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采行议会制、代议民主制的联邦共和国,其政治体制于1949年的《基本法》架构下运行,修改基本法通常须联邦议院及联邦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基本法的核心原则包括人性尊严、权力分立、联邦组织架构及依循法治。
联邦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恩迈尔,2017年3月19日就任)为国家元首,仅具象征性,权利及责任由联邦大会选举产生;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全体议员及各州议会选出与联邦议院同等数量的代表组成,其中各州代表数量依人口比例分配。联邦议院议长(德语:Präsident des Deutschen Bundestages)地位仅次于联邦总统,由联邦议院选举产生,负责议院日常事务。总理为政府首脑及位阶第三高者,由联邦议院选任后经联邦总统任命。
联邦总理(奥拉夫·朔尔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为政府首脑并行使行政权,其职责类似于其他采行议会民主制国家的首相。联邦立法权则由联邦议院及联邦参议院行使,两院共同组成国家立法机关。联邦议院代表由比例代表制(联立制)直接选举产生;联邦参议院代表则由各州政府成员代表出任,代表各州利益。
自1949年起,基督教民主联盟(CDU)及德国社会民主党(SPD)为主导政党,至今总理皆由这两党党员出任,但规模较小的自由民主党(1949年至201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及联盟90/绿党(自1983年在议会中拥有席位)亦为议院中重要力量。
德国的主要党派可以分为几大类:中右翼、中左翼、左翼、右翼和环保党派。以下是德国主要党派的概述:
1. 基督教民主联盟(CDU):
- 全名:Christlich Demokratische Union Deutschlands
- 政治立场:中右翼
- 主要理念:保守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基督教民主
- 简介:CDU 是德国最大的中右翼政党,主张市场经济、家庭价值观和基督教传统。
2. 基督教社会联盟(CSU):
- 全名:Christlich-Soziale Union in Bayern
- 政治立场:中右翼
- 主要理念:保守主义、基督教社会学
- 简介:CSU 是CDU的姊妹党,仅在巴伐利亚州活动,与CDU在全国层面合作,主张类似于CDU,但更保守一些。
3. 社会民主党(SPD):
- 全名: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Deutschlands
- 政治立场:中左翼
- 主要理念:社会民主主义、进步主义
- 简介:SPD 是德国最大的中左翼政党,主张社会公平、福利国家和劳动者权益。
4. 联盟90/绿党(Die Grünen):
- 全名:Bündnis 90/Die Grünen
- 政治立场:环保、左翼
- 主要理念:环境保护、社会正义、可持续发展
- 简介:绿党强调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支持社会公正和人权。
5. 自由民主党(FDP):
- 全名:Freie Demokratische Partei
- 政治立场:中间偏右
- 主要理念: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
- 简介:FDP 支持市场经济、个人自由和少干预的政府。
6. 德国左翼党(Die Linke):
- 全名:Die Linke
- 政治立场:左翼
- 主要理念:社会主义、反资本主义
- 简介:左翼党主张社会正义、反对不平等,倡导对富人和大企业增加税收,用于社会福利支出。
7. 德国选择党(AfD):
- 全名: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 政治立场:右翼
- 主要理念:民族主义、反移民、欧元怀疑论
- 简介:AfD 强调保守的社会价值,反对大规模移民和欧洲一体化,近年来在反对伊斯兰化和移民问题上表现突出。
这些党派在德国政治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联邦议院(Bundestag)和州议会的选举,它们对国家政策和政府组成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为欧陆法系国家,其法律体系以罗马法为基础,具有一定日耳曼法(英语:Ancient Germanic law)成分。联邦宪法法院为德国最高法院,负责宪政事宜,拥有司法复核权。德国的最高法院系统(Oberste Gerichtshöfe des Bundes)分工明确,其中联邦最高法院为民事与刑事案件终审法院,而联邦最高劳工法院、联邦最高社会法院、联邦最高财政法院(英语:Federal Finance Court of Germany)和联邦最高行政法院则为其他类型案件的终审法院。
