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位挚友讲过,他印象中的江南,是想回也回不去的。这份回不去,有因时间作祟造成的心境不同,也有因社会发展带来的物是人非。而江南,往往凭借着那一绿带水的风景,那质朴的人、感性的物,将这份魂牵梦绕的无奈放大。
趁秋日未散,月初突发奇想去了趟绍兴,听说那里“最是江南”。出了绍兴北站,没去鲁迅故里,也没去兰亭东湖。而是向东出发,穿过解放大道后,从盐仓溇村东侧北上,直到看见远处有黄色庙宇的大桥。
从桥头眺望,老闸河和对岸街上的白墙黑瓦,晕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墨画,墨画所属,便是斗门。
本期城市备忘录,将以时间顺序叙述斗门及其老街的客观历史和空间印象。结合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口述,真实完整地再现斗门老街的兴衰缘由,并试图结合当下的更新契机,思考其作为传统古镇中的那份怀旧式未来。
#镇以闸名,世称斗门
斗门镇位于位于绍兴东北,距市区约十公里,是一个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
斗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袍谷古文化遗址就在此地。汉代建鉴湖时于玉蟾与金鸡两山间,置玉山陡亹「dǒu mén,古人称‘两山相夹为陡,一水中流为亹’,后为了书写方便,改为同音‘斗门’」。
斗门原本二孔,作以调节鉴湖和钱清江的水流。唐贞元初,浙东观察使皇甫政将二孔闸扩成八孔,为以更有效地抗咸排涝、蓄水灌溉。
湖光山色,青瓦白墙的斗门风光
唐代玉山闸的改建,使这块原本就丰腴的土地更加肥沃,再加上斗门一直是绍兴重要的食盐产地,各地移民纷至沓来,集聚移居。相对优厚的自然条件带来物质和精神的满足,逐渐形成了斗门老街。
玉山斗门闸图©「绍兴府志」刻本
到了明代,时任绍兴太守的汤绍恩又在钱塘江、钱清江与曹娥江的三江汇合处建二十八孔的三江闸,玉山闸于是废弃成了闸桥,并连通两岸,斗门老街因而更加昌盛。
可以说,斗门古镇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老街悠久文化的滋养与熏陶。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人们提起斗门古镇就等同于指代斗门老街。
斗门大桥下的老闸遗址,对岸的宝积禅寺
#老街、旧楼、巷弄、石桥
斗门老街,也叫唐宋老街,同样蕴含着上千年的历史人文积淀,至今仍保存着玉山斗门遗址、登瀛古桥、宝积禅寺等数十处古迹。
它曾是绍兴北部海产品和农副产品主要集散地、也是水上运输的重要枢纽,集山、水、街于一体,静谧古朴,民居风格典雅统一。
如诗画般的江南老街
老街全长一点五千米,狭长幽深,横贯东西,分有东街、西街、南街、米行街和月湾街五条街道。其中最古老的,也是其主要的街道是西街,全长三百多米。
老街依山而建,沿河而筑,起初老街本来单面街,由于商业日兴鼎盛,不得不再在河沿扩展,形成了狭窄的街面。老街河与玉蟾山并排在老街两侧,因而街旁两侧的民居的前门是街,后门不是枕河就是背山。
斗门老街与周边自然关系©朱凌皓
沿着青石板路望去,两边尽是高低错落的村居,有序地排布在悠长街巷的两侧。都是砖木或者纯木结构的两层楼传统民宅,上宿下店或前店后房,格局基本一致。听吴大爷描述:“这些民居基本都是民国时期的房子。但如果是台门,那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两三百年前。”
斗门老街也是一条弄堂。漫步向前,脚下是错缝铺就的凹凸青石,身旁是旧楼间众多长短、宽窄、高低不一的巷弄。鱼骨状排布在主街上,街巷共同构成了斗门古镇的骨架,也是老街各个角落的通达路径,通向老街河、登上玉山、步入各户人家...
