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消化不良?姐姐因这个癌去世,妹妹竟也难逃魔咒

健康   2025-01-02 12:33   上海  



欧女士今年50岁,比她大两岁的姐姐去年因为“腹胀、消化不良”发现终末期卵巢癌,经过2个月的化疗就离世了,也没来得及做基因检测。卵巢上皮性癌被称为“妇瘤之王”,因为早期没有特异症状且在体检中极易和良性肿瘤混淆,当患者意识到有不适去检查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据统计70%患者发现卵巢癌即晚期。


今年上半年,欧女士也因为“消化不良”找不到原因,最后到红房子医院就诊,结果发现卵巢癌全腹扩散,并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也是晚期。为什么姐妹俩都难逃“卵巢癌魔咒”呢?



而欧女士的基因检测结果似乎说明了答案:BRCA1胚系突变。所谓胚系突变,简单来说就是指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变异,可以通过上一代遗传给下一代。这意味着,她的女儿、外孙女可能面临着跟她一样的“基因诅咒”。


1、BRAC基因突变,患癌风险陡增!

BRCA基因突变主要会导致女性性器官方面的癌症,所以它引起的家族性恶性肿瘤又称为“遗传性乳腺癌与卵巢癌综合征”。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BRAC1基因突变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60.0%,约是普通人的16.1倍;卵巢癌发生风险达39.0%~58.0%,约是普通人的75.6倍。

BRCA2基因突变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60%,约是普通人的10.9倍,卵巢癌发生风险达13%~29%,约是普通人的11.3倍。


除此之外,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输卵管癌、腹膜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风险增加也相关。


2、哪些人应该进行BRCA基因检测?

既然BRCA基因突变如此“凶猛”,那是不是家人或自己得了相关肿瘤,就要去检测呢?


其实不是!建议检测的人主要有两类:


滑动查看全部

①已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满足以下情况之一:

诊断年龄在45岁之前;

诊断时年龄在50岁之前且伴有双侧乳腺癌;

早期诊断后,至少有一名亲属患者有乳腺癌或胰腺癌或前列腺癌史,或家族史不明确;

诊断时在任意年龄的卵巢癌患者(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

小于60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男性乳腺癌患者。


②具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满足以下情况之一:

近亲属存在至少1名50岁之前乳腺癌发病史;

近亲属存在2名以上任何年龄乳腺癌发病史;

家族中存在双侧乳腺癌或近亲属中有至少1名卵巢癌史;

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

家族中大于2名诊断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胰腺癌、(和/或)前列腺癌、(和/或)肠癌;

血缘亲属中已检测到明确的BRCA1/2、RAD51C/RAD51D/BRIP1/PALB2基因致病突变。


那如果检测出BRAC基因突变,家族后代是不是都难逃厄运?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像欧女士这样的家庭呢?



3、查出BRAC基因突变,该怎么办?

对于女性而言,建议:

→积极筛查

从18岁开始进行乳腺自查;25~29岁每年进行一次乳腺磁共振检查(MRI),30~75岁每年乳腺钼靶与核磁交替进行,具体可咨询乳腺科。

→预防切除

实施降低风险的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BRCA1突变者建议35~40岁进行,BRCA2突变者建议40~45岁进行。


对于男性而言,建议:

→积极筛查

从35岁开始进行乳腺健康教育和乳腺自查,每12个月进行乳腺检查,具体可咨询乳腺科;从40岁开始,BRCA2突变者进行前列腺癌筛查,BRCA1突变者可以考虑前列腺癌筛查;从50岁开始或者比家族中最年轻的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提前10年,考虑每年进行乳腺钼靶检查。


4、预防性切除手术,大有讲究!

对于预防性的卵巢切除,很多女性会有顾虑。因为卵巢除了有生育功能外,也是分泌雌孕激素的内分泌器官,预防性切除有副作用吗?


确实,自然绝经前切除卵巢,可能会带来较明显的更年期症状。为此红房子医院卵巢癌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在手术范围、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手术方式方面深耕细作,同时依托遗传检测、遗传咨询、乳腺科、病理影像、生殖内分泌等多学科的支持,通过更完善的评估、更精细的方案设计、个性化的术后激素治疗,尽可能减小甚至完全消除预防性切除对病人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医生评估判断。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全部)

[1].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 基于中国人群的BRCA胚系突变筛查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癌症杂志, 2024. 34(02): 第220-238页.

[2].Mor-Hadar, D., et al., FIGO position statement on opportunistic salpingectomy as an ovarian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y.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4. 167(3): p. 976-980.

[3].Daly, M.B., et al., Genetic/Familial High-Risk Assessment: Breast, Ovarian, and Pancreatic, Version  2.2021,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1. 19(1): p. 77-102.

[4].Liu, J., et al., NCCN Guidelines® Insights: Ovarian Cancer/Fallopian Tube Cancer/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 Version 3.2024. J Natl Compr Canc Netw, 2024. 22(8): p. 512-519.


作者介绍:杨静

住院医师,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高危妊娠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审核专家:姜伟

妇科肿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导。复旦大学卵巢癌研究所副所长;医院卵巢癌学组组长

专业擅长:异常阴道出血及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特别是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及各种卵巢囊肿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编辑:李妙然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发布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公共信息,开通各类信息化便民服务功能,并通过平台发布医院新闻、专家介绍、就诊信息、健康宣教、公益活动等,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智能化信息化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