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遗韵丨渔篮花鼓:非遗的瑰宝,水乡的记忆

政务   2024-12-14 12:46   江苏  
-省级非遗项目-
锡山遗韵
渔篮花鼓


“小小渔婆,

生呀生得俏,

青布头绢绿束腰……”

这是流传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的

渔篮花鼓中的唱词


在江南水乡的温柔怀抱中

渔篮花鼓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镶嵌在历史的织锦上

闪烁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渔舟唱晚,篮中藏韵


“渔篮花鼓”发源于锡北镇张泾华李巷,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是根植于江南水乡的一枝古老民间艺术之花。2016年1月,“渔篮花鼓”被列入第四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渔篮花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国初,锡北镇舞灯艺人过昭雄、周鹤林等人在民间调采茶灯的基础上,将鱼灯和花篮融合为一体称为渔篮,后又吸收安徽凤阳花鼓和地方戏曲的演唱风格,形成了一个新的灯舞,下乡演出后深受群众欢迎,乡民称为“渔篮花鼓”。

 关于渔篮花鼓的起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对母女在锡北镇华李巷的泾河里打鱼,船儿停在泾水河拐弯处的五步桥下。每天打鱼回来,这对母女便唱起渔歌。某天,一个游唱的花灯队往镇上演出途经时,听到了打鱼母女俩的歌声,便驻足停下记录了下来,并改编成渔篮花鼓。其后,五步桥年久失修,这对母女拿出30两银子,修葺了桥。原来,这对母女是来自苏州吴江的官宦之家,落难至此,打鱼为生。为了纪念她们,当地人把五步桥改名为渔婆桥,把她们停歇的河湾称呼渔婆湾,渔篮花鼓有一个常演不衰的曲目叫“卖鱼”,里面的渔婆和小姑娘便是这一对母女。



清新朴实,优美明快

渔篮花鼓有三个演员扮演角色演出,一个装扮成渔婆,手执手帕和渔篮灯;一个装扮成姑娘,手执花鼓灯和鼓槌;另一个则装扮成小丑,手拿折扇从中挑逗打趣,十分诙谐风趣。演出时三人边舞边唱,花灯烛火似流星,风格清新而朴实,舞姿优美而明快,加上充满水乡风味的小调伴唱及丝竹的伴奏,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渔篮花鼓一般都是在农历二月半至三月半随采茶灯在夜间走街串巷演出,有时也参加庙会和舞台演出,演唱的内容大多是民歌,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劳动和爱情,承载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薪火相传,舞动不息


20世纪30—40年代,渔篮花鼓的主要表演者有谢鸣岐、华炳南等数人。1945年10月,渔篮花鼓参加了无锡市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活动,后受邀演出于无锡市大剧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传承人有华清宝、华照南、李富仁、吴大南等,1957年渔篮花鼓参加省民族民间舞蹈会演,获得一等奖,引起省内外舞蹈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年龄关系,老一辈演出者大多年近古稀。目前的主要传承人有吴玉琴、陆静娟、秦金初,三人长期合作坚持为观众表演该舞蹈。2021年,吴玉琴、陆静娟被认定为无锡市第五批“非遗传承人”。

1984年,渔篮花鼓参加省民族民间舞蹈会演获优秀演出奖,并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2016年渔篮花鼓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渔篮花鼓》荣获江苏省第六届社会舞蹈大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获第四届无锡市“群芳奖”表演艺术类金奖。



作为锡山的一张文化名片

渔篮花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与情感寄托

穿越风雨,历久弥新

❤❤❤


来源:悦动锡山


锡山区图书馆
一直在您身边






无锡市锡山区图书馆
锡山区图书馆设综合借阅室、少儿借阅室、综合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播放室、盲人阅览室、自习室、报告厅等多个活动场所。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续借、业务咨询及讲座、展览、培训等各种读者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