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问问各位女性朋友,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
你去逛商场,看见一个卖包的店,店员从老远就开始打量你。等你进店之后,给你推荐了几款平价包包,你都不喜欢。你看中的,是一个比他推荐的几个都漂亮的包包。
这时候店员就说了:“这个确实更好,但是你买不起。”
注意了啊,各位。这是推销术里,最简单粗暴的一个技巧。叫什么呀?北京话叫“拱火儿”。
在这段对话里,店员陈述了两个客观事实:
一是这个包确实更好;
二是你买不起。
这个店员使用了一个诡计,他用成人自我指向了你的儿童自我,这两个概念待会儿再解释。简单地说,他就是要激怒你,然后让你做出他想要的反应。
被人瞧不起是个很难受的事儿。
你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否认,并且做出反击。心理活动就是:“倾家荡产也要买下这个包包,让你看看,我也像其他顾客一样有钱。”
好了,到此,你已经开始进入这个推销员为你设计的游戏之中了。最后的赢家,显然是这个推销员。
这个游戏的变体是什么呢?小时候我哥老跟我玩儿这个游戏:
“这水壶太沉了,你肯定拿不动”,我呢,傻冒似的,把水壶提来,还挺自豪:
“你看,我拿得动吧?”
“有本事你把它拿到屋里去呀。不行了吧?”
我就费劲吧啦给拿到屋里去了。
“行了行了,灌暖壶你肯定不行,快放下吧。”
我呢,用尽全身力气,把水倒进暖壶了。整个过程,我哥都舒舒服服地坐在旁边,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干活儿……
破解方法也很简单:你说得对。
这个包你买不起——你说的对;
这个水壶太沉,你拿不动——你说的对……
怎样么样,各位,有点儿意思吧?
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这本书,叫做《人间游戏》,作者是:艾瑞克·伯恩。美国人。头衔是:精神病学专家。
这本书我看了两遍,做了一万多字的笔记。今天呢,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书里边有几个概念,我认为需要解释一下:
父母自我状态:你的心理状态和你父母,或父母的替代者,过去一样。你会使用和他们一样的姿势、手势、用词、感受等,来做出回应;所谓:每个人内心都带着他的父母。
父母自我状态的——
直接表现:言行和父母一样(个体成了父母中的一员);
最简单的例子:我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简单粗暴,那么我也会对我的孩子简单粗暴;
间接表现:他会以他希望的方式回应(不要像我一样做,而是按照我说的做),使自己适应父母的要求;
比如说:你不要像我那样,而是要像我要求的那样做。
成人自我状态:你对情境做了自主、客观的评价,并且不带任何偏见地,陈述了你的思考过程、所感知的问题、得出的结论;
这种状态是生存的必需品。处理数据,计算概率,有效应对外部世界。
这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的一种职业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你对外界的反应方式与意图,和你小时候一样。换句话说: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儿童自我状态两种形式:
适应型:在父母自我状态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父母所希望的那样(顺从或早熟);或者通过退缩和抱怨,来适应自己。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自然型:自发的表达,反叛或创造。例如醉酒,解除父母自我的控制,让适应性儿童自我,从父母自我的影响中解脱出来。
儿童自我状态包含了:直觉、创造力、自发的驱力和乐趣。
我理解,这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状态,不受任何限制的状态。
比如说,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你在特别累或者饥饿状态下,会发脾气。这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表现。
再比如说,艺术家在构思作品的时候,某一时段会陷入儿童自我状态,运用直觉来激发创造力,这是一种非常正向的表现。
这三种状态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总是循环或者跳跃地出现在我们身上。
