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病耻感、对孩子的愧疚感、无力感,对未来的迷茫感......所有这些我都经历过。中间的艰难曲折,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像梁辉老师说的,我们需要来“修静气”。爱孩子团队真的是一个元老的团队,也叫亲子课堂,这么多年,十几轮就这样滚动下来。
言归正传,说说孩子的康复为何停滞不前?这似乎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
很多家长特别着急,找咨询师,孩子也不愿意,就医了,也不好好吃药,父母心里就很恐慌,好像说,如果能够借助一点咨询师、医生的力量,心里就没有那么慌乱,未来是有希望的。
但天不从人愿,没有一套好使的模板。我想跟大家说:
人是人,问题是问题
把孩子和问题分开,这非常重要。
比如聊天,别着急跟孩子单刀直入说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传递信息,但孩子不一定就会方案执行,沟而不通是常态。不要想每次我一沟他就通,未必是一件好事,顺从的孩子最后也会无所适从。
同时也要把好情绪传递出去,情绪非常重要。你的情绪脑发动的时候,理智脑是不工作的,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
我知道大家特别着急,教我一个办法,教我一套话术,我们都试图拿到这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话语里是没有废话的。
希望孩子回到学校,跟上同龄人,可以很坦白跟孩子讲,坦白是真实的,前提是亲子关系足够好,前提是你们进行过非常多、非常深入的谈话,孩子觉得你不会评判她,孩子觉得你可以承载他。
自体健康时,向外探索
自体受损时,向内退缩
然后你会发现,不管他嘴上怎么说,孩子好像没有那么爱自己、重视自己。我用这句话来回应今天的问题,孩子的康复为何停滞不前?
不管表面呈现怎样的行为偏差、情绪障碍、人际困难、躯体化障碍,最后你会发现,他真的没有那么爱自己,甚至根本不喜欢自己。他和自己的关系太差了,这场直播还有一个副标题,就是——好的关系是孩子的加油站。
他自己的关系都不好,怎么可能去做让自己好起来的事情呢?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自体,简单的说就是如何看待他自己?自己有没有价值?怎么和世界互动?他的情感、愿望、目标,价值观,自我认同等等,就是他的自体。
自体健康时,他能够去适应社会规则,去解决问题、管理情绪。自体不健康时,自体不完善时,他可能会想自己是不是个废物?他会自我怀疑,会陷入消极情绪里。
自体健康的时候,会向外探索,自体受损时,要向回退缩。大家现在能够理解了吧?为什么孩子会这个样子?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们也要成长为一个很好的配钥匙的人。
当孩子自体虚弱时,对自我整体的感知,会有三个核心呈现:(一)我是没有能力的人。(二)我不值得被爱,如果我不够好,还有谁会喜欢我?(三)环境对我足够好吗?
自体是我们心中的小太阳,怎么看待自己,怎么感受价值,对未来的信念是什么,答案就在里面,我们要给他的是:我怎么看待你?你在我这里的价值是什么?我对你的未来有没有信心?就算是遇到挫折了,就算是你停滞不前了,我也不会放弃你,这个就是我们的答案。
不止是孩子有创伤,家长也会有创伤。但没关系,我跟孩子说六个字:一边怕一边做,我们家长也是这样,一边愁一边成长。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我们要肯定他,要鼓励他,大的成功叫成功,小的成功就不叫成功吗?没进步也没退步,算不算成功?一个孩子,他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在下滑的过程中停下来,停到这里。
有家长会问我,那孩子和自己关系不好怎么办?孩子自体受损怎么办?
我也想问问家长,我们的自体健康吗?我们的核心信念:(一)我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吗?(二)我被别人喜欢吗?真实的我能够被接纳吗?(三)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吗?
我每时每刻给孩子传达什么呢?
