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伴随气温升高的还有文旅市场的热度与民众出游的热情。去海边戏水踏浪、享受“清凉一夏”,到夜市里品尝各色美食小吃,去体验当地特色民俗技艺……
文化和旅游部数各地文旅部门纷纷“解锁”消夏新模式,推出“量身定制”的贴心服务。热气腾腾的“夏日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展示出中国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势头。
这个夏天,文旅新业态涌现、新场景频出,暑期消费活力不断释放,夏日经济持续繁荣。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我国旅游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旅游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汇聚成我国旅游业发展壮大、转型升级的壮美图景,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综合带动作用。
图片:“夏日经济”|来源:网络图片
一、“夜间经济”重塑消费新业态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映射一座城市的经济活跃度。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大力发展“夜经济”,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动力。从夜市小吃到夜间文化体验,“夜经济”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更成为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
(一)四川“通江花月夜”
通江花月夜是以自然秘境奇妙游、影视化场景商业、交互式光影秀及虚实共生为主题定位的夜游小镇,主要分为沉浸式商旅文小镇和银耳主题行浸式水上夜游两大板块,现已成为川东北地区人气最高的夜经济综合体验区。
作为国内首个银耳文化主题公园,它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银耳文化,创造出独特的视觉享受。通过高科技光影技术和沉浸式体验,公园生动展现了银耳文化的内涵与美感,并融合多元业态打造全天候文化旅游胜地,极大地丰富了川东北地区的旅游体验与文化形象。
商旅文小镇占地1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商铺107间,设置七大舞台,创编非遗杂技、汉唐舞蹈、古彩戏法、川剧变脸、人物互动、特技、巡游等表演形式,40多种表演剧目全天候不间断展演。
在内容和细节上,深挖通江当地巴文化等元素,虎符、戏曲等巴文化符号,融入到市集商铺、舞台、演员服装等环节中,并在游览动线中设计创作形态各异的银耳灯与装饰灯笼,彰显通江银耳文化。
图片:“通江花月夜”|图源:网络公开
图片:“通江花月夜”|来源:网络图片
每个篇章都详实地展现了从银耳生长环境的自然恩赐,到采撷培育的过程艰辛,再到银耳名扬四海、流通天下的辉煌历程,全方位立体呈现了通江银耳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的文化魅力,使观众在享受视觉艺术盛宴的同时,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这一地域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江花月夜凭借其简约优美的艺术风格,为游客提供独特难忘的旅行体验。在这里,游客能在艺术与自然交织的环境中,深切感受通江的地方特色与迷人风光,从而在心底留住这份独特的通江风情与美丽景色。
图片:“通江花月夜”|图源:网络公开
这两年,通江花月夜以商务休闲、健身娱乐、特色餐饮、夜间演艺为脉络,推出紧贴时尚、体验丰富的“夜游、夜购、夜品、夜健、夜娱”业态,打造城市消费新动力,夜间消费吸引力不断增强。
日前,第四届T12中国西部文旅发展峰会暨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评榜颁奖典礼在重庆巫山举行。峰会发布了2023中国西部夜游新场景名单,通江县花月夜成功入选,系四川全省唯一。
(二)山东夏日新“夜”态
临沂涑河西岸,《夜画琅琊》正在上演。作为国内首部以东夷和魏晋文化为主题的行进式夜游实景演出,6幕戏剧在12处景点转换间,3000多道光束营造的光电效果梦幻震撼,变化万千的水幕和舞台带来惊艳视效。
舞者们以河为卷,用或曼妙或雄伟的舞姿,再现女娲、刘洪、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人物形象与故事,让游客在视觉盛宴中沉浸式穿越古今。
客流高峰时,夜游游船单日接待游客突破5000人次,景区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增加船次、班次等方式来满足市民假期游玩的需求。
图片:《夜画琅琊》|图源:网络公开
临沂市费县则围绕夜景、夜演、夜购、夜娱、夜宿等,创新乡村夜游新体验,开拓“文旅+夜经济”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另一种怡然自得的游玩体验。
在东蒙镇响水湾湖畔,欢声笑语与袅袅烟火相映成趣,周边的帐篷野营、网红拍照打卡等满足了游客的夜游需求,成为夏日夜游“哪儿凉快哪儿待着”的好去处。
在淄博,海岱楼沐浴在璀璨灯光中,古韵盎然。6月21日,博山区发布“日落开嗨·烟火季”夜游线路,“国内首个行进式琉璃主题演艺”亮相颜神古镇,老颜神酒馆、博山烤肉、博山烩菜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吸引游客一尝传统博山味道。
图片:颜神古镇《梦回颜神》琉璃文化主题演艺|来源:网络图片
置身泰安东平大宋不夜城,仿佛穿越到了大宋繁华街市;曲阜明故城在光影幻化中演绎《大哉孔子》;台儿庄古城,古街石桥,人气十足……攀升的客流直接拉动山东“夜游经济”。
二、“音乐+文旅”重塑消费新场景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44万场,较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10.66%;票房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37.17%;观众人数10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3%,演出市场依然如火如荼。
夏季作为演出市场的旺季,各种演唱会、音乐节、歌舞剧等热门演出一票难求。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年轻人跟随偶像脚步,边看演出边旅行,城市通过演出“圈粉”,有效助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图片:音乐节|图源:网络公开
5月19日晚,为期两天的2024西施音乐节在诸暨市西施故里旅游区收官。据票务平台统计,绍兴市外乐迷数达71.2%。
除浙江外,还吸引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广东、河南、北京等地的年轻人参与。音乐节期间,次坞打面、糖秧、手工藤羹、西施团圆饼、糖醋饺等诸暨特色美食销量激增,各大宾馆饭店统统客满,西施故里旅游区、山下湖珍珠小镇等景区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