好了,接下来,我挑了几个书里比较有意思的游戏,放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要不是因为你】
这是一个社交游戏。
白夫人抱怨丈夫严格限制自己的社交活动。
为了反抗,她报了舞蹈班,结果发现自己对舞池有一种病态的恐惧。
白夫人选择了一个独断专横的丈夫,这样她就有资格说“要不是因为你”,自己本可以做任何事。
在这个游戏里,丈夫实际上是在为她服务,禁止她做那些让她恐惧的事儿,甚至阻止她意识到自己的恐惧。
那么这个游戏的玩家,也就是白夫人的目的是:
寻求安心。
在我看来就是,想方设法留在自己的舒适区。这一点从她选择的丈夫来看,就已经赢了第一步。
我不做的,或者我没做成的事,不是我自己决定的,是我丈夫不让我去做。这个丈夫可以换成其他至亲,甚至朋友。“我妈不让我去”,“我的朋友不让我这么干”……
这个游戏的变体叫做:
【要不是因为他】
抱怨自己的丈夫,能让一个女人,迅速融入到一个同性的团体里去。
本书的作者认为,大部分女人都会对自己的丈夫有所抱怨。这些抱怨最后成了她们找到同类的最佳工具。
【可逮着你了】
白先生和水管工谈好价钱,水管工也承诺,不会额外收费。但是结账的时候,还是多收了一个阀门的钱。白先生大怒,拒绝付款,吵吵嚷嚷。最后呢,水管工妥协。
这个游戏中,玩家的目的并不是维权,而是找机会发泄心中的愤怒。
相当于:“我一直在观察你,等着你犯错。”然后就可以有一个富丽堂皇的理由,让我尽情地发火。你还说不出什么来。
这个游戏的玩家有很多种角色:
老板想开除一个员工:不动声色地在日常工作中记录你的差错,等到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一股脑冲你发泄出来;
夫妻之间:平日里鸡毛蒜皮的事情,全都清清楚楚地记下来,等到吵架的时候桩桩件件全都翻出来,以一种惊人的面目呈现在你面前;
亲子之间:父母一方会将孩子平时的小问题都记录下来,当孩子想要去游乐园,或者提出一个稍微奢侈一点的要求的时候,这些记录就被翻出来,随便挑一个,比如说:你考试没考好,还好意思提要求?
我认为这是个十分恶毒的游戏。玩家的初衷不仅仅是发泄,他/她不想寻找自己愤怒的根源,只是将坏情绪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在选择被动玩家时,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人是首选的被动玩家。
举例来说:进幼儿园砍杀孩子的人、路怒症患者、坏脾气的老师等等,是此类玩家。
书中并没有给出破解这个游戏的方法。
但是我想,老板和夫妻,只能靠解除关系来破解这个游戏;
【看你都让我做了些什么】
这是一个婚姻游戏。
白先生不太合群,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事情,经常与世隔绝。
妻子或者某个孩子,要么过来寻求安抚,要么问他一些琐碎的问题。这么一打岔,导致白先生分心,手头的事情出了差错。然后就会对闯入者大喊:“看你都让我做了什么?”
注意啊,各位,导致出错的并不是闯入者的打扰,而是他自己的愤怒。
而且,白先生内心是很乐意让这种意外发生的。
这从某种角度来看,是白先生在用“意外”出错,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同时也能把责任全都推给闯入者。
对于职场人来说,这个游戏的玩家大都是老板,至少是中层干部。他们“民主地”,“像个优秀管理者”那样,向下属寻求建议,并且执行。一旦出了问题,责任全都是下属的。
我认为,这个游戏的玩家至少掩盖了两点:
一是自己的决策能力低下;
二是没有担当。
作为职场人,作为那个下属,如果你发现自己的上司在玩这个游戏,那么——
【破解方法】是:
想方设法,把决策权,清晰地还给玩家。
值得一提的是,用心理动力学来解释:
这个游戏的轻度玩家可能与早泄有关;
重度玩家可能与“阉割”焦虑产生的愤怒有关。
什么叫“阉割焦虑”?简单解释一下:
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术语。
男孩往往因有恋母情结,而产生被父亲阉割的恐惧感。
这种焦虑,使男孩放弃对母亲的乱伦愿望,并通过对父亲的认同作用产生超我,从而使恋母情结消失。
【墙角】
白夫人无意中提起房子需要刷漆,这是个需要花钱的事。
然而白先生前不久刚告诉夫人,家里财政吃紧,请求夫人不要提额外消费,以此来激怒或羞辱他。于是白先生的回应很粗鲁,摔门而去,夫人留在家中生闷气。
这个游戏的赢家,也就是白先生的心理地位是:“我是无可指摘的”(我没错)
而白夫人,就是那个被逼到墙角的人。
游戏的双方,有一方的目的,是企图回避亲密。
而游戏的发起者,白先生真正想要的,是夫人对他努力工作养家的感激。
还有一个日常版的“墙角”游戏:
玩这个游戏的父母特别喜欢干涉别人,是非常“父母自我”的人。
小女孩:“妈妈,你爱我吗?”
