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听FM
周末,我和老伴在家里打扫屋子,从旧物中发现一本存放了几十年的旧相册,相册里面有我们读书时的、工作后的、生活中的相片。我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一张泛黄褪色的老照片上,照片上是我38年前和同事们在海陵岛白蒲小学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的场景。看着那时的我们,我不禁泪湿眼眶,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民师”岁月。
1968年,那是一个国家教育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年代。高中下放到公社办学,初中则交由大队小学附设,学制缩短为高中二年、初中二年、小学五年。面对激增的师生比例和教育教学需求,在编的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显得捉襟见肘。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师”这一特殊群体应运而生。刚从阳江劳动大学中专毕业的我,和一群同样怀揣教育梦想的阳江一中、广东两阳中学等校的初高中毕业生,被时代的洪流推上了这列叫做“民师”的列车。
成为一名“民师”,意味着没有国家编制、工资待遇和商品粮指标,只能依靠原生产队的社员工分和基本口粮维持生计,国家每月仅提供4元钱的生活补贴。这样的生活条件,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来说,无疑是艰苦的。但即便如此,我们的工作量却与公办教师无异,每周二十多节课,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除了教学,我们还要参与宣传队的排练,宣传毛泽东思想,组织家访,开展扫盲工作,批改作业,备课……每一项任务都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农忙时节,我们还要回到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民师”和社员的双重身份,让我们既是老师,又是社员。有一次,一位社员让我挑着一担百来斤的秧苗去一里外的田里插秧。那天,小雨淅沥,田埂湿滑,我本就体弱,挑起秧苗来摇摇晃晃,一不小心连人带秧跌进泥泞的田里,浑身湿透,狼狈不堪。
1986年,海陵岛白蒲小学的老师在备课、批改作业
右一为民办教师梁吉章。
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海陵粮食紧缺,一日三餐基本靠稀粥和番薯解决,偶尔能吃上一顿米饭都算奢侈。我的家离学校三四里路,每天步行来回八次,要走上二十多里路。但正是这样的经历,磨砺了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学会了坚韧不拔,懂得了无私奉献。
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不断学习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我参加了校内外的业务学习,到先进学校听课取经,订阅了《广东教育》《教育报》等杂志,还参加了广东教育学院开办的广东省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自学考试。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终于取得了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大专毕业证书。
在多年的“民师”生涯中,我和同事始终把爱生勤教作为追求。曾经有学生兄弟三人,母亲早逝,生活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他们向学校申请减免了学费,允许他们在劳动课时提前回家帮忙做家务,还给他们辅导因为做家务而落下的功课。他们很努力很争气,一直保持优良成绩。还有一位贫困生,家庭负担重,我帮忙提交申请减免了他的学费,并把我在校的宿舍让给他住。这些点滴小事,种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当年的学生早已各自成家立业,但每逢过年过节,不少人会通过各种方式看望问候我,令我倍感欣慰。
二十年的“民师”生涯,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学会了坚守与奉献,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一九八七年,我转为公办教师,实现了多年来的愿望。转正后,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身份,更加努力工作。从教师到教导主任,再到校长,每一步都凝结着汗水与心血。
如今,我已经从教师岗位退下来整整二十年。每每回首那段难忘的“民师”岁月,心中充满了自豪。如果真有来生,我还是愿意做一名人民教师,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