幼时常在馆里帮母亲整理报刊,冬日书香伴梅香,如今馆里的梅树依然繁茂……”11月30日,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一楼大厅里人头攒动,60岁的陆加敏讲述着自家三代人与嘉兴市图书馆的故事。冬天的嘉兴依然暖意融融,对陆加敏来说,在《嘉兴市图书馆史》新书首发式现场作为读者代表发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在她看来,嘉兴市图书馆就像暖阳,温暖了她和家人的生活。

2024年是嘉兴市图书馆建馆120周年。120年来,它馆址几经搬迁、馆舍几度重建、馆员几代传承,陪伴几代禾城人成长,为嘉兴这座城市扬起精神文化之帆。《嘉兴市图书馆史》的出版,既多方位展示了嘉兴市图书馆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与时俱进、奋发创新的历程,也讲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温情故事。

从历史深处走来

嘉兴市图书馆始建于1904年。在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社会风潮下,嘉兴先贤陶葆霖、金蓉镜等认识到图书馆对于普及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的重要性,以秀水县学堂大楼作为馆舍组织成立了“嘉郡图书馆”,1915年,嘉郡图书馆被批准为嘉兴公立图书馆对外开放,由此拉开了嘉兴现代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序幕。

1929年,受大众喜爱的嘉郡图书馆在道前街原宏文馆旧址建起一座二层楼作为新馆舍;1937年,该馆舍被日军占领,当时已更名为嘉兴县图书馆的馆址迁往塔弄;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馆址再度迁移至秀水县明伦堂。

1962年,陆加敏的母亲成为嘉兴县图书馆的一名图书馆员,为读者服务了22年。“以馆为家”的陆加敏毕业后,在母亲的影响下到原嘉兴学院图书馆工作,也成为一名图书馆员。2016年,陆加敏和父亲一起,代表家族向嘉兴市图书馆捐出了爷爷陆昭毕生所藏的1000多册明清刻本和600多件字画藏品,连接起家庭与图书馆的情感纽带。

“正是一代又一代馆长、馆员和读者,一脉相传、勠力同心,铸就了嘉兴市图书馆120年的辉煌历史。”嘉兴市图书馆馆长沈红梅说。

与陆加敏的母亲一样,沈红梅与书为伴已经近40年了,见证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

1986年,从杭州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的沈红梅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她还记得,1981年嘉兴恢复市建制时,嘉兴县图书馆更名为嘉兴市图书馆。“当时书籍是珍贵资源,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是5万元左右,书籍实行闭架限量借阅,借书不便,日常来借书的人也很少。”她回忆。

与时代同频共振

从闭架限量借阅到敞开大门,再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嘉兴市图书馆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

1996年,嘉兴市图书馆利用新兴技术将纸质书目录录入计算机,建立起书目和读者信息库;1999年,建立了电子阅览室;2003年,虚拟局域网建成,基本实现县、区、镇、村点对点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如今,嘉兴不仅实现了全市图书“一卡通行”和“通借通还”,读者还可通过互联网检索到省、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和数字文献资源。

从20世纪60年代由馆员骑自行车为读者送书到如今打造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嘉图人始终积极融入革新与发展潮流,不断拓宽图书馆服务能效。

2023年4月,嘉兴市图书馆启用元宇宙阅读体验馆。体验馆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科技与艺术、展示与互动、深度与趣味,建设了“阅听”“阅视”“阅触”“阅界”和“阅知”5个子空间,通过虚实声场、物理场景搭建,结合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体感投影等科技手段,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展现阅读的魅力。

“家里孩子做作业不专心,我该如何引导?”“我老是容易焦虑,有什么方法能让我减少焦虑?”在嘉兴市图书馆的“健心客厅”,越来越多读者开始正视自身的心理感受与状态。

沈红梅介绍,嘉兴市图书馆在全市88家图书馆嵌入式打造“健心客厅”,定期邀请专家举办亲子教育、心理健康沙龙,得到城乡读者的广泛欢迎。前不久,嘉兴市图书馆进一步深挖心理健康和阅读的关系,在“健心客厅”的基础上升级打造五感阅读疗愈空间。这个空间能带领读者体验自然丛林的环境,聆听悦耳的声音,感受色彩、图案、场景变换带来的心理变化,给每一次图书馆之旅带来放松和疗愈。

与读者同心共情

120年的守望,嘉兴市图书馆初心不变,为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开着门、留着灯,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家园。

读者方大文曾在嘉兴市图书馆度过了他的灰暗时光。2019年下半年,父亲离世后,他在嘉图借阅了很多关于生死的书籍,希望从中寻找慰藉内心苦痛的良方。他读了《生命最后的读书会》《相约星期二》等,他发现作者对死亡与失去的感悟,并非想象中那般悲切,有不少诙谐轻松的回忆和坦然接受的态度。“那些文字与情感,实实在在助我平复心情、渡过难关。”

在沈红梅看来,公共图书馆要做的是让阅读无门槛,“时代发展成果要全民共享,阅读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小学生解子轩、解子昂兄弟是嘉兴市图书馆王江泾镇分馆的常客。他们在这里阅读、写作业,参与“小小创客家”“恐龙来了”等活动。“放学后,我们经常来图书馆,这里的图书和活动我都知道。”说完,解子轩抱着一本恐龙主题绘本跑向座位。对住在距图书馆一路之隔的他们来说,图书馆是童年记忆中最重要的场景。

陈中明是一名60多岁的酒店清洁工,他在工作之余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看书,参加“南湖讲坛”“嘉兴故事”等活动。他热爱写诗,还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嘉兴市图书馆了解他的情况后,为他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会,致敬读书人的美好梦想。

从初创时简陋的馆舍、古旧的线装书、单一零星的活动,到现在遍及城乡、优质均享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多媒体、全平台的数字服务网络,精准化、系列化的服务品牌矩阵,嘉兴市图书馆在公共图书馆事业中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歇。


编辑 | 吴迪


中国文化报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发展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