妈妈:“爱是什么?”
或者:
“妈妈,我觉得很孤独。”
“你知道什么是孤独?”
这种回答让孩子没有回旋余地。她想和妈妈谈心,妈妈却把话题引到哲学领域。
这一点需要各位为人父母者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逼到墙角去。
【法庭】
这是个三人游戏:
原告:丈夫
被告:妻子
法官:治疗师
丈夫:“我跟你说,我妻子昨天都做了什么……”
妻子:“其实事情是这样的……不只这样,之前他还……不管怎么样,我们双方都……”
丈夫:“好吧,我只想讨个公道。”
在这个游戏当中,丈夫与妻子的角色可以对调。夫妻一方对第三方抱怨自己的配偶。
治疗师对丈夫说:“你说得特别对!”如果丈夫认为自己占了上风,治疗师就问:“我这么说,你有什么感受?”
丈夫:“还不错。”
治疗师:“其实,我觉得你是错的那一方。”
如果丈夫足够诚恳,就会说:“我一直都知道是我的错。”
尽管原告(丈夫)叫嚷着要赢,但本质上,他明白自己并不占理。
破解方法:在对话过程中,让游戏成员禁止使用第三人称,只能直接称呼对方为“你”,但不可以说:“我跟你说说他/她的事。”这样一来,夫妻无法一起玩“法庭”游戏。
我理解,就是让双方直面问题,让双方都有阐述,和辩解的机会。而不是采取“告状”这种方式。
【性冷淡的女人】
丈夫凑近妻子,想和她亲热,却遭到拒绝。尝试几次之后,妻子告诉他,男人都是野兽,不是真的爱她,他爱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性本身。
随后,妻子以看似无意的方式对丈夫进行挑逗,当丈夫回应时,再次遭到拒绝。
几次三番,妻子退后一步,大叫:“看,我说的没错吧?男人脑子里就只有性。”
在这个游戏中,妻子玩的是【可逮着你了】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往往会导致婚姻破裂,或者友情终结。甚至还会有谋杀产生。
这个游戏的早期版本,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里那位娇气的小女孩:她穿着考究,要求一个小男孩给他做一个泥饼。然后她嘲笑男孩的脏手,脏衣服,向他炫耀自己有多么干净。
破解游戏:如果一段婚姻,或者是一段友情,一旦开始玩这个游戏,那么这段关系就已经进入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最终只能求助于沟通分析婚姻团体。我不知道咱们国家有没有这种机构,实际上就是让第三方介入,分析这段关系中的问题,揭露游戏的潜在获益,和它的病理学原理。
值得一提的是,我小时候就被迫玩过一个类似的游戏:
有个年龄比我大的孩子指着楼道里的一个床垫说:“你打一下这个特别过瘾。”
其实当时我看到他的表情,像是个恶作剧,但实在是抵御不了诱惑,就轻轻地打了那个床垫一下。那根本不是一个海绵垫子,是一个用布包起来的木头架子。幸亏我没使劲。
随后,我就被这个大孩子嘲笑:“你看,没抵御住诱惑吧?手疼不疼?”
我记得我当时就破解了这个游戏:“你肯定之前使劲打过,不然你怎么知道手会疼?”
