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起势,山东找到蓝色“新引擎”!

时事   2024-08-31 09:24   山东  


"

8月28日下午,聚焦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由山东省委组织部牵头举办的第二届“人才引领 创新驱动”人力资源高质量发展对话会在青岛举行。


8月27日,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进会上,《2024年度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综合指数》正式发布,山东港口群跻身第一梯队。


8月2日,山东省海洋局连发两则通知,通过强化山东海洋产业的科技赋能,对海洋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做了部署。


人才、港口、产业、创新……这些海洋领域的密集成果与布局,无不昭示着山东正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而在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的进程中,山东向海图强、“掘金”深蓝的发展路径已逐渐清晰。

"


7月11日,山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情况。

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


持续增长的数据背后,是强大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为支撑。今年5月,山东明确了现代海洋产业行动的目标: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以上。当依海而生的海洋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赛道,向新向绿向智的蓝色海洋经济蓬勃而起。


在山东,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六大产业增加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更有海洋新能源、深海开发、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成为全省推动涉海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从培育一个个海洋优势产业,到谋划海洋未来产业新赛道,再到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省蓝色经济持续活跃的最直观体现。



在烟台市莱山区四十里湾海域的海面上,全国首个智慧化养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宛如一条美丽的“蓝色项链”,其打破了传统养殖模式,实现了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海洋文旅,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全国海洋牧场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而在数百公里外,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和我国建造最大的国际海洋油气平台—马赞油气集输平台也已于今年在青岛陆续交付。自主研发+绿色节能,这些集多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海洋装备,在推动青岛海洋装备领域强势崛起的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青岛海洋科技攻关的绝对实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于海洋领域,同样如此。


近年来,山东海洋科技不断实现突破,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平台集聚山东,吸引海洋领域全职驻鲁院士22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坐拥我国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的青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目前,青岛拥有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高端涉海机构、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集聚了国家深海基地、崂山实验室、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一批“国字号”院所、高校,汇聚了全职涉海院士23人,海洋人才37.65万人……更多海洋科创资源的持续集聚,也托起了青岛海洋科研的“高度”。


在青岛,以藻酸双酯钠PSS、甘糖酯、甘露特钠胶囊GV971为代表的现代海洋药物研发,以南美白对虾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培育良种,依托于海藻、南极磷虾而衍生的相关制品,还有“蓝色药库”“蓝色粮仓”“透明海洋”等海洋基础研究项目……一系列青岛海洋科技成果,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蓝色经济的崛起,不止于海洋产业的活力涌现,也在于海洋与多产业形态塑就的融合之势。伴随海洋旅游、海洋港口、海洋开放、海洋生态、智慧海洋等涉海行业的持续布局,未来这些逐步形成的新优势,也将成为山东逐梦深蓝、向海掘金的底气所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灯塔望海
灯塔望浩海,登高览神州。
 最新文章