斗门老街空间骨架示意图©朱凌皓
巷弄与老街河的交界处,是众多造型各异的古老石桥。调研得知,加上老闸桥(今斗门大桥)外,斗门老街上总共有12座桥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名为鹅市桥的三孔石桥。一板一桩的简约造型,在午后的阳光下尽显岁月的质感。
吴大爷特地提到,鹅市桥分街东西,原是家禽家畜的集散埠头,彼时热闹至极,在60年代由镇政府发起修过一次,修理时用了斗门老闸卸下来的硕大块石。
街河古今影像,中央的是鹅市桥
老街、旧楼、巷弄、石桥,风干了人生,也沉淀了岁月。
#老街的生活遗产
斗门是著名剧作家柯灵先生幼时成长的故乡,柯老形容老街:“隔绝了市井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斗门老街,在历史记忆的呈现之外,也处处流淌着那极具辨识度的江南生活气息。
伏案创作的柯灵©新闻晨报
均衡而生的生活方式作为江南古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斗门遗留下的宝贵财富。
斗门老街的生活场景将斗门人崇尚自然、直抒性灵的精神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
依河而居的江南人家
回忆起误入老街深处的那个午后,水漂声、锅勺声和收音机声中的绍剧声,共同成为街头巷尾的白噪音。端着茶杯的大爷,与隔街另一侧的老者递烟点火;穿行于老街的老太太,拎着菜篮一步一顿;还有远处叫卖人时有时无的吆喝、傍晚宝积禅寺顶的袅袅炊烟...
这是一种古朴的物件与寻常的人家,相伴而成的地气。没有市井的喧嚣,更像是一幅超逸尘外、生息繁衍的历史长卷,时光仿佛在这里回溯,生活也一如从前。
各家门头晾晒出的五颜六色衣物
听我提到宝积禅寺,吴大爷说:“它曾是绍兴唯一的城隍庙,每逢祭祀日,游客众多。如今遗迹虽在,却已关闭三十多年,庙内只剩些堆置的废旧杂物。"
从向山巷抵达宝积禅寺顶层平台
后来得知,除去宝积禅寺,老街还曾有月弯残雪、官渡人声等九大景观,也更曾是盐业文化、治水文化、老街非遗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活跃中心,只可惜它们也已随着历史变迁而渐渐湮没无闻。
也难怪柯老古稀之年重游斗门时的感慨:“如绣的丘壑、田野,温暖的老街,沿街环绕的小河,河上随处架设的板桥和石桥,都是那么亲切。但同代人几乎凋零殆尽,我已经变成镇上陌生的来客”。
柯灵重回斗门©三江斗门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些心有所动,而又感世事无常的生活遗产,大概是斗门老街是能够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魅力所在。
#因河而兴,昔日繁华
年过古稀的吴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斗门人,自小生长在斗门老街的他目睹了老街的兴衰。吴大爷说:“斗门曾是旧时的绍兴除了市区最繁华的地方”。
古镇以运河而兴,斗门老街因交汇于运河,自古便是商贾云集之地。「斗门镇志」中记载,斗门老街在明代时已成市集,清代时商品交易达到鼎盛。当时交通以舟楫为主,无论是打店歇脚的商客,还是上街赶集的村民,都要聚集于此,热闹非凡。
又因濒海产盐,老街上的盐店和当铺很多。老街素有“两爿油车、七支盐舍、八爿当”之说「爿‘pán’: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一直到80年代中期另造新街前,斗门老街都还是绍兴北部地区农副产品、盐水和海鲜的著名集散地。
民国时期热闹的斗门码头©斗门史说
吴大爷回忆说:“这里十月份最热闹,街上堵得水泄不通,从上午五点到中午十一点,方圆数十里的村民都会来此进行交易。各种各样的小店铺、杂货铺、理发店、布店、皮鞋店、药店、生资农药店等分排老街两旁,各种商贩来这里推销各色货物。每天清晨时分,老街就已经人群熙攘,群声鼎沸。市河上机帆船、小货轮、摇桨橹的小划子往来穿梭,打渔的、跑水运的,乡下上街的,熙熙攘攘。鱼虾、农作物等货品从船上卸下,到集市上进行交易。”
除此之外,斗门老街的尽头老闸除水利功能外,还留有「万年剧台」。柯灵先生的散文中描述它:“殿前有一个石基的戏台,唇楼般在水上浮着,精细古雅的雕镂,辉煌金碧的粉饰,在乡间小镇上,算得上第一等华美的建筑。”这个石结构的戏台承载了社戏、集市、庙会、祈雨、赛龙船等诸多活动,逢年过节这里都是斗门最热闹的公共空间。