【看,我已经多努力了】
我认为这是个恶毒的游戏,尤其是发展到第三级的时候。
咱们看看游戏的三个级别:
第一级:男人向妻子朋友宣布,他虽然患了绝症,但还在继续工作。这引起了其他人的崇拜。
客气的回复是:“是的,我们都很钦佩你的坚韧和勤奋。”
第二级:男人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但没有告诉他的妻子和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终于在岗位上倒下。妻子接到丈夫的信息:“看我之前一直多努力”。现在她应该感激他,并且为过去的刻薄感到歉疚。
简单说,丈夫先前所有的求爱方式都失败了。但现在游戏开始了,她必须爱他。不幸的是,妻子的爱和感激是由愧疚引起的,而不是爱。
内心深处,她愤愤不平,丈夫在用不公平的手段针对她,利用保守患病的秘密来谋取利益。
第三极:丈夫因为重病隐瞒病情,而突然自杀。
如果这种事在同一位女性身上发生两次,她应该查查自己一直在玩什么游戏(比如【性冷淡的女人】)。
这个游戏从心理动力学来说叫做:肛欲被动攻击。
在这我得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肛欲。
这是佛洛依德学派的理论,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期。
人在肛欲期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简单说这是一种控制欲。对自己的控制,和对他人的控制。
所以,我不知道啊,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控制欲很强的人,是不是都停留在“肛欲期”。
关于这个游戏,还有一点需要补充的。
早年间王朔写过一个小说,后来被拍成电影,叫《永失我爱》。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男人得了绝症,我记得好像是渐冻症,胳膊抬不起来。本来和女朋友关系非常好,结果从医院出来之后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对女朋友的态度特别恶劣,强行和对方分手。
当然了,小说的男主人公的做法还是挺高尚的,不想耽误人家嘛。但是如果这个女孩对他有真爱的话,这种事根本瞒不住。
小说给出了这个游戏的破解方法:
就是玩家给他的爱人提供了选择余地:
就算你离我而去,也不会受到道德审判;
你也可以选择陪着我度过最后的时光。
但是如果你是那个女人,那个被动玩家,你的破解方法是什么呢?
各位,思考题啊。想到的朋友给我留言。
【笨手笨脚的人】
家庭聚会上,怀特“不小心”把酒洒在女主人衣服上。
男主人布莱克第一反应是暴怒,但是压制住了脾气。
(注意啊,各位,关键点来了。)
怀特说:“对不起”。
布莱克只能原谅对方。
然后怀特继续搞破坏:打碎杯子,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怀特的儿童自我兴奋不已,因为他很享受这种事,而且都获得了原谅。
发起游戏的怀特无论如何都是赢家。
如果布莱克表现出愤怒,怀特就有理由反击:“为这点儿事儿就跟我发火儿,你也太小心眼了吧?”
如果布莱克忍住脾气,怀特就可以继续捣乱。
游戏的真正回报,不是破坏带来的乐趣(这只是附属品),而是获得原谅。
书里给出的破解方法很温和:“你可以让我妻子难堪,也可以毁坏我的东西,但是请不要说‘对不起’。”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不会说“没关系。”换句话说,你的这种行为,在我这里得不到原谅。这是被动玩家在邀请主动玩家,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好多年前,我就被迫玩过这个游戏:
当时我和我的女朋友处在分手的冷静期。因为好久没见,见一面是想说点私密的话。
下班的时候,正好赶上她的一个女同事,非要让我们捎她一段。一上车就说:“不好意思了啊,打扰你们的二人世界。”
我只能说,没关系。
之后,在路上,每当我们俩开口说话的时候,总是能被这个女的以各种方式打断。每次打断之后,她都会说,哎呦对不起,我又打断你们说话了。
如果当时我能意识到这是个游戏,并且及时的告诉这女的:你可以干扰我们的约会,也可以打断我的话,但是不要说“对不起”。那么这女的可能早早就在路口下车了。
从心理动力学上来说,这仍然属于“肛欲攻击”。
【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聚会游戏。
张太太说:我丈夫一直坚持自己修东西,可他从来没修好过什么。
李太太说:他为什么不报一个木工课?
张太太:是的,但是他没时间。
王太太:那你为什么不给他买好一点的工具?
