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一个可管理的疾病,蓝耳不稳定场可以通过返饲免疫驯化控制、稳定后实现净化、持续监测和评估。
1、蓝耳控制方案
提高和建立群体免疫力。猪群都有良好的蓝耳抗体水平,蓝耳病毒将不再复制,这是蓝耳净化的基础。
降低猪场中蓝耳病毒量。减少传染源、通过生物安全途径限制传播途径,降低易感动物数量。环境中的PRRSV变少,降低猪群蓝耳病流行率,具备净化条件。
2、蓝耳净化方案
蓝耳净化的思路是提高群体免疫力,降低感染条件。稳定和净化都依赖于有效地提高群体免疫力和降低感染量。
3、蓝耳监测与评估
检测蓝耳病毒感染和监测蓝耳病毒传入,有助于不断优化净化技术方案。
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建立工具
1.1同源免疫力VS异源免疫力
同源免疫力,指的是猪群免疫系统对曾经暴露过的蓝耳病毒产生的免疫保护力。通常同源免疫力要比异源免疫力更有效。蓝耳病毒暴露后产生的同源免疫保护力可能将持续动物的一生。
对于蓝耳病毒,同源保护力也不是100%的有效,当动物再次感染同一毒株病毒时,依然会产生病毒血症感染。同源免疫保护还是要比异源更有效。
异源免疫力,指的是猪群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保护力,是针对猪群之前没有暴露过的蓝耳病毒。异源保护能力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感染毒株,差异往往比较大。异源保护力,包括弱毒活疫苗产生的保护力,对高致病性的毒株有效。
能够保护与免疫毒株不一样的蓝耳病毒的感染,我们称为“交叉保护”。交叉保护某种程度上可能与两个毒株基因相似性有关。
1.2商品化蓝耳弱毒疫苗
在蓝耳控制和净化方案中,使用商品化的蓝耳弱毒活疫苗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蓝耳弱毒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临床发病,但是防止病毒感染的能力不佳。
蓝耳弱毒活疫苗的交叉保护力也因不同的猪场有很大的差异。在母猪群上面,蓝耳弱毒疫苗的异源保护很难像自然同源保护那样维持免疫保护力。
蓝耳弱毒疫苗的ORF 5基因与感染毒株基因的相似性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疫苗的有效性。但阴性猪免疫弱毒疫苗会排毒,再次免疫后不会传播。阴性猪群不推荐使用蓝耳弱毒疫苗,因为可能存在排毒。
后备在进入猪群之前没有免疫在种猪群循环着的蓝耳病毒,存在感染的风险。后备感染蓝耳病毒再入群会散毒。怀孕的头胎母猪,特别是怀孕的后期感染蓝耳病毒会导致蓝耳病毒垂直传播给仔猪。猪群内部有蓝耳野毒循环,后备母猪和公猪在入群前使用蓝耳弱毒苗,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和排毒,对野毒有一定的交叉保护。蓝耳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有差异,蓝耳疫苗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控制每一种蓝耳病毒株。(由于流行毒株存在差异,需要尽量减少猪场蓝耳毒株数量,才能更快稳定。)采用蓝耳弱毒疫苗普免方式实现群体暴露。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控制蓝耳病效果差异较大,因此一般需要间隔1个月的加强免疫,来提高抗体水平,减小离散度。母猪普免蓝耳弱毒苗,能够减少哺乳仔猪感染风险。妊娠后期的母猪普免蓝耳弱毒苗,母猪需要同步做热毒清+泰万菌素保健,仔猪在保育阶段断奶后、30日龄、50-60日龄需要做好防蓝耳保健,一般使用热毒清、泰万菌素、多西环素、磺胺或者黄芪多糖等药物。普免结束需要检测母源抗体水平,评估免疫质量和抗体水平,然后加强生物安全管控,控制猪群流动,持续淘汰亚健康和问题母猪,逐步提高群体健康水平。蓝耳弱毒疫苗亦可用于生长猪群的普免。但是由于母猪场的后期感染或者母源抗体下降,生长猪群发病存在日龄差异,呼吸道发病日龄段多集中在45-60日龄、90-130日龄。蓝耳弱毒疫苗产生的保护力应答缓慢,一般需要7周以上,首次普免后1个月内加强免疫可以提高交叉保护,猪群需要在野毒感染之前免疫疫苗。这就需要根据猪群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和保健程序。已经感染一周的群体免疫蓝耳弱毒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蓝耳阳性的猪群使用蓝耳弱毒疫苗普免,控制猪群流动,结合部分清群措施,可以实现蓝耳净化。1.3.1原理介绍
