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水务集团坚持党建引领,以争当“排头兵”“急先锋”的拼搏姿态,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生产经营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年完成供水量1.9亿吨、污水处理量0.47亿吨,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4%、5.18%;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立功竞赛先进集体及市级平安单位、平安国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多项荣誉。
勇当项目建设“急先锋”
全力以赴抓项目。紧抓“谋划立项、开工建设”等环节,加力抓好项目建设。苦战1300余天,实现全市首个水库跨县区输水工程——安吉两库引水工程通水、西部水厂投运,创造我市引水工程输水距离最长、输水量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等三项之最。
迎难而上提质效。太湖水厂接入管项目应对流沙多、管线穿越范围广、沿线政策处理难度大等挑战,全线5个标段均已进场施工;老城区市政供水管道及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克服管线距离长、道路流量大等困难,完成多条管道改造,进一步提升居民用水品质。
奋勇争先抢进度。水质净化厂项目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启动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编制;自加压力大力推动项目先行段进场施工,铺设污水输送管道约1公里,并联推进先行段交评、航评、穿跨越等工作。
勇当民生保障“守护者”
全面夯实群众用水基础。面对年初极寒天气以及城乡大规模管网调试两大挑战,昼夜奋战一线持续1个多月,累计出动班组619个、投入人员5100人次,冲洗管网里程1300公里。沉着应对盛夏长期40度高温、日供水量屡创历史新高等较大挑战,狠抓运维管理,确保百万城乡用户用水无忧。
强化供给数智要素保障。新增物联网平台管网检测设备530套,智能水表投用6.5万个,暖心关爱用户智能水表安装1152户(累计达7174户)。上线“南太湖号便民水务应用”,探索水务服务智慧化与新媒体资源融合模式,加大浙里办“清亲好水”应用推广力度,各平台全业务“零跑”233.31万人次。
着力优化百姓用水服务。近年来累计完成老小区改造54个,夯实居民安心用水基础。依托在供水服务、信息化运维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助力市城市集团打造全市唯一的热线接诉即办标志性点位,智慧水务服务民生实践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边缘计算“星耀”案例。
勇当产业外拓“先行者”
智慧产业跨省输出。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机结合,初步打造涵盖新能源、教培、智慧水务的新型产业体系。吉林梅河口水务集团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投用,打造全省全资国企首个智慧水务跨省技术输出飞地;与江西遂川源丰水务及广西崇左等多家水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新能源产业突围突破。在水质检测、管道安装、二供、设计等传统业务多点开花的基础上,积极落实“双碳”战略,投运西部水厂水电站,打造全市首个“自发自用”水厂水电站;为破解湖州思念食品公司夏季用电缺口较大难题,投运市本级首个食品企业储能项目,以上两个项目年发电总量达812万度。
教培产业稳中提质。依托湖水安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圆满完成省、市级培训活动41次,总参训1538人次;吸引山西省水协来湖参加有限空间培训,实现培训业务向省外拓展,提升行业影响力。2024年10月,市总工会为湖水安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授牌“湖州工匠学院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实训基地”。
站在2025年全新起点上,水务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实”的作风、“新”的打法、“立”的导向、“进”的追求,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举措,当好行动派、执行者和实干家,做到“起步即起势、提速又提质”,为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充沛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