有的时候我们发现陪伴孩子这条路真的不容易,不容易到什么程度?我用四个字去形容:以命换命。点燃我们的生命,点亮孩子的那个小太阳。
帮助孩子恢复自体健康
孩子需要持续不断的积极关注,我们先把自己的命修的健康一点,自体健康一点。
你会发现有的孩子反复去谈恋爱,才跟渣男分手,又找了一个渣男。因为她需要一段关系来告诉她,你很好,你在我心中是No.1。这就是我们孩子想要的,你很好,你在我的心中是No.1。
孩子的感受最重要,感受好起来,情绪好起来,他才能去做一些事情,我们刚才怎么说的,孩子一边怕一边做。
孩子有时要对家长说一个想法、愿望时,他提心吊胆怕被否定,从前有太多的习得性的无助了。所以,第一,你先给他一个笑容,你话还没出口,就先对他笑,然后第一句话,你讲,“孩子,你这个想法不错。”
你就可以去好奇他了,怎么有这个想法?
你就有机会贴近他,听到他的真实的心理,每个孩子最开始时,跟我们的关系都是掏心掏肺、敞开的、没有保留的,后来关系越来越远,孩子发现和父母敞开心扉不行,谈感受被否定,说想法被否定,他会对我们讲事实,不谈感受,我们与孩子之间,关系越来越远,我们把孩子推开了,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往外面走了,最后就变成什么了,打招呼。
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孩子的自体会越来越健康,他就会跟你关系越来越近,靠关系去疗愈人。咨询师也是一样的,咨询师要跟来访者建立关系同盟,不管是哪个流派的咨询师,都要跟这个来访者建立关系,关系最是治愈人心。
总带着一颗发现美的眼睛,做的好的地方,我们就肯定他,肯定的时候注意,并不是世俗上面的好,才去肯定他,更多的是品质、人格上面的肯定。
比如:“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人遇到你这些事情,都能做到像你这样,这么不容易,你是怎么扛过来的?如果是我,我可能做不到。你想的好深入啊,我回忆了一下,我年轻的那个时候,天呐,跟你比起来像个小傻子一样。”
关系是孩子最好的加油站
如果我们都是否定孩子,那怎么可孩子自体是健康的?爸爸妈妈是他最重要的客体,是他的重要他人,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够成为父母的骄傲,不管多大岁数。
把光带进孩子的生活,光在哪儿?光在我们看待他的眼睛中,他在我们这面镜子里面看见光了,他内心就有小太阳。
他做的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怎么办?两个字特别简单——安抚。爸爸妈妈的安抚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神奇的作用。
孩子做好的时候我们多镜映他,镜映不够的孩子就容易焦虑,安抚不够的孩子就容易抑郁。
我们说到了安抚他,拿什么安抚?我们都是自体受损、散乱的状态,三个核心信念,我自己哪个都不行。我们要学习成长,去做孩子的榜样。
有时候,人的一生都在不断重复跟爸爸妈妈的关系,内心越是认可父母,就越认可自己。
我见过很多成年人,到现在还卡在跟他爸爸妈妈的关系那里。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在家庭关系中也好,在他的那个工作关系中也好,都会有卡点。
肯定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引导孩子发现父母的优点,让他去认可自己的父亲,他就会有更大的力量,他跟爸爸妈妈关系好,一定是一个加油站。
跟父母关系是孩子与自己关系的重要因素。
所以,你和另外一半关系怎么样?给孩子投射出去的是什么?爸爸的力量,妈妈的力量,家族是不是也能给孩子力量?知道吗,你姥爷年轻的时候可能干了,你姥姥街坊邻居都夸他什么什么的,两个人全是乐善好施,我们给孩子传递的是什么?我们的一种家风。
让孩子更多建立起链接的关系,他就会更有力量。
本文章整理自渡过爱孩子团队刘娜老师在社群的讲座,整理:有风拂过,「厌学问题家长支持群」的课程顾问
刘娜老师及梁辉老师、刘和英老师将在1月14日开展亲子关系课,学习陪伴与表达,来掌握“懂倾听、会表达、好关系”的钥匙。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孩子的自体健康,需要你的支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