群体驯化的原理是同源免疫保护要比异源的更好。普免要确保所有动物接种同源弱毒苗,以确保猪群抗体均匀,避免产生新的变异。对阴性动物进行驯化感染,一般会引起临床症状,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蓝耳毒株的毒力,在繁殖群体持续的时间,群体本身的健康状况,会增加诸如腹泻、圆环和猪瘟等疾病扩散风险。怀孕母猪第二次暴露于同一个蓝耳野毒,依然会引起繁殖损失。使用猪场内的血清接种,在实验室制作血清的时候要防止感染其他血清病毒。1.3.2返饲感染蓝耳病毒来源
- 血清注射
收集本场病毒血症的病猪血清,蓝耳抗原CT值偏低的仔猪或者头胎母猪最佳。血清注射的好处是确保猪场内所有动物100%的暴露。最佳血清来源:出生弱仔,或者产房有临床症状的猪只,其病毒含量最高。同源活毒接种,可以提供保护,防止蓝耳病毒的增殖,但是不能防止病毒垂直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猪的蓝耳抗原检出率会下降。- 组织返饲
收集感染蓝耳病毒猪的组织,将这些组织返饲给需要建立免疫力的猪群。组织返饲的缺陷在于不太可靠,很难定量活病毒的均一性。- 排毒猪感染
将可能的排毒猪与待入群的后备猪、公猪关在一起饲养,保证它们每天鼻对鼻接触。或者使用分娩母猪的死胎和木乃伊驯化,但是需要检测无其他抗原阳性。这一方法需要保证排出足够量的病毒,猪群之间直接接触驯化,但也不完全可靠。当母猪群急性发病,流产的母猪正在散毒,可以混群增加暴露感染。小猪比大猪更容易感染,感染持续时间久,后备母猪和公猪接触正在排毒的小猪更为有效。让抗体阴性的猪暴露于接种过蓝耳弱毒苗的6周龄小猪最佳。1.3.3返饲的副作用
群体蓝耳驯化,临床上会增加流产、死亡数量,降低母猪群的生产效率。临床上退热药物(例如热毒清、卡巴匹林钙)和替米考星等药物的使用,可以使得动物更为舒服,并且可以降低死亡繁殖障碍。1.3.4不同生产阶段的暴露策略
1.3.4.1驯化后备母猪和公猪
1.3.4.1.1后备猪选留
闭群繁育,入群后备猪必须是蓝耳双阴、抗原阴性或者没有新的野毒感染。1.3.4.1.2 驯化过程
驯化过程包括:暴露前期,暴露阶段和暴露康复阶段。驯化成功取决于猪场猪群的状态和采用的驯化方法,每个猪群驯化的时间长度差异明显。后备猪是在抵场14天以前在来源种猪场发生感染,那么后备猪的抗体会是阳性。PCR检测可以告诉我们存在病毒血症,可能是在种猪场感染,也有可能在引种之后。抵场后14天以内进行检测,可以让我们有时间处理这些感染的后备猪。- 暴露期间:根据采用技术的不同,暴露的时间长短不一。血清注射时间最短,暴露1天就可以完成,弱毒疫苗免疫,如果两次免疫间隔一个月,那么暴露的时间需要1个月,如果使用蓝耳阳性动物混群感染,暴露则需要长达60天。- 暴露康复时期:后备母猪和公猪的驯化目标是确保后备母猪和公猪在即将进入或者进入种猪群后不再排毒。蓝耳驯化,后备母猪和公猪暴露病毒后至少隔离90天的时间才能再进入种猪群,一定要确保后备入群之前停止排毒。当暴露后的隔离时间越长,后备猪群进入种猪群排毒的风险越小。蓝耳病毒PCR检测阳性,说明有猪只正在排毒,阴性也不能保证单个动物不具有感染性。1.3.4.1.3 驯化场地的选择
生长猪群场内驯化:生长猪群活跃,存在连续的蓝耳病毒循环,理论上可以驯化。驯化的方法同时取决于足够量的散播病毒量和猪之间鼻对鼻的直接接触,因此并不完全可靠。当后备母猪或者公猪没有生产免疫力,可能会加剧猪群爆发蓝耳的风险。如果在场外的保育舍或者生长育肥舍循环的蓝耳毒株跟母猪群的不一致,那么母猪群会存在引入新毒株的风险。这种蓝耳驯化的方法是一个短期的方案,最终目标是生长猪群清除蓝耳病毒循环。蓝耳病毒阳性的自繁自养猪场,后备同样会有蓝耳病毒在内部循环。后备母猪和公猪需要适应场内目前存在的野毒,但是进入种猪群之前不能排毒。
场内独立的隔离舍有助于降低蓝耳感染风险。若场内的驯化舍建造得很近或者直接挨着,那么有可能通过空气将驯化舍的病毒传播到其以外的猪舍,必须要让隔离/驯化舍与主要猪舍之间做到物理上的完全隔离。至少从驯化舍到其他猪舍要换衣服、换鞋和洗手。驯化舍要做到全进全出,这样即使病毒变异,病毒基因漂移的几率会降到最低。独立的隔离舍和安装空气过滤系统,可以缓解通过空气传播病毒,减少人员流动,污染也可以得到控制。有实验证实,空气可以携带感染性蓝耳病毒粒子传播9公里。因此场外后备驯化舍的生物安全要达到甚至超过母猪场的标准。传播途径还包括:病毒容易通过苍蝇、蚊子等传播其他蓝耳病毒到后备动物驯化舍。空气过滤的安装有助于降低空气传播感染的风险。1.3.4.1.4驯化流动/连续性VS全进全出:
