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关注“维持型”乡村的公共服务供给

文摘   2024-11-26 08:00   北京  

2021年以来,中金公司依托内部的专业研究,联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研究团队,每年夏天集中开展田野调研。迄今为止,参与调研的研究员已累计前往全国21省市58县149乡镇的289个村庄,通过问卷和访谈等调研方式积累了对中国农村的深厚认识。


2024年7月,超过20位研究员再次奔赴田野,前往全国6省市9县的31个村庄开展调研。本次调研聚焦基层公共服务,通过与村委、乡村教师、村医、养老院护理员等群体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问题与先进经验。调研报告合集《垄上听风》现已发布。


往年中金研究院乡村田野调研的主题为数字经济(2021)、乡村产业(2022)和返乡人群(2023),并发布调研报告合集《走进稻香深处》《万里田园梦》和《心归田野梦归乡》。


本文为《垄上听风——2024乡村调研报告》前言。


正文


属于中金研究院的夏天,是艰苦却令人憧憬的,因为每年夏天中金研究院都会有超过一半的研究员深入农村调研,去实现与田野的约定。今年也不例外。盛夏七月,中金研究院的20多位研究员再度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的师生们携手,一同踏上了前往贵州、山西、安徽、四川、重庆、浙江以及北京郊区等地的调研之旅。我们的脚步遍及18个乡镇的31座村庄,深入农家院落,穿梭于田间地头。相比往年,今年的调研团队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专业背景。通过全公司范围内的公开招募,来自公司六个部门的多位同事也共同参与了此次调研活动。他们带着对乡村问题的浓厚兴趣,以满腔热忱投入到每一次的访谈中,以他们的专业视角与独特洞见为本次报告增色不少。

调研的问题覆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共性问题不外乎几个方面,比如,如何提高村民收入?如何改善农村养老条件?如何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如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我们注意到,大多数地方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发展农村产业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毕竟,先有产业后有资金,有了钱才能改善公共服务的质和量。然而,客观现实是,在农村创业的难度和风险要远高于在城市创业。成功的农村创业者凤毛麟角,且成功往往得益于不可复制的特殊条件,而失败则是普遍现象。甘守农业虽可温饱,但难以实现富裕。三产融合则需要巨额投入,还要冒着失败的高风险。

乡村的未来在何方?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1]提出按照四种分类进行推进: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搬迁撤并类。其中,集聚提升类被认为占我国村庄类型的大多数,对应的规划强调“激活产业……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

但是,有一类村庄,占据了我们近几年所走访村庄的大多数,却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此类村庄的特征体现在两个比例上:一是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比例低,村民大量流出;二是老年人占常住人口比例高,年轻人外流严重。这些村庄既不在城郊,也没有值得保护的特色,基本不具备非农产业的发展条件。但是,这类村庄显然也无法在短期内搬迁撤并。因此,这类村庄不属于现有《规划》的四种分类,可称之为“维持型”村庄。

这类“维持型”的村庄,由于缺乏产业发展的条件,自然难以得到市场化资源的青睐,在发展产业的目标下只能依靠政府来导入资源。政府为照顾当地居民而直接或间接配置的一些产业,通常难以持续经营,无法真正发展起来,不仅浪费了资金,有的甚至还造成了村集体的负债。

不是每一个村庄都适合作为一家被投企业来发展,但是每一个村庄必然是一个消费群体。如何支持那些“维持型”村庄的基本消费?我们也许需要换个思路:授人以鱼并非永远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大量“维持型”乡村而言,发展产业可能是得不偿失的。这些乡村需要的是能够获得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维持消费的基本收入,建立政策机制确保能长期“授人以鱼”,足以改善村民福利和村庄面貌。振兴此类乡村,分配政策也许比产业政策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是中金研究院进行乡村振兴调研的第四个年头。从田野的酷暑归来,大家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多深入和冷静的思考。发展无疑仍是中国的硬道理。乡村是三成以上中国人的居住地,因此,发展的成果一定要体现在乡村。但是,发展的产业未必要在乡村。

[1] 2018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法律声明

向上滑动参见完整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不是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是转发、摘编中金公司研究院或其他专业人士/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信息、观点、判断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中金公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金公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对买卖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出价或征价或提供任何投资决策建议的服务。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


中金公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中金公司及/或其关联机构、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相关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中金公司研究部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公众号可能会转发、摘编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观点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中金公司的观点,中金公司对其中的信息及其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


本订阅号是由中金研究院建立并维护的官方订阅号。除非另有说明,本订阅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中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 (CICC Global Institute,缩写 CGI)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为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智库,服务于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