在国家层面,刑法及私法分别编著为《德国刑法典》及《德国民法典》。德国刑罚制度以矫正罪犯及保护公众为目标。除轻微犯罪(由单一职业法官审判)及严重政治犯罪外,所有案件均采用混合审判制,由公民陪审团同职业法官一同审案。行政法的许多部分由各州自行负责。
德国现行的宪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最初是联邦德国的宪法,在东、西德统一后成为德国的正式宪法;而德国基本法是少数不以“宪法”命名的国家根本大法。
德国没有死刑,基本法第102条中明文规定废除死刑;而有证据显示,联邦德国的废死,最早来自右翼政党的提案,原先目的并非是一般罪行的凶手,而是企图阻碍盟军对战犯执行死刑;但实际上废死并无影响战犯的处决,也被认为无法对其法院有拘束力,所以相关处决则持续到1951年。
德国于全球设有229个驻外代表机构并与196个国家维持邦交关系。2011年,德国为欧盟第一大预算出资国(占20%)及联合国第三大预算出资国(占8%)。德国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八大工业国组织、二十国集团、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与法国保持紧密结盟,并为欧盟重要成员,德国亦致力于促进欧洲各国政治、防御及安全机构整合。
德国的援助发展政策独立于外交政策,由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规划,并由执行机构执行,德国政府将援助发展政策视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德国的援助总额仅次于美国及法国。
冷战期间,德国被铁幕分割,象征东、西势力于紧张关系并成为欧洲的政治战场。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1970年代的缓和政策中相当重要。1999年,由总理格哈特·施罗德领导的政府对德国的国际政策重新定义,并派遣德国军队参与北约组织于科索沃的行动,为德国军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进行作战。德国政府与美国紧密政治结盟,1948年的马歇尔计划及文化联系促成德、美两国紧密关系,但施罗德口头反对伊拉克战争暗示着大西洋主义的结束,德美关系也较为低荡;而德国与美国间互为重要经济伙伴,德国出口品中8.8%输往美国,进口品中来自美国者占6.6%。默克尔就任总理后提出强调自由、民主、人权等理念的“价值观外交”。
2021年,驻德美军人数为33,900人,美军在德国境内有119个军事基地。
德国的武装部队为“联邦国防军”,由陆军(包括特种部队)、海军、空军三大军种及中央医务军(德语: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der Bundeswehr)、基础军(含后勤、防谍及宪兵等部队)两大跨军种部队组成。德国军费总支出为世界第9高,2015年这一数额为329亿欧元,约占其GDP的1.2%,远低于北约要求的2.0%。
截至2015年12月,联邦国防军现役人数约为178,000人,其中包括9,500名志愿者。预备役军人可参加国防演习和海外部署。自2001年起,女性可参与国防军,不限部门。近19,000名女性正在服役。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2014年德国为世界第四大主要军备出口国。
和平时期,联邦国防军由国防部长指挥;战争时期,联邦总理则成为其最高指挥官。
根据德国宪法,联邦国防军仅具国防职责,但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裁定“国防”一词不仅包括保卫德国国境,还包括危机应对及冲突预防,广至保卫世界范围内德国的安全。截至2015年1月,德国军队约有2,370人在海外进行国际维和任务,包括北约主导的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850人部署于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670人部署于科索沃,120人同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英语:United Nations Interim Force in Lebanon)部署于黎巴嫩。
2011年以前,年满18岁男性须服6个月义务役,基于宗教或道德因素不愿服兵役者得参加与役期等长的公共服务,或志愿参与志愿消防局或红十字会等急救机构6年。2011年后,义务兵役停止,改为志愿兵役制。
乌克兰战争导致了德国武器政策出现重大转变。截至2023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今年批准的武器出口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17.1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一流向乌克兰。
豹1主战坦克
豹2坦克
“黄鼠狼”补兵战车
【内容引用/参考及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
德新社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