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丁香护士(转载已获授权)
这天,在路过治疗室的时候听到科里一位高年资的带教何老师给一位实习同学讲解配液体的相关知识,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事情是这样的:
何老师已经在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了,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现在她的工作是每天负责配制各种药液。今天她叫上了她的实习同学小熊一起配制药液,小熊拉开了一瓶 0.9% 氯化钠注射液拉开拉环,习惯性地用棉球对瓶口进行消毒处理。
何老师看到后,问她:「你为什么要消毒瓶口?」小熊说道:「这样更卫生,避免污染。」何老师微笑着解释:「其实,不需要这么做,配液时并不需要对药瓶瓶口进行消毒。」
这番话让小熊十分困惑,毕竟在学校学习基护时,她一直被教导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何老师接着说:「这其实是个常见误解,配液瓶口的设计已经足够避免污染,配液前可以不用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和学生往往对是否需要消毒药液瓶口持有不同观点,有的坚持消毒,有的认为可以直接配药。
这一问题值得探讨,通过科学依据与临床实践,今天我们一起去深入了解这一问题。
临床上常见的静脉用药瓶口类型
玻璃瓶瓶口
玻璃瓶通常用于某些抗生素、麻醉剂或其他需要严格保存的药液。这些瓶子通常有金属铝盖,覆盖着橡胶塞。
使用时,对于需要加入药物的玻璃瓶液体,护士需要用一次性注射器或者专用针头穿透橡胶塞抽取药液,对于不需要加入液体的玻璃瓶液体,如氨基酸注射液,护士通常会用一次性无菌精密输液器直接插入瓶内。
玻璃瓶瓶口含有橡胶塞,其在生产和包装过程中经过了严格的灭菌处理,并有铝盖等封闭保护,能有效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瓶内。
塑料瓶瓶口
塑料瓶(目前临床常用的是聚丙烯塑料输液瓶)主要用于稀释某些药液或需要短时间大剂量补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塑料瓶的瓶口设计通常是螺旋盖或直接的刺孔封闭式结构,封口设计更加严密,不易受污染。
是否应该对瓶口消毒?
目前指南及操作标准没有明确指出不需要对瓶口进行消毒,但有相关研究就该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研究 [5] 指出,若是聚丙烯塑料输液瓶启封及加药后不必消毒瓶塞。
因为聚丙烯塑料包装液体生产过程经过 30 min、115℃ 高温灭菌处理,形成一个无菌环境,在瓶外面有塑料薄膜的外包装,瓶塞上方设置易拉塑料小环,使用时只要捏紧塑料小环启封,不会污染瓶塞,开启后的中间部分是无菌的。
但操作是在短时间内进行,若开启瓶口时间过长,是需要对瓶口进行消毒的,因为操作随着时间的延长而环境中的细菌数会自然逐渐增多。
如果是铝盖加封的玻璃瓶装液体,若使用前未用无菌器械开启,如用普通刀片或启瓶器启封,必然会污染瓶塞,开启后需要对瓶口进行再次消毒。
研究 [3] 表明,塑料瓶盖液体瓶塞消毒与不消毒效果一样。
该研究者又对非 PVC 软袋液体瓶盖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两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无细菌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该结果表明,非 PVC 软袋液体瓶盖开启后无需消毒瓶口即可进行加药操作。
研究 [4] 就「塑料瓶装输液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对比分析」做了如下试验,将塑料瓶装输液瓶盖开启后注药前消毒与不消毒 2 种方法对葡萄糖输液影响,结果:2 种不同方法加药, 葡萄糖输液培养结果差异无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该结果的前提是:塑料瓶装输液外包装是在使用前拆开的; 实验操作中护士衣、帽、口罩、鞋的穿戴整洁, 操作前洗手, 环境整洁等。
且该实验特指针对徒手开启易拉式的塑料瓶装输液可免去消毒, 但不包括玻璃瓶装输液。
研究 [1] 对「抗生素铝塑瓶盖启封后消毒操作对瓶塞细菌数量的影响」做了试验:
在无菌操作原则下开启铝塑瓶盖后,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操作后取样,实验组直接取样,48 h 后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菌落阳性和阴性的数量。
结果:实验组未出现细菌阳性事件,对照组出现 1 例细菌阳性事件。
因此研究者表示,铝塑盖无菌抗生素粉针剂只要包装完好,用手打开铝塑盖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瓶塞表面是无菌的,建议可以取消开启抗生素铝塑瓶盖后的消毒步骤。
研究 [2] 存在不同的看法,该研究者对塑料瓶盖液体的瓶塞消毒与非消毒效果对比分析,做了如下试验:
在开启塑料瓶盖后,对照组进行瓶塞消毒,实验组瓶塞不消毒,不同时间段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结果: 实验组标本中培养出革兰阳性杆菌。
该研究指出:塑料瓶无菌液体开启后瓶塞虽是无菌,但无菌药液的配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操作体系,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设备器材及操作人员的无菌操作,整个操作体系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因此,在临床输液过程中,为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程序,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和优质的护理服务,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加强手卫生。
对于塑料瓶类型的瓶口,瓶盖开启后无需消毒瓶口即可进行加药操作,不但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缩短操作时间,还可节约棉签、消毒剂。若是开启时间过长,建议瓶口消毒再行操作,因时间过长瓶口已被空气污染。
对于玻璃瓶装输液开启,多数研究者建议使用安尔碘进行瓶口消毒后加药, 原因是玻璃瓶开盖是借助工具撬开, 对瓶口表面造成了污染。
综上所述,「需不需要对瓶口进行消毒」这一操作规范,是基于药瓶封闭设计的无菌性和操作者以及操作环境等多方面要求而提出的。
临床工作中,护士应该保持敏锐,注意识别潜在的污染风险,根据操作时的具体情况来科学优化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步骤,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你们对瓶口消毒吗?评论区来讨论~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 颜琼瑶, 刘芳, 杨洋. 抗生素铝塑瓶盖启封后消毒操作对瓶塞细菌数量的影响 [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11):5187-5192.
[2] 向岚, 刘燕, 坚贞, 等. 塑料瓶盖液体的瓶塞消毒与非消毒效果对比分析 [J]. 现代医学,2013,41(02):138-139.
[3] 吴克琴, 李素珍. 非 PVC 软袋液体瓶盖开启后消毒与否的效果研究 [J]. 临床护理杂志,2012,11(02):71-72.
[4] 徐君. 塑料瓶装输液开启后消毒与不消毒对比分析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02):60.
[5] 俞淑萍. 聚丙烯塑料输液瓶塞启封后不必再消毒的研究 [J]. 护理与康复,2006,(05):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