“音乐+文旅”的消费场景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娱乐和艺术享受,还拉动了本地生活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住宿、餐饮、交通等,这种多元化消费模式,让经营者、互联网平台和消费者三方都受益。
图片:泰勒·斯威夫特新加坡演唱会|来源:网络图片
由此可见,无论是大型演唱会还是音乐节,其背后所吸引的吃、住、行、玩等瞬时消费,对一座城市的文娱消费贡献不容小觑,这也成为各地文旅吸引客流的一大“利器”。
在这一大背景下,不少音乐公司都纷纷入局文旅赛道,给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为例,基于文旅消费需求的前瞻布局,依托自身的多平台优势、内容生态及丰富的艺人资源,解锁了一系列“音乐+文旅”新玩法。
第一,稀缺音乐内容+全链路运营,为演唱会城市加持。
2023年,TME live主办了Alan Walker国内成都、深圳、上海、武汉、佛山、苏州六城巡演,以粉丝经济、票务销售、演出经纪等综合服务打造定制现场,实现了“为一场演唱会赴一座城”。今年,TME live也参与协办周深巡回演唱会,目前成都、上海、深圳已火速售罄。
图片:周深巡回演唱会|图源:网络公开
第二,与旅游目的地合作,用音乐为原本火热的旅游目的地再添一把火。
比如在五一期间,腾讯音乐由你榜【由你打歌舞台乐园季】便与成都欢乐谷联动,邀请刘恋、艾热、沙一汀EL、周笔畅等众多热门音乐人加盟,连续四天开唱,以强势艺人资源、优质演出内容带来全新的差异化体验。
图片:成都欢乐谷HI-FIVE音乐节|来源:网络图片
第三,自制内容IP,打造音乐旅游新体验。
比如TME与雪碧连续多年打造夏日限定酷爽音乐节,每年6-8月暑期,在全国多个城市的水上乐园,为乐迷打造了专属于夏日的音乐体验。
腾讯音乐浪潮榜也推出“浪潮音乐巴士”的音乐巡游IP,5月6日-11日,在厦门椰风寨,浪潮音乐巴士开启巴士巡游之旅,沿途特设多个环海打卡站点,邀请夏日入侵企画、椅子乐团、葡萄不愤怒、白色海岸乐队等人气乐队举办「自在夏日·浪潮LIVE SHOW」,让乐迷在深度畅玩厦门当地的旅游风情之余,也在夏夜晚风、落日沙滩中与好音乐不期而遇。
依托多年积累的生态资源、艺人服务经验及高效运营能力,TME通过内容联运、景区联动、自制IP等多种方式,塑造“音乐+文旅”的不同形态,拓宽了音乐产业的商业边界,带来更多价值增量。
图片:浪潮音乐巴士|图源:网络公开
为了接住文旅消费的这波“泼天富贵”,很多地方政府针对演唱会歌迷打出“宠粉”组合拳,比如厦门、上海、太原、常州等地还出台了真金白银的相关补贴扶持。
随着行业逐渐回归理性,今后国内音乐演出市场将从追求规模化和下沉,转变为追求精品化,倒逼高质量供给,这也对“音乐+文旅”相关项目提出更高要求。
三、“研学游+文旅”重塑消费新体验
立夏之后,暑气渐显,夏季来临意味着各文旅景区开始进入研学旺季。研学旅行近年来作为一种“教育+旅游”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开展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一直广受中小学生和家长欢迎。
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故宫博物院、中国考古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等文博机构每天人流络绎不绝。在博物馆内,总能看到不少老师、家长带着孩子参观,一些孩子站在展品前认真观察,不时拿出本子记录……
据统计,全国一级博物馆连续三天都达到接待上限。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和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五一”假期前三天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而其中,80后和90后成为博物馆消费的主力人群。
图片:凌家滩研学小镇|图源:安徽日报
以自然景观和考古遗址相结合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也吸纳了大量亲子研学团队。
安徽凌家滩刚建成的研学小镇内,孩子们聚精会神地模仿5000多年前的陶器样品,制作属于自己的陶器摆件;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孩子们在博物馆专家带领下感受夜观灯诱昆虫的神奇魅力;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化身“小小考古学家”,自己动手体验了陶器修复,感受了一回考古工作者的日常。
图片:重庆自然博物馆|来源:网络图片
以研学旅游为主导推动家庭游、亲子游、暑期游、冰雪游等细分旅游市场发展利用腾转的乡镇文化场馆、办公场所、中小幼学校等建设研学旅游基地,以研学旅游为抓手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老旧酒店改造升级,做好闲置资产“盘活”文章,激发存量资产活力,释放“研学+餐饮、酒店、零售、教具、文创”研学旅游产业链消费动能。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来博物馆研学的游客越来越多,观展正逐渐从参观向参与转变,从游览向深入研学转变,对博物馆展览的广度、深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如此,文博游品质化、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游客对博物馆的体验、研学、娱乐需求不断提升。
图片:广东大观博物馆研学活动|来源:网络图片
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一顿烧烤、一场演唱会、一次游学而造访一座城。而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涨的出游热情和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将开启一个热辣滚烫的夏日文旅市场。
文旅融合推动的夏日经济以其创新的消费场景、多元化的业态发展和对地方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为主要特征,展现出独特的活力与魅力。
从四川的“通江花月夜”到山东的“夜画琅琊”,各地通过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夜间经济体验,拉动了消费,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
然而,这一经济形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持续创新吸引游客、平衡商业发展与文化保护、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需求等挑战。
- END -
文章来源:普世文旅
【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上部分文章和图片为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公众号所刊发的推文,已尽最大可能地对作者和稿件来源进行了标注和通告,如有漏登或稿件涉及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3.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4.特别声明:本条推文中图片、视频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