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改革平行论坛”将于2024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期间召开,具体安排如下:
【分论坛时间】2024年11月24日8:30—12:00
【分论坛地点】厦门禹洲温德姆至尊豪廷大酒店(五缘湾店)(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钟宅路882号)
报告安排
报告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嘉宾 |
8:30-9:00 | 新时代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重构——以Python为主线 | 杨志强 同济大学 |
9:00-9:30 | 全校大学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探索 | 王万良 浙江工业大学 |
9:30-10:00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王杨 绵阳师范学院 |
10:10-10:10 | 休息 | |
10:10-10:40 | AI赋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李凤霞 北京理工大学 |
10:40-11:10 |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 陈斌 北京大学 |
11:10-11:40 | AI挑战下的教育新理念与教学新方法——天津市级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分享 | 赵宏 南开大学 |
11:40-12:00 | 交流研讨 |
报告嘉宾
报告嘉宾:
杨志强
同济大学教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委员,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计算机基础教育协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宝钢优秀教师奖。
报告题目:新时代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重构——以Python为主线
报告摘要: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各个学科和社会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顺应科技新进步和社会新需求,同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根据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有关精神,坚持自2013年开启的大学计算机和程序设计两门课程联动改革方案,以人工智能为引领,以计算思维和赋能教育为导向,用Python作为主线,将传统内容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串联起来。通过一个个Python程序的问题求解,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计算机的积极性,培养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一思想和举措在同济大学已实践了两年,取得了很好成效。
报告嘉宾:
王万良
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首批教学名师,浙江省杰出教师。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高等学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负责人、首批人工智能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主任。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8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其的《人工智能导论》(第5版)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报告题目:全校大学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探索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教育是“人工智能+行动”的基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主旋律,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开始倒逼传统教育变革。如何开展全校大学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是当前许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报告介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理念思路和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体系设计,探索适应全校各专业大学新生基础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以达到培养学生人工智能思维的目的。
报告嘉宾:
王 杨
教授,现任绵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先后获评国家首批一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教育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与教学设计创新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兼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调整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探讨的问题。报告从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AI素养与能力、提升师资力量以及融入道德伦理教育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报告嘉宾:
李凤霞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从事虚拟现实与仿真计算学科方向。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工委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工专委主任。曾任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指委副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首届优秀教材奖。目前主持大学计算机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国家级一流在线课程,学习人数超过两百万。
报告题目:AI赋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摘要:报告首先介绍了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分析了新一轮智数教育的迫切需求与热点问题。同时,针对AI赋能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北京理工大学一流课程持续建设中的AI渗透新动向实例,介绍了如何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助力教材建设、课程建设。阐释了AI全面赋能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报告嘉宾:
陈 斌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虚拟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产业创新平台副理事长。主讲慕课“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离散数学概论”“地球与人类文明”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大学首届教学卓越奖。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作为全校公共基础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是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重点,本报告从建设独立课程、升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两个角度,分享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建设探索思路和教学实践经验。
报告嘉宾:
赵 宏
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得者;获得中国信息协会 “2019-2020年度在线教育发展贡献人物”、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课程思政”优秀典型课程等多项荣誉。专注于回答“钱学森之问”和应对AI对教育教学挑战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问题逻辑认知模式的成果导向教育(POT-OBE)和一种以提升“能力+认知”为目标的5E教学新范式,努力为师生摆脱教与学中的内卷迷茫找到一个突破口,为AI冲击下的教育学科摆脱实质“停滞”提供一个思路。
报告题目:AI挑战下的教育新理念与教学新方法——天津市级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分享
报告摘要:“钱学森之问”还没有得到有效回答、高校师生陷入“内卷”困境以及AI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当下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挑战。在教育教学面临 AI 快速发展之挑战的今日,拥抱 AI 所带来的变化与机遇,是当下教师必备的时代自觉。面对AI对教育教学的挑战,报告人把“教学之道”做为真正有效教学的根基,围绕人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出了以构建学生问题逻辑认知模式为产出目标的成果导向教育方法POT-OBE;分析了智能化时代教育重心已由“知识+能力”到”能力+认知”进行了偏移,提出一种培养学生“能力+认知”的落地——5E教学新范式。报告人还特别对AI背景下师生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分享天津市级AI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与创新”的建设和应用情况。
会议简介
2024新时代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定于2024年11月22—25日在福建厦门举办。请与会代表于2024年11月10日前登录https://www.hep.com.cn/meeting/cs2024,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参会,并在线缴纳会务费(1200元/人,注:会务费缴纳仅支持微信支付,如需公务卡支付,请在微信钱包中绑定公务卡,并在支付时选择公务卡)。
注册缴费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会议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