张太太:是的,但是他不知道怎么用。
赵太太:那你为什么不直接请木匠修理呢?
张太太:是的,但那样太费钱了。
李太太:你为什么不接受他的做事方式呢?
张太太:是的,但整个房子可能就被她折腾塌了。
一个高段位的玩家可以一直反驳下去,直到所有人都放弃。
游戏的发起者并不是真的想征求解决方案,而是为了安抚和纵容儿童自我。张太太呈现出一种无法对应情况的儿童自我,其他人转化为睿智的父母自我状态,基于用智慧为她“排忧解难”。
如果别人的想法足够新奇,刺激了她的成人自我,她的儿童自我会让步。
这个游戏的目的,不是获取建议,而是拒绝建议。
我认为这是个无害的游戏。有句俗话,叫“抬杠学能耐”。毕竟有很多人是通过这种抬杠,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
在聚会上,可以像玩“脑筋急转弯”那样,一直玩下去。只要你能识破这是个游戏,而不是真的在寻求帮助。
破解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你不想玩这个游戏,就说:“那真是太糟糕了。”一句话把天儿聊死。
【我只是想帮你】
与前边的游戏有所不同的是,这个游戏的玩家有可能不是游戏的发起者。或者说,游戏开始很可能是被动的。比如面对上一个游戏的“求助者”。
玩家面对求助者的问题、困难,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是这些建议大都不切实际,或者对方根本做不到。这是这个游戏的关键,确保无论多么努力提供帮助,对方都不会接受。
玩家的目的,或者说获益是:避免自己的能力不足,证明所有人都不懂得感恩。
这个游戏我玩过:
在面对家人对某件事的抱怨,不知所措的时候,我通常会给出一些自以为是的建议。这些建议都是我自己想象中,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我每次都会对达成这些目标的步骤做出详细的分析。
结果很容易预见,就是建议全都不被采纳。然后我就会发出一声感叹:
人微言轻。
举个例子吧:
我的爱人是个保险代理。常常感叹,自己拓展业务的艰难。
我给出的建议是什么呢?
“你得往富人堆儿里扎,想办法通过“六人理论”认识某个位高权重的人,用他/她的人脉为你打通销路……”
“你最好去站在街上发传单,推销你自己,同时也能认识新的人……”
还有一些太混蛋的我就不说了。
一开始,我还为自己的这些建议沾沾自喜,觉得聪明至极。但是每次都会遭到老婆劈头盖脸的否定,闹得很不愉快。为此,我觉得特别委屈,甚至产生了挫败感。
但是后来反刍自己的建议,发现都是云里雾里的,没一个能实现的。而且我发现我的出发点也并不是真想帮助妻子,而是想显摆自己的思路有多么开阔。过后也会对建议不被采纳感到委屈。
这其实是在回避,或者说掩盖自己没有能力真正帮助妻子的事实。
破解方法:问问玩家,你是不是在玩这个游戏。
【贫困】
这个游戏的玩家,大都是某些打着福利和公益旗号的机构。
举例来说:某个机构,或者某一层机关,想要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手里有从各种领域,主要是来自总部的拨款。
然后面对贫困者说:我会试着帮助你。潜台词是(只要你不会真的变好。)
贫困者对这个游戏也是心知肚明,因为会定期得到抚恤金,表面上也会说:我会努力去找工作。潜台词是(只要我不用非得真的去工作)。
这样一来,游戏的双方都是获益者,是一个共赢的游戏。
如果某一个贫困者真的找到了工作,脱离了贫困的团体,就打破了这种默契。机构失去了一个“帮扶对象”,在下一年就得不到大笔的“抚恤金”来维持自身运转,和象征性的帮扶活动。
这个游戏就只能说到这儿了,不能再展开说了。
【乡下人】
一位医学教授,给一个乡下女人看病。整个过程令女人心生敬畏,并且对教授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女人并没有按照教授的指示来吃药和配合治疗,但过得更开心了。
社交场合中的“乡下人”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天真型:教授确实很出色,天真的年轻女性长途跋涉,只为了见他一面,拜服在他脚下,将他的不完美理想化;
另一种是掩饰型:有心计的女人,会故意与这样的男人结婚,或者发生外遇,她真心崇拜和欣赏对方,也十分了解他的弱点。甚至会用这些弱点来换取自己想要的。
游戏的风险在于,玩家很可能会因为“教授”的魅力消失,转而去寻找新的猎物。