全进全出和固定循环单元的重要性。当前有猪场使用连续性流动的驯化单元来维持驯化用的蓝耳病毒来源。这种猪群流动的模式会带来蓝耳病毒持续的循环和复制,增加蓝耳病毒变异的可能性。后备驯化舍建议采用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1.3.4.1.5毒株检测:
蓝耳阳性场,持续暴露在蓝耳的环境,猪群能有一定免疫力。1.3.4.2种猪群暴露
所有母猪和公猪在同一个时间段返饲来确保都同时产生免疫力,这为净化蓝耳病毒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引种后备母猪和公猪,然后和本场母猪混群饲养,种猪群至少封群180天,封群的时间更长,入群后对母猪影响越小。对怀孕母猪返饲,可能引起母猪死亡或者繁殖问题,例如流产、死胎、或者在怀孕期将病毒垂直传播给仔猪,妊娠母猪在怀孕后期发生蓝耳病感染,会增加哺乳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发病风险。1.3.4.3生长猪群暴露
所有生长猪群返饲,是用来确保所有生长猪群在同一时间被暴露并且都同时产生免疫力。这将使得免疫力更均一,连续流动的保育和育肥舍之间减少排毒。返饲会导致群体不稳定,如果长期目标是净化,可以使用毒力较低的商品化弱毒苗进行返饲。2.降低蓝耳病毒风险的管理措施
在进行蓝耳净化之前需要确保做好管理规范。包括内部和外部生物安全,消毒和管理流程。通过良好的管理手段,降低环境中病毒含量,减少感染风险。2.1 McREBEL™PRRS
McREBEL™PRRS是蓝耳管理措施。McREBEL™指的是Mangement Changes to Reduce Exposure toEliminate Losses。目标是降低继发感染,降低蓝耳病毒的传播风险。可有效降低保育舍和产房的损失,种猪群实现稳定。本方案的难点在于杜绝产后24小时外的寄养,以及及时处理弱仔。McREBEL™PRRS方案包括控制寄养时间,限制猪群流动,提前断奶使用奶粉,安乐死,仔猪处理程序。2.2生物安全
适用范围:蓝耳爆发后降低场内病毒,降低猪群内的感染率。途径包括:控制猪群流动,限制针头、剪牙钳、手套和扫帚等工具交叉。蓝耳感染时的内部生物安全建议
- 在处理完正在排毒的病猪后,员工要将鞋子和手洗干净,更换工作服;
- 仔猪处理物资消毒后使用(处理框、仔猪处理车、阉割断尾工具);
- 将弱仔、无护理价值动物安乐死,避免血液污染单元环境;
外部生物安全是指控制新的病原进入到猪群,安装空气过滤系统、独立的场外隔离舍,良好的生物安全管控有助于避免感染新的毒株。2.3卫生
需要彻底清除猪舍内所有的有机物,包括粪便,尿液,饲料,垫料和体液,并进行高压冲洗。使用高效洗涤剂,可以确保生物膜被清除掉。清洗干净,要进行彻底有效的消毒杀死蓝耳病毒,包括季铵盐+戊二醛混合物和改良的过硫酸氢钾。所有表面覆盖消毒剂后保证接触时间不低于2小时。在清洗后,栏舍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保持干燥。消毒后维持干燥,确保灭杀PRRS病毒。3、蓝耳净化方案
当猪场有很多的疾病问题,没有行之有效方法可以成功,才采用清群/重新建群的方法。种猪场若想快速改良品种基因也可以使用此方法。实施方案的前提是,兽医已经明确找到了爆发蓝耳的病毒源头,评估了风险因素,盲目的重建不久后还会爆发蓝耳,要确保重建群提供的后备母猪都是蓝耳抗体阴性的。 | |
| -新的阴性群需要多个场外配种场,并且将感染的育肥猪清除出去 |
猪群返饲蓝耳弱病影响最大的是仔猪,连续生产和不采用MCREBEL管理方式会导致生产成绩下降。断奶仔猪检测如果为阴性,可以将场内保育和育肥阳性猪清群,然后转入蓝耳阴性断奶仔猪,需要注意彻底清洁和消毒栏舍。 | |
| -需要场外有临时的保育舍,或者临时改造育肥舍来囤积年轻小猪,或者让小猪在产房待的时间长一些 |
对全进全出的育肥舍,可以采作部分清群的方式来净化蓝耳:将蓝耳阴性的保育猪放入空的、干净和消毒好的房间,其他栋依然有蓝耳阳性动物。如果场内的毒株不倾向于通过空气传播,可以实行严格的生物安全,那么这一方法可以更加成功。但需要建立一套蓝耳阴性舍和蓝耳阳性舍之间的程序,以管控蓝耳病毒移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