斗门老闸与「万年剧台」©斗门丛书
老闸桥一直保留到1954年,最终因功能不再足以解决绍兴的涨水问题,而被有关部门决定拆除改「建设桥」。这座存在了1800年的斗门闸,历时了半个月的拆除工作后,消失在了江波之上。如今古镇重要的标志性景观斗门大桥,是建设桥在81年的再次改建化身。
玉山闸拆除现场
因运河而兴的斗门,又因公路、铁路的兴起而衰。80年代后期,绍兴的市政规划建设逐渐远离斗门,在大规模现代化建设的洪流背景下,老街如同老闸被卸下的石块一般,爬满青苔,缓缓下落、沉淀。
#停滞的老街,留不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吴大爷祖上家里种田,打仗的时候家里因为劳动力不足,卖掉了老家的田,来到老街买了一家店面。童年时的玩伴、成年后的友人大都曾是这一家家店铺的持有者。“这是来行街,从前摆米摊,开米店的。这是酱园,这里原来是当铺,解放后改成供销社,现在是村民的房子……”吴大爷依次指点介绍,熟稔和热情,都出自内心。
老街上一家很有名的老式茶馆,现已闭门
时过境迁,当我沿着东入口一路走来,如今的斗门已不复往昔繁华,多数大门紧锁,街上少有人影,有也是如吴大爷一样眷念老宅的老人家。
提到老街的人气,吴大爷指着身旁的老屋说道“本来斗门像这种屋里全都住满了人,一点五公里长的老街,每家五到六个人,两边加起来五六百户,两三千人肯定是有。”
居民老人们在午后阳光下聚在一起聊天
八十年代末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斗门人选择走出家乡,在更大的市场中闯荡。吴大爷说,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斗门的人气就如同现状了。可以说,斗门老街在历史中停滞了30年。
显而易见,现在的斗门没有年轻人,吴大爷说他们因为看不到希望,都在外面买房子生活。而除去因为房租便宜,选择留在这里的外地苦钱人,斗门本地居民总共只剩下了几十人。
空心化、老龄化,终究还是老街逃不脱的命运。
现在的斗门老街,几乎只剩下老人
那些人声鼎沸的日子,似乎越来越遥远。斗门,几乎成了被人渐渐遗忘的角落。
#最后的老街,何去何从
吴大爷还跟我们提到,这一路走来,斗门老街其实曾有过扶摇直上的机遇。
早在八十年代初,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古城,绍兴赫然在列。凭借近千年历史形成的优越景观,和名家荟萃的人文积淀,斗门老街被不少影视剧组看中并选为作品场地,《围城》《祥林嫂》《绍兴师爷》《少年周恩来》《绝境逢生》等十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剧均曾在此取景拍摄。
取景地斗门©不假思所
到了九十年代,绍兴市政府计划落实绍兴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目标大力发展古镇经济。彼时的绍兴柯越有四个镇:斗门、安昌、柯桥和东浦。政府需要各个镇出钱谋发展,但造化弄人,当时的斗门镇因资金募集困难,筹不到钱,无奈只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吴大爷叹息道:“这四个镇里只有斗门交不起钱。想当年的安昌古镇,它的老街那时候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长,人家早都开发完了,我们没跟上机会。”
空置的街道很长
当吴大爷被问到想象中斗门的未来时,他最希望家门口可以有一个地铁站:“交通有了,人就来了。”也提到斗门老街应得到妥善更新,“光开发这条老街没用,老街两侧的城隍山和街河也应该得到有效利用。”他不止一次建议在山上修一条玻璃栈道,他说这样人们有山可爬的同时,还可以好好俯瞰斗门的大好风光。
现在绍兴的四大古镇,除了早已声名全国的安昌古镇,柯桥古镇和东浦古镇目前也已凭借高投入的更新改造赢得了十足的人气。只有斗门作为其中唯一未被开发的古镇,犹如一位看尽繁华的遗存老者,静静等待在老闸河畔。
#更新在即的三个忧虑
返程时,我了解到绍兴政府将投入一个亿,在明年年初对斗门古镇进行「第四古镇」的改造升级,通过改善老街周边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重燃斗门古镇经济新活力。
也对,斗门因老街而生,也应当因老街重生。
「斗转星移」斗门古镇场景设计国际竞赛
