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articles(点击即可查看)
影像解剖 | 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分段、小脑供血动脉及范围;上、下肢动静脉解剖及CTA;肝分段、肺分段、颈部淋巴结分区、腹盆壁肌肉解剖等
骨关节变异系列01 | 四肢 | 认识一下肱骨髁上突(少见)
骨关节变异系列02 | 四肢 | 肱骨滑车上孔与肱骨滑车上孔小骨
影像变异04 | 骨关节 | 儿童外伤中容易误诊为骨折的变异---肱骨上切迹
肩峰由四个骨化中心形成:前肩峰骨、中间肩峰骨、后肩峰骨和基底肩峰骨。
肩峰小骨是肩峰未完全骨化导致的一种解剖变异。
一、病因及病理
多数人肩峰骨在14~15岁以前一直保持着软骨状态,至15岁左右开始出现前、中、后3个次级骨化中心,18~19岁合并成为肩峰骨。22~25岁肩峰骨与肩峰基底部融合形成肩峰。大多数人于25岁左右完成骨化中心融合,但有约8%的人一个或多个骨化中心不融合,最常见的是中间和后肩峰骨不愈合。当肩峰的四个骨化中心之一未能融合时,致使肩峰保留一块游离骨,最终形成肩峰小骨。
二、临床表现
肩峰骨多发生于双侧,大多无症状,但肩峰骨易引起肩袖撕裂。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外伤后拍片时发现;肩峰小骨与周围组织反复摩擦而发生炎症,导致滑囊炎、肩袖腱炎等,这些炎症反应会促使关节退变,进而引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表现为肩部持续疼痛,在活动时明显加剧,常伴有放射痛;触诊时出现压痛,尤其在肩峰小骨周围。部分患者肩峰小骨退变,与肩峰结合处形成骨赘,引起肩峰下空间变小,加剧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
三、影像学表现
肩关节正位片:双密度征;出口位片:肩峰皮质不规则高度提示肩峰骨。容易被误诊。
CT:肩峰远端骨质密度影,骨皮质完整,多数边缘可见硬化边。-双肩锁关节征。
MR:肩峰小骨骨质一般无异常信号,合并有关节炎时表现为骨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患者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肩部疼痛、肩峰小骨周围压痛)。 -能够清晰显示周围软组织情况,评估是否合并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及肩袖损伤/撕裂。
图2:与图1同一患者,轴位 CT 显示右肩胛骨肩峰突有一条裂隙,远端见一骨性密影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有优惠!!常年有效、欢迎咨询)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入交流群等联系 |
微信cdl27182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