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华堂:乡恋】杨玲玲:“书信”中的深情

文摘   文化   2024-08-17 17:04   山西  

点击上方蓝字,我们一起找回故乡的味道

         

     

   “苍雁锦鲤传尺素,清风朗月寄相思”,“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情书,是情人表达爱情不可缺少的寄托,鸿雁载着相思的苦与乐,载着爱意的期与盼,飞过千山万水,越过春夏秋冬,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把恋爱中痴情男女的爱炼成了蜜,酿成了酒。他们在信中互诉衷肠,多少当面无法出口的甜言蜜语,海誓山盟都可以在纸上化成美妙的文字,送到爱人面前。


    最令我最感动的是周恩来总理和夫人邓颖超的通信,她写“望你珍重,吻你万千”,他回“纸短情长,还吻你万千”,书信中“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切切的情谊,殷殷的思念,是一个伟人另一面的柔情。



    令人感动的还有李觉民《与妻书》,既是家书,又是情书,更是诀别的遗书。


     信中,林先生妻子情义绵绵,万般不舍,但他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慷慨赴死,也正是因为有许多像林觉民一样的革命烈士不畏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书信,有时像一缕春风,温暖着人们的心灵;有时像一道彩虹,连接着不同的世界;有时像一座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


    在书信的世界里,们可以倾诉心声,分享喜悦,感悟人生,也可以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传承文化。书信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文化的积淀。    


    家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既是亲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是知识传递的纽带。作为一种家训经典,千百年被传承下来。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家书之一是周公的《诫伯禽书》。这篇家书是周公旦对他的儿子伯禽的告诫。他告诫儿子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美德德行宽裕也需恭敬待人,土地广大也需克勤克俭,禄位尊盛也需谦卑自守,人众兵强也需心怀敬畏,聪明睿智也应觉愚钝无知,博闻强记也要自觉浅陋。周公的《诫伯禽书》成为中国古代家训的经典之一,字字珠玑中表现的是刻骨铭心的舐犊之情。


    著名的《曾国潘家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锦囊,也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家训,他把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等种种智慧,向儿子倾囊相授,表现的是一个国之重臣,一个师长,一个父亲的拳拳爱国爱子之心。


    梁启超的家书,更多体现了一个父亲不凡的见识,他给孩子们的书信中,不仅仅体现父亲对孩子的思念和规劝,更多的是励志、谈心和抒怀。所以在他的文明和民主的教育下,梁家走出的孩子个个都是社会精英。


    还有《王国维家书》《胡适家书》等,都是经典朴实的教育文本,值得千古流传的家训故事。


    还有方志敏、江竹筠、秋瑾等仁人志士,在狱中,在英勇就义之前写给孩子的书信,没有悲伤哀愁,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期望,那更是一种凡人无法企及的崇高境界的书信。


    如果说名人注定是不平凡的代表,那么《傅雷家书》则是平凡又典型的知识分子代表,他在信中对儿子说: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其言无华,其情可贵,体现的是一个父亲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父爱。


    《傅雷家书》,感动了无数心灵。习艺者从中读到坚毅和求索,离别者从中读到乡恋和孤单,教育家从中读到因材施教,音乐家从中读到艺海无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者从中读到情之至亲至切。


    上面这些名人家书,都是一本本充满智慧和包罗万象的教课书。其琐碎中充满着博大,感人肺腑,启发着千千万万的父亲母亲和孩子,其才可敬,其识可学


    诗圣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写出了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家书珍贵,可抵“万金”。


    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家书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和平年代,家书一样也是情重万金的。漂泊在外的人与家人通过相互来往的信,维系家人情感包含着的都是浓浓的亲情。它是所有远离父母和妻儿的人,在外打拼时心里的沉重依托,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揪心牵挂。


    一纸书信,安慰着两地的血脉亲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在用新的精彩取代着旧的美好。家书也好,情书也罢,终将被历史湮没。但它曾经那么真实地记录过亲人之间的浓浓亲情,情人之间的深深爱意。那些泛黄的信纸,那些手书的方块字,不论是苍劲的、涓秀的、还是稚嫩的,都是可贵美好的,是温暖温馨的,是朴实无华的,是刻骨铭心的,是感人肺腑的。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会把它存在心里最柔软的角落,也许在不经意间,从心底涌起丝丝的甜密,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长按识别关注

扫描二维码

排版:顽石

图片:网络

文字凝固时间  乡土永连心底


棣华堂
乡土文学,文字凝固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