然而,古镇焕新一直是老生常谈的城市更新难题,其中居民、运营以及风貌是三个主要难点。这三者并不彼此独立,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I.居民
通过与吴大爷和老街的居民聊天得知,其实不少居民更愿意拿钱全部搬迁腾退,就像柯桥古镇那样,将原住民尽数搬离,进行拆迁改建。如果不能带给居民与老街共富的利益创效,那么居民们尤其是老人,他们的生活,其实不太愿意被公众游客打扰。但是没有打扰,也就意味着没人来,没人来,就是最大的问题。
活动竞赛当天热闹的老街现场
#II.运营
中间一条路,两边是商铺,相仿的货品,雷同的业态已经成为当下所有商业化古镇的样板。逛街、吃饭、看表演这套凭借着"易执行+高利润”的内容运营模式似乎成了古镇文旅的唯一解。想做网红小镇,就需要充足本地化的差异性内化打造。这一点,隔壁的东浦古镇正是抓住了黄酒,大搞主题。
斗门老街东入口街景
#III.风貌
“我们拆了几千个不一样的古镇,建了几千个一样的。”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镇内涵的美学挖掘与重塑,应当被所有空间事件所重视,为了提升执行效率而不断挤压、边缘本土传统,只会丢掉了场所原有的精神气质,掉入千城一面的轮回当中。
仍未商业化的斗门盐仓溇村
#老街的「圣地」未来
传统文化与现代更新的碰撞,是斗门老街再生途中绕不开的挑战。二者的矛盾性使我想到日本人类学家中泽新一在「地球潜水员」(Earth Diver)中讨论日本筑地旧鱼市搬迁案例时对“圣地”的定义描述:
#a.圣地周围有一道「精神屏障」,严格限制外界的入侵,它与外部世界有着不同原则的非标准。
#b.圣地是通往原始自然的通道。当一个人进入圣地时,他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原始自然将可以立即感受到。
#c.圣地内,总是有人们生动地参加热闹的活动。这些人通过不断居住在圣地上来维持条件a和b的正常运行。
中泽新一与「地球潜水员」
中泽新一认为圣地是抵御现代城市空间中大量单一重复的人工环境存在。那么,将斗门老街重塑成类似的“圣地”是不是应该成为它未来更新之路上的重要参照呢?
按照“圣地”的标准,斗门老街应当是独一无二的再造,这就代表应当摆脱当下传统文旅商业已有的开发场景,斗门应成为江南体验日常生活的唯一老街,将在此地原汁原味的生活艺术场景作为「精神屏障」,吸引沪杭人群中具有生活体验意识的青中年群体共建独属于斗门的生活美学。
综艺中回归日常的明星们©向往的生活
前面说到斗门的山水自然,可以用老街作为触媒,并以此加强人与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再通过老街所牵引的山坡、河流、旧楼、巷弄,创造内容的创新点与发生地。聚焦江南日常生活并活化为艺术事件,斗门的日常生活遗产是斗门的最大魅力,这份质朴与感性也是斗门留给江南的最大价值。
对日常生活的深度体验©向往的生活
人是维持“圣地”的重中之重,斗门老街也应当拥有一支老街主理团队,并聘请一位有着社会影响力的主理人负责统筹。与原住民和外部力量一起,完成线上线下内容的介入与落地,并一起维护老街的空间体验与形象。与老街接触到的所有人,都应是事件的创造者,用事件驱动空间,再用空间源源不断的产生内容。
从斗门大桥上空鸟瞰©斗门史说
飞机上,我做了个梦,梦到在城市快节奏生活下疲惫不堪的我,再次爬上宝积禅寺。炊烟又一次从半空袅袅升起,一条长桌从山坡伸向老街,老中青三代围坐在桌边欢声笑语,游人在山道上摩肩接踵;河岸边人声鼎沸,一堆俊男靓女搓洗衣物,邻接的巷道中某奢侈品牌在办大秀......
那是有别于现代都市生活的另一种图景,过去和未来的叙述发生联系,重新与这个曾经繁荣的街巷历史联系起来,再现了中国人心灵中最原始、最古朴的生活理想,并以一种怀旧的方式激发现代文化的生产。
参考资料:
01.朱菲,斗门史说.
02.不假思所,古镇,被“打扰”了吗?
03.三江斗门,从老街到老闸,这是你印象中的斗门吗?
04.十分绍兴,绍兴的这条老街,还有多少人记得?
05.朱凌皓,绍兴斗门老街传统民居适应性更新设计研究.
06.Nakazawa Shinichi,Earth Diver,2005.
城市「长红」的密码——城市品牌
华为全球最大研发中心近日启用,为何是青浦?为何规模如此之大?
更新,能带来中国小镇的下一个奇迹吗?
除了连接两岸,「桥」还能干点啥?
国潮文旅,让中小城市卷到点上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