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有三证:厥逆、冲逆、胜复。冲逆和功能性腹痛或者肠神经官能症有关系,都是气机逆乱所致,特点是腹部肚脐下面关元穴及以下的位置,一阵一阵的绞痛,也就是少腹疼痛很明显;可以伴便秘,也可以伴腹泻,常常伴随精神症状。少腹是足厥阴肝经循行所过,所以我们把它定为厥阴病,而且是厥阴病的冲逆证。
之所以称之为冲逆,因为冲脉从那个位置经过。冲脉起于气冲穴,在肚脐下五寸,旁开两寸。气冲穴是冲脉与阳明经相交的地方,也是冲脉起始的第一个穴,又名气街。
气冲穴,位于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下面是髂外动脉、静脉和精索或者说是子宫圆韧带。它之所以能够治疗疝气、睾丸炎、睾丸疼痛等外阴疾病,就是因为刺中了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
气冲穴上一寸叫归来穴,就上升到另外一个神经节段了,为髂腹下神经,起自于腰1神经前支和胸12神经前支。什么叫做归来?宫颈脱垂,就要归来;肠疝气,掉进疝囊了,要让它回来,那就叫归来。归来穴擅长于治疗小肠疝气、宫颈脱垂等等。归来穴是往上提的,叫归来;气冲穴是往下降的。归来加气冲,升降并调。
肠神经官能症既可以表现为腹痛伴有便秘,也可以伴有腹泻。腹痛伴有腹泻,在归来穴上一寸有个穴位叫水道穴,把这三个穴联合起来,就是治疗肠神经官能症的针刺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气冲穴的刺法很有讲究。因为它下面有动脉、静脉、精索,你要摸到那个跳动的血管,避开它,不要在动脉血管上使劲扎。
有的穴位禁针,有的禁灸,禁针是怕扎到了动脉,禁灸是怕灸了之后不舒服。其实气冲穴也可以灸,那个地方是肝经的寒凝结在那里,导致厥阴经不通。通过艾灸可以温阳散寒,解决厥阴经寒的问题。
——节选自《针灸六经法要》经络学·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