破解游戏:在社交场合,避免和天真型玩家产生亲密纠葛。对于掩饰型玩家,要把对方的成人自我从虚伪的儿童自我中剥离出来。
我认为,很多嫁给明星的粉丝,玩的都是这个游戏。婚姻能持久的,一般是天真型;不能持久的,就是掩饰型,目的并不是对明星的真爱,而是以这场婚姻来获利。
【告诉我】
这个游戏大都会在教室上演:
对于某个开放式的问题,学生知道,不能通过实际数据找出答案,换句话说,没有标准答案。只能猜测可能的回答,来取悦老师,以体现老师永远都高于学生。
几十年前有一则新闻,当时好像登在《北京晚报》上:
一组外国记者到中国的小学来采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在老师不断的暗示之下,学生们做出了统一的回答:这是太阳。只有一个孩子说:“这是李谷一的嘴巴”,因此老师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关于这个游戏多说两句:
我从小受的教育就是,不培养个性。学校要求每个孩子整齐划一,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以至于我的很多同龄人,长大以后资质平平,甚至成了——最近我新学了一个词儿,叫“奉旨愤怒”。
只要老师让我愤怒,我就愤怒,完全不过脑子。死了以后解剖,大脑比爱因斯坦的大脑还贵——全新的,从来没用过。
【黄包车】
这是个很简单的游戏,源于一句抱怨:“我要是有辆黄包车,有个大房子,有钱……就不会卷入这场混乱。”
这就导致,很多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之所以是目前这个惨状,不是我自己不努力,而是因为诸多客观原因。
我认为我国的很多二三流导演都在玩这个游戏:“不是我拍不出好的作品,因为我们的审查制度限制太多,因为观众水平太低,因为制片方的要求太多……”
我是特别想问问这些导演,伊朗的审查制度比我们怎么样?他们连爱情都不能说,但是照样能出来像阿巴斯、马基德这种国际大师。
我认为这些借口就是在掩盖自己的无能。幸亏有审查制度,幸亏对意识形态有严格的控制,否则真的全都放开了,我的无能就暴露了。
在心理咨询领域:
如果患者问:“你对一个精神病患者能有什么期待?”
治疗师的回答是:“我没有任何期待,问题是,你对自己有什么期待?”
最后,说一个好游戏:
【平凡的伟人】
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成熟年长者,除了忙自己的事业之外,也会学习和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
退休之后,他来到一座小镇。很快,那里的人都知道,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去找他,向他求助。他也会尽力帮忙。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他就会介绍给相关的专家。
他很快确定了自己在新环境里的地位——一位“平凡的伟人”,不自命不凡,总是愿意倾听。
那些已经找过精神科医师,检查过自己的动机,并且在选定这个角色之前,了解过该避免什么错误的人,最能胜任这个游戏。
玩家的获利,是通过自己学到的技能帮助他人,从而产生成就感和快乐。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正向的好游戏。
好了,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给大家的内容。
关于这本书呢,我想再多说两句。
成年人阅读,本着“见神不跪”的原则。我认为这本书里的某些内容,存在着对女性的歧视。书中罗列出来的很多案例,都是以女性为防御对象。现在看起来,难免有点儿别扭。
而且我不知道是排版和翻译的问题,还是原著本身就如此。
这本书如果按照章节顺序看的话,思维极其跳跃,甚至可以说是混乱。往往是一个游戏套着另外一个游戏。那些游戏的名称缩写,在提了一次之后,就全都用英文缩写了,而且没有中文翻译(我觉得这是翻译和排版的问题)。
当然了,瑕不掩瑜,这本《人间游戏》里,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相关推荐↓
↑原创不易 关注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