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勋 | 侯宝林大师的樊川缘

文摘   2024-10-07 00:01   江苏  

侯宝林大师的樊川缘
樊川  黄建勋

作者黄建勋先生(1930—2015):江都樊川人,历任江都县委秘书、江都县委宣传部通讯报道组组长、江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江都县科委副主任。

1973年9月,正是桂子飘香的季节,仙城爆出一条新闻:全国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首次来江都公演。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一时间,江都大会堂门前人头攒动,买票的人排起一条长龙。

侯大师这次来江都,似从天外飘然而至,连演出单位事先都一无所知。大师之所以能来小城江都,主要是缘于侯宝林大师与樊川旅社的全国劳模沈美英同志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我还有幸充当了这次侯大师江都之行的“地导”。

这年9月的一天上午,我接到扬州地委宣传部郑铎部长的一个电话,要我到樊川去做好相声大师侯宝林的陪同接待工作,并向我交待了三条:一、侯老到樊川是应沈美英之邀,纯属私人交往,没有演出任务;二、防止当地群众围观;三、侯老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尽量多安排些面食。

我奉命于当日下午赶到樊川,经沈美英介绍后,侯老以他特有的幽默语言,使我很快消除拘谨,和他轻松自然地侃谈起来。


眼看就要到晚饭时间,侯大师开门见山提出要求:三顿不下馆子,在食堂就餐,正巧扬州地委宣传部部长郑铎当时也来到樊川看望侯大师,我把侯大师要求在食堂就餐的意见向郑部长作了汇报,郑部长当着侯大师的面说:“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我和供销社支书仲鸿儒一道找食堂厨师商量菜单,晚宴安排了“四热”:青菜心烧狮子头、鲫鱼汆汤、虾仁汪豆腐、青椒毛豆米炒肉丝;“四冷”:樊川特产小肚、五香牛肉、烫药芹、糖醋萝卜,还准备江苏名酒洋河大曲一瓶。就餐时侯大师两眼一扫餐桌,连声说:“太丰盛了,这些菜色、香、味俱全,原汁原味,烫药芹碧绿的,糖醋萝卜通红的,五香牛肉酱紫的……真吊人胃口。”

侯宝林大师最感兴趣的还是早餐的樊川小吃:第一道,烫大蒜拌百叶(百叶是没有挑过豆腐皮的)。先把百叶切成细丝,用开水浇一下,滗去开水后再和烫好的大蒜叶拌在一起,最后淋点麻油和酱油,放上一撮五香花生米。侯大师夸赞:“大蒜翠绿欲滴,百叶白里带黄,一颗颗红皮花生米像红宝石,这简直是一盘工艺品。吃在嘴里绵软爽口,回味无穷。”第二道,撒满了芝麻的插酥烧饼,烤成牙黄色,吃在嘴里香酥可口,层次分明。侯大师说:“北方大饼我常吃,这样美味的烧饼还真第一次品尝。”樊川虾籽小馄饨是“压轴戏”,由樊川镇著名的张氏馄饨店制作,馄饨皮子是手工擀的,薄如蝉翼,据说蒙在报纸上,字迹清晰可见,汤里不放味精,只用虾籽提鲜,一只只馄饨像麻雀头浮在碗里,洒一点青蒜花与胡椒粉,香味扑鼻,侯大师吃了一碗还不过瘾,又添了一碗,连连称赞:“好吃!好吃!这是樊川小吃的精品之作。”

侯宝林大师看我整日陪同伴随左右,风趣地对我说:“你把我侯宝林当成“侯宝宝”,我可要叫你黄阿姨啦!”中午吃饭时,供销社支书仲鸿儒在我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一旁的侯老觉察到了:“是不是要我说相声?”我说:“郑部长交待的,不让您老说。”他说:“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说就说吧,不过我的搭档没有来,只能说单口相声。”当晚,在供销社会议室,侯老说了《打赌公司》的相声段子。这个段子虽然简短,但是经过侯老绘声绘色的表演,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

侯宝林与沈美英,一个是全国著名的相声大师,一个是全国劳动模范,是什么机缘使得他们相识的?沈美英道出了她与侯大师结识的一段故事:相声创作一线牵,机缘结识侯大师,四次相会在京华,大师践约来樊川。


原来,侯老针对上世纪七十年代众多旅客出门为住宿而困扰的背景,决意创作一个相声段子,当他在全国饮服工作会议上听到沈美英介绍的事迹,兴奋极了,他带着《曲艺》杂志的记者,乘沈美英在京开会的机会,四次走访了沈美英。每次走访,侯老都仔细询问:樊川旅社服务工作为什么能搞得这样好,一个小旅社为什么能不挂客满牌,做服务员工作对家庭有什么影响……还把沈美英的录音介绍,由记者整理成书面材料。从四次走访,我们可以看出侯老严谨而认真的创作态度。

在最后一次走访沈美英时,侯老曾表示有机会要到樊川去一趟,看看樊川旅社,看看旅社的诸位大姐。1973年9月,侯老果然带着老伴王雅兰来到了樊川。这次行程虽然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他却安排得满满当当,开服务员的座谈会、为当地观众表演、登上三洋河大堤远眺樊川的地理环境……从早到晚忙不停。还把以樊川旅社为原型创作的《不挂客满牌旅社》的相声段子说给服务员听,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个相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全国劳模会上还表演了这个段子,反响很大。

侯大师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足迹业已深深地印在樊川,印在江都的大地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一生为民求乐,把欢笑洒向人间的艺术大师。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