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吴尚耕
一、行贿受贿案件的特点:取证难题
行贿受贿案件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部分犯罪事实发生的时间久远,给办案机关的侦查、取证带来了诸多困难。
1) 隐蔽性:这些行为通常发生在私下,缺乏直接证据,检方很难获取明确的交易记录。例如,许多案件中双方会选择不留书面痕迹,不走银行转账,以避免留下记录。
2) 难以追踪的财物:行贿受贿往往使用现金或贵重物品,这使得资金流动难以追踪,增加了调查的难度。
3) 证据易失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证据可能会被遗忘或销毁,影响案件调查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长时间内未被查处的案件。
4) 虚假证据:行贿受贿双方可能伪造文件,掩盖真实的交易过程,使得调查者难以识别。例如,利用假合同或伪造虚假交易等方式。
5) 口头协议:很多交易仅通过口头协议进行,缺乏书面记录,增加了取证的难度,导致实际行为的认定变得复杂。
6) 复杂的人际关系:行贿受贿行为常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证人可能因害怕报复而不愿作证,这对案件调查形成阻碍。
7) 权力保护伞:案件可能涉及权力较大的人物,导致受害者或证人不敢提供证据,进一步增加了取证难度。
二、行贿受贿案件的辩护思路
针对行贿受贿犯罪取证困难的特点,辩护律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辩护:
1) 质疑证据不足:强调检方证据的不充分,要求提供直接证据,而非推测或间接证据,挑剔证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质疑某些证据的来源是否合规。
2) 关注程序违法: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存在非法取证,辩护律师可以请求排除相关证据,这对案件结果至关重要。
3) 挑战证人证言:质疑证人的身份、证言来源及可信度,探讨证人是否受到利益冲突或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证人可能与案件一方有私利关系。
4) 分析主观意图:强调被告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可能是社会交往中的正常行为,缺乏明确的违法目的。
5) 考虑社会背景:分析行贿受贿行为的普遍性,强调社会风气的影响,以减轻被告的主观责任。
6) 质疑合意性:探讨行贿和受贿双方的真实合意,强调缺乏必要的交易背景,从而削弱控方的论点。
三、辩护的重点突破:口供和证人证言
在行贿受贿案件中,由于取证难的特点,嫌疑人的口供和证人证言往往成为认定行贿受贿事实的主要证据。因此,这些口供也是辩护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口。
1) 质疑口供的合法性:辩护律师可以对嫌疑人在调查过程中所作的口供进行质疑,审查其是否是在压力或诱导下获得的,是否存在非法拘留或胁迫等情形。
2) 挖掘证人证言的不足:辩护方可以分析证人证言的前后矛盾之处,或证人是否有个人动机作证,以此削弱证言的可信度。
3) 强调口供的模糊性:如果嫌疑人的口供存在模糊或不明确的部分,辩护律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指出其不足以支持控方的指控。
4)强调除口供之外无其他证据相印证:因为行贿受贿犯罪取证难的特点,对于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形,需要特别提出只有口供,无其他证据相印证,需对事实认定特别谨慎。
总结
在复杂的行贿受贿案件中,合理的辩护策略和细致的证据分析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有效利用嫌疑人口供和证人证言,辩护律师能够为被告争取更有利的结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行贿受贿案件中可能出现的新挑战也需要辩护律师不断调整和优化策略,以维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吴浚年律师,广东邦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2000年毕业于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2000年至2005年在中国银行中山分行从事法务和不良资产管理工作,2004年考取法律职业资格,2006年起在广东邦仁律师事务所执业至今,擅长担任刑事辩护律师、民商法事务、知识产权事务律师。#中山刑事辩护律师 #中山知识产权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